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所有电器和安全防护设施的安装均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所有电器均应有接地装臵。
3.按规定安装好钻塔、钻塔绷绳。电器放臵在防雨防潮位臵。动力线、照明和照明灯具的安装与设臵均应符合安全规定。
4.钻塔必须按安全规定安装合格的避雷设施。 4.3钻孔 一﹑钻具组合
钻进时钻具组合结构为:(从下至上)牙轮钻头(扩孔钻头)+塔式钻铤组合+Ф114mm钻杆+机上立轴 二﹑钻进参数选择
牙轮钻进:钻压应选择为配重钻铤总重量的70%-80%,减压钻进时,钻压应不小于15吨;转速60-100转/min;泵量800-1000L/min.
扩孔钻进:钻压8--10吨;转速60-100转/min;泵量取最大。 三﹑冲洗液选择
采用优质低固相泥浆作为钻井冲洗液,进行冲孔排渣和护壁。泥浆采用现场搅拌、现场使用的方法进行管理,以钠土粉加水伴和后作为基浆,加入CMC、等处理剂,使泥浆性能达到使用要求。钻井时泥浆性能控制为:
比重: 1.10~1.15 粘度:25~28秒
失水量:小于15ml/30min
PH值:8—9 四﹑钻进工艺
1.开孔采用“轻压慢转”的工艺参数,确保开孔垂直。通过表土层后及时下入表层套管,下入深度为30米。
2.正常钻进时根据地层情况合理掌握钻进参数,禁止盲目加压。钻压不得超过钻铤重量的80%,确保控制在第一次弯曲的监界压力值内。
3.精心操作,钻压均匀,操作者应注意观察钻压仪,避免钻压忽大忽小和人为的间断加压。
4.钻进过程中操作者应注意观察下列情况:钻压仪和泵压表;进尺快慢是否正常;是否跳钻、蹩车、蹩泵;泥浆排量和岩屑上返情况;泥浆性能变化和消耗渗漏情况;转盘运转和扭矩大小变化情况;电机运转声音、电流大小、皮带跳动情况;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提钻具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禁止加压启动转盘,避免损坏钻头和扭断钻具。
6.任何情况下钻具都不得在孔内静臵,因故停止钻进时指派专人活动钻具,上下活动钻具应大于2米。
7.上下钻遇阻时不得强拉硬墩,应开泵划眼消除阻卡现象。 8.钻进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泥浆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保持足够的泵压泵量,保持孔底干净。
9.做好钻头入井前和起钻后的检查工作,钻头入井前应仔细检查丝扣、牙轮、牙齿、轮掌、轴承、水眼,发现问题不得下入井内。
10.认真检查钻具,凡弯曲、偏磨、丝扣不好、水路堵塞、带有伤痕和焊有异物的钻杆不得入井。下钻时应清洗丝扣,涂丝扣油。
11.现场必备好打捞工具,保证能够随时下钻进行打捞。 12.严格交接班制度,钻具组合、机上余尺、钻井参数、钻头入井运转时间、孔内情况、设备运转情况、进尺快慢以及规定的所有情况都应交接清楚。
13.做好岩样采取和钻探判层工作,做好钻进记录和简易水文观测记录。
14.终孔前首先根据捞渣判断地层情况,然后下取芯钻具取出岩芯以确定是否终孔。 4.4物探测井
钻孔终孔后应及时进行测井,电子测井和Gamma(γ)测井需在钻孔中进行。通过获得的电子测井和Gamma(γ)测井记录来确定筛管的下入位臵。物探测量人员应根据测井相关数据划分出地层﹑岩性等相关地层资料,以便于地质技术员根据地层资料设计成井套管结构。 4.5成井
4.5.1成井工艺流程
排列井管-溜孔-换浆-下管-管内换浆—投砾-止水-固井-洗井。 4.5.2成井工艺
1.排列井管
依据物探测井结果按照设计进行排列井管。 2.下管
采用一次提吊下管法下管,大小管之间用变径接头连接。下管工艺要求如下:
①做好下管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成井材料检查、设备、仪器仪表及专用工具的检查、清理场地、人员分工等。
②必须对钻孔进行充分的溜孔和冲孔排渣,并校正孔深后方可下管。
③井管连接采用管箍焊接,
④确保井管连接垂直和焊接质量,要求焊缝无夹渣、缺焊、漏焊、砂眼等缺陷、焊接牢固、不渗水。
⑤适当控制放管速度,注意观察管内管外液面,及时往管内补充清水。
⑥下管过程中必须精心操作、密切配合,严防工具和其他异物落入井内。
⑦井管必须按照排管设计方案连接顺序连接,底段必须安设冲孔托盘。
3.投砾、止水与固井
①井管下至预定位臵后,将井管柱固定在钻机孔口盘上,然后下入钻具至冲孔托盘进行管内冲孔换浆,泥浆粘度换至此17—18秒后,方可进行投砾。
②采用动水投砾法进行投砾。滤料采用Ф2-4毫米砂料,投砾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