江苏省溧阳中学高三二轮复习学案
高考化学计算专题
一、涉及化工生产流程的计算
题型特点:以常见化工生产流程图为背景,根据不同反应步骤中反应物的利用率计算反应物的投料比或产率。
解题方法:以化学方程式为基础,应用守恒理论,对多个相关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简约(叠加),找出分散在不同化学反应中的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计量数关系,以此计量关系进行计算。
1.现代炼锌的方法可分为火法和湿法两大类。火法炼锌是将闪锌矿(主要含ZnS)通过浮选、焙烧使它转化为氧化锌,再把氧化锌和足量焦炭混合,在鼓风炉中加热至1373~1573K,使锌蒸馏出来。主要反应为: 焙烧炉中:2ZnS+3O2=2ZnO+2SO2 ① 鼓风炉中:2C+O2=2CO ②
ZnO (s)+CO (g)
Zn (g)+CO2 (g) ③
假设鼓风炉体积固定且密闭,随反应的进行鼓风炉内不同时间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如下表
反应进行时间/min
0 2 30 35
CO 0.11 0.1 c1 c1
Zn 0 0.01 c2 c2
CO2 0 0.01 c2 c2
(1) 若保持温度不变,在鼓风炉中增大CO的浓度,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已知:该温度时,化学平衡常数K=1.0,则表中c1= (写出计算过程) (3) 假设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若使焙烧炉中反应①的ZnO几乎完全被CO还原,焙烧炉和鼓风炉消耗的O2的体积比不超过 。
(4) 若起始浓度不变,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达平衡时鼓风炉中反应③CO的转化率为80%,此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此时焙烧炉和鼓风炉消耗的O2的体积比大于 二、有关物质纯度的检验
题型特点:以某种物质纯度或某种元素的含量检验(定量实验)为背景,根据氧化还原滴定原理进行计算。
1
江苏省溧阳中学高三二轮复习学案
解题方法:找出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相关物质的量关系,进行定量计算。
2.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某硫酸厂在进行黄铁矿成分测定时,取0.1000g样品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将生成的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用浓度为0.02000mol/L的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25.00mL。
已知:SO2+2Fe3+2H2O=SO2+2Fe2+4H
+
-
+
+
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
+
+
+
+
(1)样品中FeS2的质量分数是(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
(2)若灼烧6g FeS2产生的SO2全部转化为SO3气体时放出9.83kJ热量,产生的SO3与水全部化合生成H2SO4,放出13.03kJ热量,写出SO3气体转化为H2SO4的热化学方程式: 。
(3)煅烧10t上述黄铁矿,理论上产生S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L,制得98%的硫酸质量为 t,SO2全部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三、有关物质组成的计算
3.超细硅酸铝具有极好的悬浮性和纯白外观,与颜料配合使用能明显地改进涂料的白度。其样品化学式可表示为AlxSi35Oy·zH2O,企业标准规定超细硅酸铝中含水量7%~10%为优良级。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该样品的组成,按如下步骤实验:
步骤一:准确称取9.936g超细硅酸铝样品,充分加热至不再分解为止,冷却、称量,得固体9.216g。
步骤二:另准确称取9.936g超细硅酸铝样品,加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得SiO2固体8.400g。
(1)计算该超细硅酸铝样品是否为优良级。 (2)求该样品的化学式。
4.为研究水滑石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取得了二种牌号的水滑石样品拟进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甲同学取天然水滑石样品进行恒重分析,已知天然水滑石的化学式可表示6MgO·Al2O3·CO2·12H2O,取0.1mol水滑石进行加热时,温度与剩余固体质量的关系如下图,平行线上的数字表示残留固体的质量。
当温度在0~280℃质量不变,是什么原因: 。 A→B减少的物质及其物质的量为: ; C→D减少的物质及其物质的量为: ;
2
江苏省溧阳中学高三二轮复习学案
D处化学组成为: 。
(2)乙组取的CA(美国化学文摘)登记号为12304-65-3 的合成水滑石样品,现只知其化学式为:MgaAlb(OH)C(CO3)d, a+b+c+d=25, a、b、c、d为正整数。取该水滑石样品0.1mol,用1mol/L盐酸使其完全溶解。
①消耗盐酸的体积至少为: L(用字母表示);
②若参加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1,则该水滑石的化学式为: 。
5.某结晶水合物中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其所含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两份质量均为45.3g的该结晶水合物分别制成溶液。向其中一份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发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有气体逸出,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热后共计可收集到2.24L该气体(标状下);最后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另一份逐滴加入Ba(OH)2溶液,开始现象类似,但最终仍有白色沉淀;过滤,用稀盐酸处理沉淀物,经洗涤和干燥,得到白色固体46.6g。
(1)该结晶水合物中含有的两种阳离子是 和 ,阴离子是 。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
(3)假设过程中向该溶液中加入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1,请在右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示意图。
四、极限法的计算
解题方法:极值法解题的基本思路:
①把可逆反应假设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完全反应。 ②把混合物假设成纯净物。 ③把平行反应分别假设成单一反应。
6.将a mol的Na2O2和b mol NaHCO3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让其充分反应,假设NaHCO3分解产生的CO2与Na2O2反应完后,H2O再与Na2O2反应.
3
江苏省溧阳中学高三二轮复习学案
a的值为________. ba(2)当剩余固体为Na2CO3,NaOH,排出气体为O2,H2O时,的值为________.
ba(3)当?1时,剩余固体为________,排出气体为________.
ba(4)当排出的O2和H2O为等物质的量时,则的值为________.
b(1)当剩余固体为Na2CO3,排出气体为O2,H2O时,五、整体思维法(终态法)
整体思维抛开事物之间复杂的变化关系,从整体认识把握事物之间联系规律,具有化繁为简,快速解题的功效,能较好的锻炼学生思维的全面性、灵活性,因此高考无论在选择还是综合性题目中经常有意设置。
7.将0.34 g Cu和CuO的混合物加入约2 mol·L浓硫酸中,并加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用NaOH溶液中和过量硫酸,再用水稀释到0.5 L,加入纯铁粉1.85 g,反应后过滤、干燥,得不溶物1.89 g。求置换出的铜的质量及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
【答案】
1. 解析:(1) 不变; (2) 0.01 mol/L,
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③进行至30 min时,反应③达到平衡状态;故c1浓度为CO的平衡浓度。
设:从起始到平衡CO的浓度变化为x mol·L -1
ZnO (s)+CO (g)
Zn (g)+CO2 (g)
起始: 0.11 0 0 变化: x x x 平衡: (0.11-x) x x
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即:x2+x-0.11=0
(x+1.1)·(x-0.1)=0 x=0.1 mol·L -1
所以c1=0.01 mol·L -1
4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