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第21页例6。
●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使学生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能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通过操作、观察和讨论,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法、谈话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两种颜色个小圆片和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拍手游戏
[师]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和老师玩一个拍手的游戏呢?(愿意)请听一听,老师是怎么拍的?拍了几下?(老师有节奏地拍4下)小朋友学老师的样子,拍6下。(学生有节奏的拍手)
[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们比老师多拍了2下。
[师]真棒!现老师拍5下,请小朋友们拍3下。(师生拍手) [师]现在呢?
[学生]我们比老师少拍了2下。 2、画图复习旧知
[师]小朋友们在拍手时,发现的数学信息都很有价值,现在我们一起再来玩一个“我说你摆”的小游戏好吗?(好)听口令:请在第一行摆10个△,在第二行摆6个圆。(学生独自摆一摆)
[师]找出△与○同样多的部分。(学生找一找) [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1]我发现△多,○少; [学生2]我发现了△比○多4个; [学生3]我发现了○比△少4个。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这种“比多比少”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做游戏和完成复习题,从直观判断,实物操作,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渗透一 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准备,也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二、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你能说说图中的信息吗?
[学生]小雪套中了7个,小华套中了12个。 [师]谁套的多呢? [学生]小华套的多? [师]现在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小华比小雪多套了几个? 2、解决问题
[师]怎么解决呢?请小朋友们用圆片来摆一摆来比较好吗? (1)摆一摆
学生先动手操作,然后展示。 [师]为什么要一个对着一个? [学生]便于比较。
[师]能把小华套中的个数分为两部分吗?(学生操作) [师]谁能说说这两部分分别表示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与小雪同样多的部分、多出来的部分。 (2)比一比
[师]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也就是图中的哪一部分?小华与小雪套中同样多的是几个圈?
(学生自由回答) 反馈:
[学生1]这道题的问题是“小华比小雪多套了几个”,也就是多出来的部分。 [学生2] 小华与小雪套中同样多的是7个圈。
[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了几个,也就是从12个圈中去掉那一部分就是小华比小雪多套中的个数?学生指着图说一说,并反馈:
[学生]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了几个,也就是从12个圈中去同样多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套中的个数。
[师]能不能用列式来计算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12-7=5(个)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算式中的12、7、5各表示什么呢?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3、检验结果
[师]当圆片的个数很多时,用摆一摆、比一比的方法就不方便验证结果的正确性了,那我们怎么知道算出来的答案是否正确呢?
学生自由说一说,并反馈:用多出来的5个圈加上同样多的7的圈等于小华的12个圈。 [师]是的,我们可以用多出来的部分加上同样多的部分的结果是否与大数相等来验证。 3、小结
[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首先要弄清谁和谁比,然后从大数中去掉和小数同样多的部分,最后用减法计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