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 名句默写练习
姓名
(一)▲▲《氓》(《诗经·卫风》)(高考篇目)
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 。 , 。
2.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 , 。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 ! , ! 4.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 , !
5.女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沉痛地总结出一条爱情的教训,男子也许会移情别恋,劝解女子不要太痴情的句子是: , 。 , 。 6.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遗弃的句子是: , 。 7.集中体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的对比句是: , 。
8.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 。 8.女主人公自豪地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 , 。 , 。 10.女子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发出自我嗟叹的感伤的句子是: , 。
11.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 。
12.以“淇”和“隰”的有界比喻凡事都有边际,来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的句子是: , 。
13.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的语句是: , !
14.《氓》多处运用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 , ”,“ , ”四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来比喻出女主人公由青春貌美到年长色衰以及感情生活的变化。
《采薇》中借雪景烘托人物沉重郁悒心情的句子是: , 。
(二)▲▲《离骚》(屈原)(高考篇目)
1.写诗人怨恨君王(楚怀王)过分荒唐昏聩,轻信谣言而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 , 。 2.用比喻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3.借凶猛的鸟与一般的鸟不合群而居来比喻自己不为世俗所容的句子是: , 。
4.用方和圆不相合的比喻,引出志趣不同者无法相安的两个反问句是: ? ? 5.表现诗人甘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 。
6.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自我勉励的句子是: , 。 7.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高洁就可以的两句是: , 。
8.用反问句表明自己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是: , ?
9.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蕙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10.(2014全国新课标Ⅰ卷)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11.屈原在《离骚》中声明 , 表达了自己宁可遭遇死亡或者流放,也决不愿意同流合污,与丑恶相随的心志。
12.屈原写自己坚持特立独行的品格,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心志的句子是 : , 。
13.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是: , 。 14.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是: , 。 15、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 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在选文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 , 。
16.《离骚》多用比兴的手法,其中 , 。 两句就是诗人以自己用荷装饰的衣着来比喻自己的美德。
(三)▲短歌行(曹操)
1.引用《诗经?郑风?子衿》里的诗句来抒写诗人求才若渴的句子是: , 。 , 。 2.引用《诗经?小雅?鹿鸣》里的诗句来表明自己热情礼遇贤才的句子是: , 。 , 。 3.点明主旨,曹操为成就大业,对天下贤才发出由衷的呼唤的四句诗
是: , 。 , 。 (四)▲《归园田居》(陶渊明)
1. ,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起统摄全篇的作用,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2.对自己多年的官场生活进行总结,表示后悔的诗句是: , 。
3.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 , 。
4. , 。 , 。四句用视听结合和以动衬静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村落中一幅和平宁静、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
5.用比喻和双关表达厌恶官场,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 。这两句也是本诗的主题诗句。
五▲《兰亭集序》(王羲之)
1.写兰亭集会盛况的两句是 , ,各路英才,老少皆有。 2.作者认为兰亭集会“信可乐也”,是因为在这里可以: , , , 。 3.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 。
4.作者用 , , 表达欢乐时光常常短暂的喟叹。
5.《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 ! 6.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 , , 。 7.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 , 。 8.王羲之在《兰亭集序》谈到了自己的生死观: , ,人生是短暂的; , ,死亡是自然规律,谁都不可能长生不老,并引用《庄子·德充符》中的 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批评了当时士大夫们在生死问题上所崇尚的虚无倾向,他说: , 。
下载后可联系我要答案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