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吉林省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9:46: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①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②反馈调节:如图所示,“相应激素”的含量变化,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进而影响“相应激素”的分泌量。 二、非选择题

7. 人参的别称为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喜散射弱光,怕直射阳光。某小组研究了遮阴(30%自然光照)处理对人参光合作用的影响,旨在为人参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测定的各项数据如下。请据此回答问题:

(1)由表1数据可以得出,遮阴能通过提高人参叶片中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进而提高人参适应______________(强光或弱光)环境的能力。

(2)图2中,净光合速率是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的。对照组人参净光合速率曲线呈现“双峰型”, 最可能的原因是11时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3)通过图2数据分析,遮阴组一天的光合积累量____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对照组。小组同学认为30%自然光照不是人参生长的最佳条件。为探索出最佳遮阴条件,应先进行预实验,如何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光合色素 (2). 弱光 (3). 单位时间内CO2吸收量(CO2吸收速率) (4). 光照较强,温度较高,导致气孔关闭,吸收的CO2减少,暗反应减弱。 (5). 小于 (6). 设置一系列不同遮阴度的组别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各组净光合速率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表格和图示信息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的熟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以题意“某小组研究了遮阴(30%自然光照)

处理对人参光合作用的影响”为切入点,采取对比法,认真分析表中数据的变化规律,明辨曲线图中横纵坐标的含义及其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围绕“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1)表中信息显示:遮阴处理组的人参细胞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遮阴能通过提高人参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含量,进而提高人参适应弱光环境的能力。

(2) 图2纵坐标的单位为C02μmol?m2?s-1,据此可推知:净光合速率是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CO2吸收量(CO2吸收速率)来表示的。对照组人参净光合速率曲线呈现“双峰型”,最可能的原因是11时左右,光照较强、温度较高,引起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植物吸收的CO2减少,暗反应速率变慢,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3) 图2中,遮阴组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小于对照组,说明遮阴组一天的光合积累量小于对照组。结合图2信息可知,探索人参生长的最佳遮阴条件,自变量是遮阴度不同,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据此可知其实验设计思路为:设置一系列不同遮阴度的组别分别实验,测定各组净光合速率。

8. 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HBV)。乙肝病毒在肝内繁殖复制。下图为乙肝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后,免疫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能消灭侵入体内的乙肝病毒,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功能。由题中信息可推知,图中的细胞毒细胞指的是______细胞,靶细胞主要指的是_______细胞。 (2)细胞毒细胞排出穿孔素和颗粒酶的方式为________。

(3)穿孔素和颗粒酶相互间的协同作用,使靶细胞形成管道, 细胞外的水分进入细胞内, 导致靶细胞因_______(填理化性质)改变而崩解死亡,该过程属于细胞的_______(凋亡或坏死)。

(4)HBV的传播途径与HIV相似,由此可推知下列行为不会传染此类疾病的是_______, 以便

调整个人的行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a 与患者共进晚餐b 接触病人膜过的门把手c 与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d 输入含有这两类病毒的血液e 与患者拥抱 f 与患者共用冲水马桶

(5)专家预测流感病毒会在在今年春季爆发, 主要是由于今年流行的优势毒株(乙型流感 病毒)多年没有成为优势毒株, 人群没有相应的免疫屏障, 建议要________________, 以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染病流行的途径。

【答案】 (1). 防卫 (2). 效应T细胞 (3). 肝脏或肝(或被侵染的肝细胞) (4). 胞吐 (5). 渗透压 (6). 凋亡 (7). a b e f (8). 开发接种疫苗

【解析】试题分析:理清免疫系统的功能、细胞免疫的过程、疾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等相关知识,从题意和题图中提取关键信息,以此作为解题的突破点,围绕“免疫系统的功能、细胞免疫过程、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等相关知识,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 (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指免疫系统能够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可见,免疫系统能消灭侵入体内的乙肝病毒,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图中的细胞毒细胞能够导致靶细胞的裂解,说明细胞毒细胞指的是效应T细胞。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称为靶细胞,图中的靶细胞主要指的是肝脏细胞。

(2)穿孔素和颗粒酶,均以胞吐的方式从细胞毒细胞中排出。

(3)穿孔素和颗粒酶相互间的协同作用,使靶细胞形成管道, 细胞外的水分进入细胞内, 导致靶细胞的渗透压降低,导致靶细胞因吸水涨破而死亡,该过程是由基因决定的,属于细胞的凋亡。

(4)乙肝病毒(HBV)的传播途径与HIV相似,而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染,由此可推知:a 与患者共进晚餐、b 接触病人膜过的门把手、e 与患者拥抱和f 与患者共用冲水马桶都不会传染此类疾病,而c 与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和d 输入含有这两类病毒的血液则会传染此类疾病。

9. 生态交错区又称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生态地带之间(或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生

态交错区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称为“边缘效应”。现对某森林草原交错区进行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交错区物种的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_。

(2)在森林草原交错区,随着气候越趋干旱,_________或落叶林占优势,直到最后,岛屿森林只遗留在大片的草原上。该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

(3)交错区物种繁多,使该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____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 (4)交错区中的某种小鸟取食野牛身上的寄生虫。小鸟在取食之前,常在野牛面前舞蹈并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野牛才安静地让小鸟取食。据此分析,小鸟和野牛之间传递的信息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者认为“边缘效应”的出现是因为生态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能使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定居,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丰富度 (2). 草原 (3). 次生演替 (4). 自我调节 (5). 负反馈调节 (6). 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 (7). 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解析】试题分析:明确“丰富度”概念的内涵,梳理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等相关知识,从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对相关问题进行的解答。

(1)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森林草原交错区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与草原之间的过渡带,在该交错区,随着气候越趋干旱,草本植物或落叶植物逐渐成为优势种,使得草原或落叶林占优势,直到最后,岛屿森林只遗留在大片的草原上。该过程是在保留土壤条件和植物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3)交错区物种繁多,营养结构复杂,使该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4)由题意“小鸟在取食之前,常在野牛面前舞蹈并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可知:小鸟和野牛之间传递的信息类型有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

(5)生态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能使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定居,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10. 野生型(均为纯合体)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部分突变型果蝇性状及其基因如下表所示。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吉林省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9cao5d99a6j6mw9sjhs44p5c1cp2i00dyo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