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数控技术应用复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4:22: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C、180°<夹角<360°的圆弧 D、半圆 39.孔径较大的套一般采用( )方法。

A、钻、铰 B、钻、半精镗、精镗 C、钻、扩、铰 D、钻、镗、铰 40.数控系统所规定的最小设定单位是( )。

A、数控机床的运动精度 B、机床的加工精度 C、脉冲当量 D、数控机床的传动精度 41.轴类零件的调质处理热处理工序应安排在( )。

A、粗加工前 B、粗加工后,精加工前 C、精加工后 D、渗碳后 42.MC是指( )的缩写。

A、自动化工厂 B、计算机数控系统 C、柔性制造系统 D、数控加工中心 43.工艺基准除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以外,还包括( )。

A、定位基准 B、粗基准 C、精基准 D、设计基准 44.工艺系统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

A、机床 B、夹具 C、量具 D、刀具 45.刀具上切屑流过的表面称为( )。

A、前刀面 B、后刀面 C、副后刀面 D、侧面

46.工件定位时,作为定位基准的点和线,往往是由某些具体表面体现的,这个表面称为

( )。

A、安装基准面 B、测量基准面 C、设计基准面 D、定位基准面 47.车普通螺纹,车刀的刀尖角应等于( )度。

A、30 B、55 C、45 D、60

48.工件以两孔一面为定位基面,采用一面两圆柱销为定位元件,这种定位属于( )定

位。

A、完全 B、部分 C、重复 D、欠定位

49.编程人员对数控机床的性能、规格、刀具系统、( )、工件的装夹都应非常熟悉才能

编出好的程序。

A、自动换刀方式 B、机床的操作 C、切削规范 D、测量方法 50.工件的定位精度主要靠( )来保证。

A、定位元件 B、辅助元件 C、夹紧元件 D、其他元件 51.已被切除多余金属新形成的符合要求工件表面称为( );

A、待加工表面 B、已加工表面 C、过渡表面 D、切削表面 52.在切削加工中,不属于切削用量三要素的是( )。

A、切削速度Vc B、进给量 f C、切削深度ap D、冷却液 53.没有影响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能因素的是材料的( )

A、物理力学性能 B、化学成分 C、机械性能 D、金相组织等 54.工件非正确的装夹方法就是( )。

A、直接定位法 B、直接找正法 C、划线找正法 D、夹具定位法

13

55.工件被限制的自由度数目少于六个,但不影响加工要求的定位称为( )。 A、欠定位 B、过定位 C、完全定位 D、不完全定位

56. D 是衡量零件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精度的主要指标,也是合理选择数控机床,刀具及确定切削用量的重要依据。

A、尺寸公差; B、形状公差; C、位置公差; D、表面粗糙度。 57.几何形状误差包括宏观几何形状误差,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和( )。

A、表面波度 B、表面粗糙度 C、 表面不平度 D、表面光滑度 58.在工件上即有平面又有孔需要加工时,可采用( )。

A、粗铣平面→钻孔→精铣平面; B、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C、先加工孔,后加工平面; D、任一种形式。 59.加工平面任意直线应用( )。

A、点位控制数控机床; B、点位直线控制数控机床; C、轮廓控制数控机床; D、闭环控制数控机床。

60. ( )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所需的时间。

A、工序时间定额;B、生产时间定额; C、劳动生产率; D、辅助时间。 61.加工( )零件时,加工过程中的加工面与铣刀始终为点接触。

A、平面类; B、变斜角类; C、曲面类; D、轴类。 62.在零件的设计图样中,往往把最次要的尺寸作为( )。

A、封闭环; B、组成环; C、增环; D、减环。 63.V形块属于( )。

A、定位元件; B、夹紧元件; C、导向元件; D、测量元件。 64.数控加工中,确定进给路线的原则之一是使加工路线( )。

A、不变 B、细化 C、最短 D、最长

65.箱体在加工时应先将箱体的( )加工好,然后以该面为基准加工各孔和其他高度方向的平面。

A、底平面; B、侧平面; C、顶面; D、基准孔

66.直接改变原材料、毛坯等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变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 )。

A、生产工艺; B、生产过程; C、工序; D、工艺过程。 67.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与普通机床相比,工序可以比较( )

A、集中 B、分散 C、细化 D、以上均可 68. 数控加工中,( )不是确定进给路线的原则。

A、保证精度 B、提高效率 C、提高精度 D、简化编程 69.如果选择了XY平面,孔加工将在( )上定位,并在Z轴方向上进行孔加工。

A、XY平面 B、YZ平面 C、XZ平面 D、初始平面 70.( )距工件表面的距离主要考虑工件表面尺寸的变化,一般可取2~5mm。

A、初始平面 B、R点平面 C、孔底平面 D、零件表面

71. 镗削不通孔时,镗刀的主偏角应取( )。

14

A、45° B、60° C、75° D、90° 72.扩孔精度一般能达到( )。

A、IT6 B、IT8 C、IT10 D、IT12

73.钻孔的公差等级一般可达( )。

A、IT7~IT9 B、IT11~IT12 C、IT14~IT15 D、IT5~IT6 74.铰孔的表面粗糙度值可达Ra( )μm。

A、0.8~3.2 B、6.3~12.5 C、3.2~6.3 D、0.4~1.6 75.攻M10×1的螺纹,则应加工出( )mm的底孔。

A、8 B、8.5 C、8.75 D、8.917 76. 镗削不通孔时,镗刀的主偏角应取( )。

A、45° B、60° C、75° D、90° 77. 对切削抗力影响最大的是( )。

A、工件材料 B、切削深度 C、刀具角度 D、切削速度

78. 在孔加工时,往往需要快速接近工件,工进速度进行孔加工及孔加工完后( )退回三

个固定动作。

A、快速 B、工进速度 C、旋转速度 D、线速度 79. 切削用量中,切削速度是指主运动的( )。

A、转速 B、走刀量 C、线速度 D、角速度 80. 车削时切削热大部分是由( )传散出去。

A、刀具 B、工件 C、切屑 D、空气 81. 切削铸铁、青铜等材料时,容易得到( )。

A、带状切屑 B、节状切屑 C、崩碎切屑 D、不确定 82. 在( )切削速度下容易产生积屑瘤。

A、低 B、中等 C、高 D、任何 83. 切削用量三要素中( )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最大。

A、切削速度 B、进给量 C、切削深度 D、切削厚度 84.刀具磨钝标准通常都按( )的磨损值来制定。

A、月牙洼深度 B、前面 C、后面 D、刀尖 85. 数控机床适用于生产( )和形状复杂的零件。

A、单件小批量 B、单品种大批量 C、多品种小批量 D、多品种大批量 86. 在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对单件生产,大都采用( )。

A、工序集中法 B、工序分散法 C、流水作用法 D、其他 87.编排数控机床加工工序时,为提高加工精度,采用( )。 A、精密专用夹具 B、一次装夹多工序集中 C、流水线作业法 D、工序分散加工法 88.大批量生产强度要求较高的形状复杂的轴,其毛坯一般选用( )。 A、砂型铸造的毛坯 B、自由锻的毛坯 C、模锻的毛坯 D、轧制棒料

15

89. 加工零件时,将其尺寸控制到( )最为合理。

A、基本尺寸 B、最大极限尺寸 C、最小极限尺寸 D、平均尺寸 90. ( )的工件不适用于在数控机床上加工。

A、普通机床难加工 B、毛坯余量不稳定 C、精度高 D、形状复杂

91. 用Φ12的刀具进行轮廓的粗、精加工,要求精加工余量为0.4,则粗加工偏移量为( )。

A、12.4 B、11.6 C、6.4 D、6

92. 在精加工和半精加工时一般要留加工余量,你认为下列哪种半精加工余量相

对较为合理( )。

A、5 mm B、0.5 mm C、0.01 mm D、0.005mm

93. 按照功能的不同,工艺基准可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 )基准三种。 A、粗基准 B、精基准 C、设计基准 D、装配基准 94. 基准是( )。

A、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关系的点、线、面 B、在工件上特意设计的测量点 ;

C、工件上与机床接触的点 D、工件的运动中心 95. 在每一工序中确定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 )。 A、设计基准 B、工序基准 C、定位基准 D、测量基准 96.工件以两孔一面定位,限制了( )个自由度。

A、六 B、五 C、四 D、三 97. 装夹( )时,夹紧力的作用点应尽量靠近加工表面。

A、箱体零件 B、细长轴 C、深孔 D、盘类零件 98. 夹紧力的方向尽量与( )一致。

A、工件重力方向 B、切削力方向 C、反作用力方向 D、进深抗力方向 99. 在数控机床上使用的夹具最重要的是( )。

A、夹具的刚性好 B、夹具的精度高 C、夹具上有对刀基准 D、夹具的尺寸精确 100. 在数控铣床上,铣刀中心的轨迹与工件的实际尺寸之间的距离多用( )的方式来设定。

A、直径补偿 B、半径补偿 C、相对补偿 D、圆弧补偿 简答题:

1.控制积屑瘤的措施。 2.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 3.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 4.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5.常有刀具材料的种类,各列出1~2个牌号。 6.硬质合金的分类和适用的范围。 7.影响刀具耐用度的因素。 8.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9.切削用量的选择方法。

16

10.六点定位原理和所限制的自由度。 11.对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 12.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 13.分析零件图样的主要内容 14.确定粗基准有哪些基本原则 15.精基准确定的原则包括哪些 16.工序集中的特点和工序分散的特点 17.工序加工余量的影响因素 18.叙述工艺尺寸链建立的基本步骤 19.提高系统刚度的有效措施 20.改善机床热变形的措施

名词解释:

1.积屑瘤 2.工序 3.工艺过程 45.切削层 6.顺、逆铣 7.切削速度 89.刀具失效 10.刀具耐用度 11.进给量 12 13.浮动支承 14.定位误差 15.夹紧装置 16 17.工艺规程 18.设计基准 19.基准统一原则21.工序集中 22.工序分散 23.工艺尺寸链 2425.加工原理误差 26.表面质量 27.冷作硬化 2829.成型铣刀 30.变斜角类零件 31.加工中心 3233.平面轮廓 34.数控加工 35.数控技术 36. 37. 数控加工工艺 计算:

1.计算尺寸链增环、减环的基本尺寸和上、下偏差

P83~例3-2

P84~例3-3 P85~例3-4 要求:1)建立尺寸链

2)绘制尺寸链简图 3)确定封闭环、增环和减环 4)计算基本尺寸

5)计算上下偏差(可采用竖式计算方法) 6)确定计算结果

工艺综合题:

1、P139~习题5-12

2、P161~平面凸轮的铣削工艺 3、P194~盖板的加工工艺

17

.工步 .主运动 .完全定位 .通用夹具 .加工经济精度.加工精度 .误差转移技术.自动换刀装置数控加工原理 20

搜索更多关于: 数控技术应用复习题 的文档
数控技术应用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9ge90cdj87916095d5b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