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侦查文书,是指公安机关参与刑事诉讼,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依法制作和使用的文书的总称
.
这
些
文
书
都
具
有
(
B
)
。
A.法律效力 B.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 C.法律意义 D.法律效力和执行意义 2.不起诉决定书中对当事人的规范称渭应当是( D )。
A.被告人 B.犯罪嫌疑人 C.罪犯 D.被不起诉人 3.法律文书的主旨和材料在文书制作中的关系是( A )。
A.辩证统一关系 B.相互补充关系 C.协调—致关系 D.对立统—关系 4.行政判决书正文部分的第一项的叙写内容是( A )。 A. 诉辩意见 B. 被诉具体行政行为
C. 庭审质证、认证 D.庭审认定的事实 5.为判决书确定统一格式和写作内容始自( D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6.人民检察院针对未生效的刑事裁判提出的抗诉,抗诉书应当送达( B )。 A.同级人民法院 B.上级人民法院 C.下级人民法院 D.同级和上级人民法院 7.撤销仲裁裁决申请书的送达对象是( C )。 A.上一级仲裁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中级人民法院 D.基层人民法院
8.司法机关办案人员在办理诉讼案件过程中,为查明案情和核实证据,依法向了解情况
的人进行调查、询问时所作的文字记载,被称为( C )。
A.现场勘查笔录 B.讯问笔录 C.调查笔录 D.审问笔录 9.起诉书编号的内容顺序是( C )。
A.年度、院名,部门、文书性质、顺序号 B.年度、院名、文书性质、顺序号 C.院名、部门、文书性质、年度,顺序号 D.院名、文书性质、年度,顺序号 10.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判决结果为定罪判处有期徒刑的,应当表述为( A ).
A.被告人×××犯×××罪,判处有期徒刑×年 B.判处×××有期徒刑×年 C.判处×××犯×××有期徒刑×年 D.人犯×××犯×××罪,判处有期徒刑×年 11.法律文书的主旨是指制作文书的目的和( D )。 A.要求 B.意图 C. 中心意图 D.中心意思
12.公安机关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提请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时,应当制作( C )。 A.呈请拘留报告书 B. 取保候审决定书
C. 提请批准逮捕书 D.批准逮捕决定书 13.不起诉决定书中对当事人的称谓是( B )。
A.被告人 B.被不起诉人 C. 犯罪嫌疑人 D.人犯
14.在第一审刑事判决书中,被告人的住址应当写住所所在地,住所所在地与经常居 住地不一致的,写( A )。
A.经常居住地 B.住所所在地
C. 住所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 D.住所所在地和经常居住地 15.监狱制作的对罪犯刑事判决提请处理意见书,送达的机关是( D )。 A. 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 16。上诉状的正文是其核心内容,包括上诉请求和上诉( C )。 A.目的 B.意见 C. 理由 D.依据 17.公诉意见书属于( A )。
A. 叙述式文书 B.填空式文书 c. 表格式文书 D.笔录式文书 18.人民法院制作刑事裁定书,是为了解决刑事案件审理和执行过程中的( D )。 A.实体问题 B.程序问题 C. 程序问题和实体问题 D.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 19.第一审行政判决书中,判决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结果应写为( B )。
A.判令被告…… B.责令被告…… C. 判决被告…… D.裁决被告……
20.辩护词的结构层次,一般分为前言、辩护意见和( C )。
A. 结论 B.结尾 C. 结束语 D.请求事项
21.刑事申诉书的正文部分,一要写明请求事项,二要写明( D )。
A. 事实与证据 B.证据与法律依据 C. 事实与附项 D.事实与理由 22.评议笔录正文应当记明评议的情况和评议的( D )。 A.目的 B.时间 C. 地点 D.结果 23.法律文书中使用的材料具有的特点是( B )。 A.鲜明性 B.客观性 C.法定性 D.实效性
24.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已被逮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需要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时所制作的文书是( B )。 A.提请批准延长羁押期限意见书 B.呈请批准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报告书 C.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决定书 D.起诉意见书
25.起诉书的制作主体是( A )。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6.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2007年立案的第2号刑事案件,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案号应当表述为( D )。
A.济刑初字(2007)第2号 B.鲁刑初字(2007)第2号 C.(2007)鲁刑初字第2号 D.(2007)济刑初字第2号 27.当庭宣判的民事判决书尾部注明的判决书日期为( C )。 A.第一次开庭的日期 B.民事判决书的生效日期 C.当庭宣判日期 D.审判长或院、庭长签发日期 28.仲裁判决书的尾部应由( A )签名。
A.仲裁员 B.仲裁当事人、仲裁员 C.仲裁委员会主任 D.首席仲裁员
1、从涵盖的内容来看,法律文书包括( B )。 A.司法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诉讼文书 B.司法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律师实务文书 C.司法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民用法律文书 D.司法文书、民用法律文书、诉讼文书
2、依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法律文书可分为( A )。
A.侦查文书、检察文书、裁判文书、律师实务文书、公证与仲裁文书 B.报告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决定类文书、裁判类文书 C.信函式文书、致送式文书、宣告式文书
D.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笔录式文书、表格式文书
3、为判决书确定统一格式和写作内容始自( D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4、法律文书的程式性主要表现在( B )。 A.材料客观化 B.结构固定化 C.制作合法化 D.用语成文化
5、法律文书在论述理由时的基本要求是( C )。 A.认定事实,以实为证 B.引证法律,明确具体 C.分析事理,以法为据 D.前后照应,统领全文
6、法律文书从结构上划分通常可分为以下三部分( C )。
A.标题、正文、尾部 B.首部、事实和理由、结尾
C.首部、正文、尾部 D.标题、事实和理由、结尾 29、通缉令属于侦查文书中的( A )文书。 A.立案、破案类 B.强制措施类 C.侦查措施类 D.侦查终结类
30、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是( B )审查批准立案的法律文书。 A.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报请本部门领导
B.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报请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C.下级公安机关报请上级公安机关 D.公安机关报请人民检察院 31、呈请立案报告书的正文部分应写明的内容是( C )。 A.立案的事实依据 B.立案的法律依据 C.立案的理由 D.侦查计划
32、取保候审决定书属于侦查文书中的( D )文书。 A.立案、破案类 B.强制措施类 C.侦查取证类 D.侦查终结类
33、呈请拘留报告书应当送达( B )。
A.公安机关负责人 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C.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D.人民法院院长
34、呈请拘留报告书的性质和特点表现为( B )。 A.是公安机关内部使用的文书 B.是签发拘留证的依据
C.需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方能发生法律竞争力
D.属于刑事诉讼文
35、律师记录询问证人谈话内容的文书,在表达上属于法律文书中的( A )。 A.笔录式 B.文字叙述式 C.表格式 D.填空式
36、呈请拘传报告书的首部不仅要写明被拘传人的基本情况,还要写明被拘传人的( D )。 A.主要学历 B.犯罪经历 C.犯罪经过 D.主要简历
37、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作出的决定有( C )。
A.批准逮捕 B.不准逮捕 C.撤销案件 D.退回补充侦查
38、起诉意见书叙述事实的开头语是( C )。 A.经依法侦查预审证实 B.经依法侦查终结 C.经依法侦查查明 D.经依法侦查终结证实
39.起诉意见书的首部与正文之间的成文化用语是( C )。 A.经我局侦查预审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有下列犯罪事实 B.经我局侦查预审,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有下列犯罪事实 C.经我局侦查终结,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有下列犯罪事实 D.经我局侦查终结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的犯罪事实如下 40、撤销案件通知书的送达对像是( B )。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刑事案件被害人 D.犯罪嫌疑人
41、人民检察院的立案决定书是在办理( C )时制作的文书。 A.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 B.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 C.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
D.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移交起诉
42、批准逮捕决定书属于( C )文书。 A.文字叙述式 B.表格式 C.填空式 D.笔录式
43、人民检察院建议公安机关追加提请批捕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不提请批捕,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制作( C )。
A.批准逮捕决定书 B.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 C.逮捕决定书 D.决定逮捕通知书
44、起诉书的功能有( C )。
A.是确认侦查活动终结、侦查活动合法的凭证
B.表明犯罪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C.是人民法院审判公诉案件的依据
D.是代表国家公开指控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法定文件
45、起诉书编号的内容依序是( C )。 A.年度、院名、文书性质、顺序号
B.年度、院名、部门、文书性质、顺序号 C.院名、部门、文书性质、年度、顺序号 D.院名、文书性质、年席、顺序号
46、不起诉决定书中对当事人的称谓应该是( C )。 A.被告人 B.犯罪嫌疑人 C.被不起诉人 D.不起诉人
47、人民检察院针对未生效的刑事裁判提出的抗诉书应当送达( B )。 A.同级人民法院 B.上一级人民法院
C.下一级人民法院 D.同级和上一级人民法院
48、民事(行政)抗诉书的提出是为了纠正( D )中的错误。 A.未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
B.未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 C.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
D.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
49、人民检察院针对已生效裁判提出的抗诉书应当由( D )提出。 A.同级人民检察院 B.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C.省一级人民检察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 50、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2003年第35号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编号应为( C )。 A.京西刑初字(2003)第35号 B.西刑初字(2003)第35号 C.(2003)京西刑初字第35号 D.(2003)西刑初字第35号
51、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首部除制作机关名称、文书名称以及编号之外、应依次写明的项目是( C )。
A.被告人 B.公诉机关 C.案件的由来和审判经过 D.辩护人
52、第一审刑事判决书中交待上诉权事项的规范写法是( D )。
A.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天起10内,向本院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份
B.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向本院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份
C.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份
D.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份
53、人民法院第一审刑事判决书中,\证据不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一段文字,应当是该判决的( A )。
A.理由 B.事实 C.依据 D.结果
54、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后,在( D )的情况下,应当制作刑事判决书。
A.原判决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没有错误,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决定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
B.原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决定发回重审
C.原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查清事实后予以改判 D.原判决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决定改判
55、第二审刑事判决书作出部分改判结果时,其判决主文应当依次写明( C )。 A.撤销的内容、改判的内容、维持的内容 B.撤销的内容、维持的内容、改判的内容 C.维持的内容、撤销的内容、改判的内容 D.维持的内容、改判的内容、撤销的内容
56、第二审维持原判用的刑事裁定书的裁定结果应当表述为( D )。 A.维持原判
B.维持原判,驳回上诉(抗诉) C.驳回上诉(抗诉) D.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
57、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的编号由( A )组成。 A.年度、制作法院、案件性质、审理程序、顺序号 B.年度、制作法院、审理程序、案件性质、顺序号 C.制作法院、审理程序、案件性质、年度、顺序号 D.制作法院、案件性质、审理程序、年度、顺序号
58、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的民事案件审理终结后应当制作的文书的名称是( B )。 A.民事判决书 B.第二审民事判决书
C.民事裁定书 D.民事决定书
59、第一审民事调解书在( D )后发生法律效力。 A.审判人员签署 B.人民法院打印 C.人民法院送达 D.双方当事人签收
60、民事调解书与民事判决书的区别表现在(ABCD )不同。 A.体现的意志 B.适用的条件
C.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 D.反映的内容及其文书格式
61、“如不服本判决,可在裁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人民法院。”这一段交待上诉事项的行文是( D )中的规范用语。 A.刑事判决书 B.民事判决书 C.行政判决书 D.民事裁定书
62、提请减刑建议书应当送达( C )。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司法行政机关(监狱管理部门)
63、对罪犯刑事判决提请处理意见书属于( B )制作的法律文书。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监狱
63、服刑罪犯被假释时,应当制作的鉴定性文书是( C )。
A.罪犯评审鉴定表 B.罪犯奖惩审批表 C.罪犯出监鉴定表 D.释放证明书
64、民事答辩状的制作主体是( B )。
A.原告(上诉人) B.被告(被告人)
C.上诉人 D.被上诉人 65、反诉状的制作主体是( B )。
A.民事案件原告 B.民事案件被告 C.刑事案件自诉人 D.自诉案件被告人
66、刑事自诉状正文部分应写明的内容依次是( C )。 A.案由和诉讼请求
B.证人姓名和住址、证据的名称与来源 C.当事人基本情况
D.事实与理由
67、刑事上诉状的制作主体有( D )。 A.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B.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C.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D.经被告人同意的被告人的辩护人或近亲属
68、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告人认为自诉人的指控颠倒黑白,因而就同样事实指控自诉人的书状称为( C )。
A.刑事自诉状 B.刑事答辩状 C.反诉状 D.刑事申诉状
69、行政起诉状中的被告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 C )。 A.行政机关 B.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D.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70、仲裁协议书所载明的仲裁协议的内容应当包括( B )。 A.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B.选定的仲裁员 C.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D.仲裁事项
71、撤销仲裁裁决申请书的送达对象是( A )。 A.上一级仲裁委员会 B.人民检察院 C.基层人民法院 D.中级人民法院
72、侦查人员在犯罪现场向周围群众询问、了解有关案件情况时所制作的笔录文书称为( C )。
A.现场勘查笔录 B.讯问笔录 C.调查笔录 D.询问笔录 73、监狱机关内部使用的文书是( B )。
A.监狱起诉意见书 B.保外就医审批表 C.提请减刑意见书 D.释放证明书
74、公证书的签属人员应写( D )。
A.助理公证员 B.副主任公证员 C.主任公证员 D.公证员
75、人民法院制作的第二审民事判决书理由部分在引用法律时,应当( C )。 A.只引用实体法 B.先引用实体法,后引用程序法 C.先引用程序法,后引用实体法 D.只引用程序法
76、笔录忠实地记载了诉讼和非诉讼活动的实际情况,在写作上第一位的要求是( B )。 A.制作合法有据 B.内容真实、完整 C.书写工整、全面 D.文字简练、突出
77.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是( A )。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B.公民
C.法人 D.社会组织
78.下列选项中应包括在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的正文之中的是( B )。
A.案号 B.判决结果 C.审判方式 D.交代有关事项
79.不起诉决定书对当事人应当使用的规范称呼是( D )。
A.被告人 B.罪犯 C.犯罪嫌疑人 D.被不起诉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