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 在下列概念中,Java语言只保留了D
A.运算符重载
B.结构和联合
C.指针
D. 方法重载
2. 下列类定义中,不正确的是B
A.class x { .... }
B.static class x implements y1,y2 { .... }
C.public class x extends Applet { .... } D.class x extends y { .... } 3. 下列语句序列执行后,k 的值是B
int m=3, n=6, k=0;
while( (m++) < (- - n) ) ++k;
i++
先把i的初值赋给表达式(i++),作为表达式(i++)的值,然后i自增1作为i的值。 如i=1,则表达式(i++)的值等于1,而i的值变为2。 ++i
i先自增1,再把自增后的值赋给表达式(++i)。 如i=1,则表达式(++i)的值等于2,i的值也为2, A.0
B.1
C.2
D.3
4. 设i、j为int型变量名,a为int型数组名,以下选项中,正确的赋值语句是A
A.a[0] = 7; B.i = i + 2 5. Java语言的类间的继承关系是B
A.多重的
B.单重的
C.线程的
D.不能继承
C.i++ - --j; D.a(0) = 66;
6. 下列语句序列执行后,k 的值是C
int i=10, j=18, k=30; switch( j - i ) {
case 8 : k++; case 9 : k+=2; case 10: k+=3; default : k/=j; } A.31
B.3
C.2
D.33
7. 设有定义 float x=3.5f, y=4.6f, z=5.7f;则以下的表达式中,值为true的是C
A.x > y || x > z
B.z > ( y + x )
C.x != y
D.x < y & ! ( x < z )
8. 下列修饰符中,定义类头时能使用的修饰符是C
A.private
B.static
C.abstract
D.protected
9. 设i、j、k为类x中定义的int型变量名,下列类x的构造函数中不正确的是B
A.x( int m){ ... }
B.void x( int m){ ... }
C.x( int m, int n){ ... } D.x( int h,int m,int n){ ... }
10. 下列对封装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A.封装体包含了属性和行为
B.封装使得抽象的数据类型提高了可重用性 C.被封装的某些信息在封装体外是不可见的 D.封装体中的属性和行为的访问权限是相同的
11. 下列关于包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A.包是若干个类的集合
B.包是一种特殊的类型 D.包有有名包和无名包两种
C.包是使用package语句创建的
12. 下列关于Applet程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C
A.Applet程序的主类必须是Applet类得子类 B.Applet不是完整的独立程序
C.Applet程序的主类中应有一个main()方法 D.Applet的字节码文件必须嵌套在一个HTML文件中 13. 下列界面元素中,不是容器的是
A. Dialog
B.Frame
C
C.List
D.Panel
14. 下列关于异常处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A.程序运行时异常由Java虚拟机自动进行处理 B.使用try-catch-finally语句捕获异常 C.使用throw语句抛出异常
D.捕获到的异常只能在当前方法中处理,不能在其他方法中处理 15. 以下方法不属于迭代器(Iterator)接口所定义的方法的是 D
A.hasNext() B.next() 16. 主线程属于
A.守护线程
二、填空题 1. 2.
三目运算符的3个操作数中,第一个操作数的类型必须是 逻辑 型的。
在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中,char型采用Unicode编码方案,每个Unicode码占用 2 字节内存空间,这样,无论是中文字符还是英文字符,都是占用 2 字节内存空间。 3. 4. 5. 6.
假设x=13,y=4,则表达式x%y != 0的值是 true ,其数据类型是 布尔型 。 Java语言中,多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方法重载 和 成员覆盖 。 定义类的关键字是 class ,定义接口的关键字是 interface 。
在Java语言中,通过类的定义只能实现 单 重继承,但通过接口的定义可以实现 多 重继承关系。 7. 8. 9.
在Java中字符串包括字符串常量和字符串变量,分别由类 String 和类 StringBuffer 来创建对象。 Java 源程序文件编译后产生的文件称为 ·class 文件,其扩展名为 ·java 。 在多线程程序设计中,若要启动一个线程需要调用的函数是 start 。
C.remove()
D.nextElement()
(C )
B.Thread线程 C.用户线程 D.Runnable线程
10. 在Java语言中,系统规定:表示当前类的构造方法用 this ,表示直接父类的构造方法用 super 。 17. Java语言规定标识符是由 字母 、 下划线 、 数字 和 美元符号 组成的字符序列,长度不限;又规
定第一个字符不能是 数字 ,并区分字母的大小写。
18. Java中实现多线程一般使用两种方法,一是Thread,二是 Runnable 。 19. Java中变量有三要素: 类型 、 变量名 和 变量值 。
20. Java语言中,说明或声明数组时 内存大小,创建数组时 内存大小。
21. 集合框架提供的Map接口的实现类中,在Map中插入、删除和定位元素,使用 HasMap 是最好的选择;
需要按顺序遍历键,需选择 ThereMap 。
22. Outputstream 类和 Inputstream类是所有字节流输入输出类的父类。 23. 导入my.package包中的所类的命令是 import 。
24. 构造方法是一种特殊的成员方法,构造方法名与 类 相同,并且此方法 无 有返回值。 25. 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中有事件处理模型处理事件,在该模型中主要包括 事件源、 事件对象 和 事件监听者 。 三、判断题
1. Java语言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移植性及与平台无关等特性。T 2. Java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有4种:整型、浮点型、字符型和布尔型。T
3. 组成Java Application的若干类中,有且仅有一个主类,只有主类中含有主方法main。T 4. 数据由高类型转换到低类型时候,采用强制转换,数据精度要受到损失。T 5. 子类所继承父类的成员都可以在子类中访问。 6. 静态方法只能处理静态变量。T
7. 抽象方法是一种只有说明而无具体实现的方法。
8. Java语言规定在嵌套的程序块中不允许定义同名的成员变量。
9. Throwable类有两个子类:Error类和Exception类。前者由系统保留,后者供应用程序使用。
10. 运行Applet程序是使用AppletViewer命令运行嵌入了字节码文件的html文件,从而获得运行结果。
11. 成员方法的重载和覆盖是同一回事。
12. 集合Set是通过键-值对的方式来存储对象的。
13. Java语言是一种强类型语言,数据类型转换有两种:隐含转换和强制转换。 14. Java语言中,数组在静态和动态赋值时都判越界。
15. Frame容器是有边框的容器,它也是一种独立窗口,只能作为最外层容器。 16. 死锁的产生是因为多个线程间存在资源竞争。
1.组成Java Application的若干类中,有且仅有一个主类,只有主类中含有主方法main。( ) 2.数据由高类型转换到低类型时候,采用强制转换,数据精度要受到损失。 ( ) 3.成员方法的重载和覆盖是同一回事。
( )
4.抽象方法是一种只有说明而无具体实现的方法。 5.Java2的事件处理方法是采用委托事件处理模型。
( )
( )
( )
6.Throwable类有两个子类:Error类和Exception类。前者由系统保留,后者供应用程序使用。
7.运行Applet程序是使用AppletViewer命令运行嵌入了字节码文件的html文件,从而获得运行结果。 8.Java语言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移植性及与平台无关等特性。 ( ) 9.Java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有4种:整型、浮点型、字符型和布尔型。 10.子类所继承父类的成员都可以在子类中访问。
( ) ( )
( )
11.Java语言规定在嵌套的程序块中不允许定义同名的成员变量。 12.Java语言采用16位颜色标准。Java的调色板保证128色。 13.静态方法只能处理静态变量。
( )
( )
14.画布(Canvas)是一种可容纳多个组件的容器。
15.Java语言是一种强类型语言,数据类型转换有两种:隐含转换和强制转换。 16.Java语言中,数组在静态和动态赋值时都判越界。
( )
( )
( )
17.Frame容器是有边框的容器,它也是一种独立窗口,只能作为最外层容器。 18.集合Set是通过键-值对的方式来存储对象的。 19.异常处理是在编译时进行的。
( ) ( )
20.死锁的产生是因为多个线程间存在资源竞争。
四、阅读下列程序,请写出程序的输出结果 1.
class B {
}
class A extends B {
}
public class Test {
}
int a;
A(int x, int y) { }
super(x); a = y; int b; B(int x) { }
b = x;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a=\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A obj = new A(13, 23);
答案 b=13
b=13,a=23 2.
public class Test1 { }
class AB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grs) { }
AB s = new AB(\System.out.println(s.toString());
}
String s1; String s2;
AB(String str1, String str2) {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
return s1 + s2; s1 = str1; s2 = str2;
答案 Hello!I love JAVA. 3.public class Test {
} 答案
3 9 60 78 79 0
4.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grs) {
int i, s = 0;
int a[] = {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 for (i = 0; i < a.length; i++) }
if (a[i] % 3 == 0) { }
s += a[i];
System.out.printl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int[][] num1 = new int[2][3]; num1[0][0] = 3; num1[0][1] = 9; num1[0][2] = 60; num1[1][0] = 78; num1[1][1] = 79;
for (int i = 0; i <= 1; i++) { }
for (int j = 0; j < num1[i].length; j++)
System.out.print(num1[i][j] + \
System.out.printl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