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1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及答题卡(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6:17: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0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3分,共27分)

7.下列关于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计,正确的是

A.照明电路中交流电的电压为220V,方向每秒钟改变50次

B.一位中学生在跳高比赛中越过了1.6m的横杆,他克服重力做的功约为800J C.一位初三男生的肺活量约为10L D.一间教室内空气的总质量约为20g

8.下列物理知识与应用的对应关系中存在错误的一组是

A.凸透镜成像 ------望远镜 B.超声波 ------声呐 光的三原色 ------彩色电视机 汽化吸热 ------电冰箱 紫外线 ------验钞机 双耳效应 ------立体声 C.内能的利用 ------热机 D.电流的磁效应------电铃

物体浮沉条件 ------密度计 电磁波 ------听诊器 大气压的变化 ------高度计 地磁场 ------指南针 9.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从同一起点向同一方向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C.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D.全程中,小华始终比小明跑得快

10.以下装置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A.电铃 B.麦克风 C.电动机 D.扬声器

第4题图

第3题图

11.如图在正六棱柱的六个侧面上安装六块平面镜, 这样就做成了一个镜鼓,当镜鼓绕中心轴转动时, 可以实现光线在屏上的连续扫描。若镜鼓匀速转动 的速度为30转/分时,则反射光线在屏上每秒钟扫描 的次数及每次扫过的角度分别为(屏足够大) A.3次 60° B.3次 120°

C.6次 60° D.6次 120°

12.如图所示,用来表示物理原理或变化规律的各图像中,不正确的是

1

第5题图

第6题图

A.甲图表示电阻一定的某段通电导体发热的功率与电流的关系 B.乙图表示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的关系

C.丙图表示小灯泡通电发光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 D.丁图表示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关系

13.向一个质量和厚度忽略不计的塑料瓶中装入密度为ρA的等质量液体后密闭,把它们分别放在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 F甲>F乙 B.ρ甲<ρ乙 F甲<F乙 C.ρ甲=ρ乙 F甲=F乙 D.ρ甲<ρ乙 F甲=F乙

14.如图所示是乒乓球在地板上弹跳时的频闪照片,若位置1与位置2的高度相同,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乒乓球弹跳过程中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B.小球每次弹跳起来到达最高点(3、4)时,动能为零 C.小球在经过位置1与2时,势能相等 D.小球在经过位置1与2时,动能相等

15.如图如右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电磁铁与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最右端逐渐向左移动时,条形磁铁先保持静止,后沿桌面运动起来,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图线正确的是

第8题图

第7题图

A B C D

第9题图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49分) 16.(3分)如图是早晨太阳升起时阳光进入大气 层前的传播情况,请在图中画出阳光进入大气层后 的传播路径,你这样作的理由是:大气层是 的, 当我们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时,太阳实际上 处在地平线以 。(选填“上”或“下”)

第10题

17.(3分)今年我国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党和政府十分关怀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危,使用了很多最新科技设备进行救援。

(1)生命探测仪原理很简单,因为任何生命体周边都会存在许多生命信息。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_____ _____的原理来探测是否有生命迹象的;

(2)小气垫:用新型高强度材料制成,比枕头大不了多少。没充气时,将它塞进倒塌楼板间很小的缝隙中,然后充气使其内部压强达到8个大气压。若它正上方的楼板和气垫的接触面积为 0.2 m2,则用它可以顶起重 N的楼板。(P大气=1.0×105Pa)

2

(3)液压钳:可以不费力地咬断倒塌房屋中交错盘绕的粗钢筋。可以断定,利用它工作时,

人对液压钳做的功 ( 选填“小于” “等于”或“不小于”) 液压钳对钢筋做的功 18.(3分)如图所示为小明防晒用的太阳能风扇凉帽,其铭牌如下:

在凉帽的前部有一个太阳能电池板, 可将 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驱动电风扇。 风扇转动时,加快了汗液表面的空气流动,从而加快汗液 吸热(填物态变化名称)。在户外活动时,如果凉帽上的风扇工作了lh,相当于节省了 J的电能。 19.(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为滑动变阻器, R0、R2均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一定。 改变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位置,两电压表的示 数随电流变化如右图甲乙图线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可知:图线 表示电压表

V1的示数随电流的变化,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

第14题

最大阻值为 Ω。 20.(5分)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他在水平桌面上沿一条直线依次摆放好蜡烛、

凸透镜和光屏并调节好它们的高度,当蜡烛与透镜相距20cm时,光屏上刚好呈现一个等大的

像,则他所用的凸透镜焦距f= cm,当把蜡烛移到距透镜30cm处时,他必须把光屏适当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在此基础上,他继续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只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时,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 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 的像。

②只将蜡烛靠近透镜移动时,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

糊了,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又可以在光屏 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 是凸透镜。

第15题

(2)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 (填写实验现象序号)。 21.(4分)已知某固体物质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小明设想不用量筒,而只用天平和砝码、 一只烧杯、水、一根细线测出该固体物质的密度。下面是他设计的测量该物质密度的步骤: A.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将用细线系住的固体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水没有溢出),用天平测出其总质

量为86g。 C.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的总质量为56g。 D.用天平测出该固体物质的质量为30g。 E.实验完毕,将实验器材还原。

F.用手提起系住固体物质的细线,使固体浸没在水中但不接触烧杯底,用天平测出其总

质量为68g。 ⑴以上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该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⑵若按先后顺序排列,测量该固体物质密度的合理步骤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该固体物质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m3;该固体物质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kg/m3。

3

22.(4分)关于浮力的大小,两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小红: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体积有关;

小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为此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第17题

(1)实验步骤 (填序号)可以探究小红的观点是否正确。

(2)小明根据实验步骤 (填序号)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图像,由图可知:

a)关于浮力的大小,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

b)液体的密度为 kg/m。 23.(1)(3分)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玻璃珠内的导线是分开的, 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 当用酒精灯把玻璃珠加热到红炽状态时, 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根据以上现象可知, 当把玻璃珠加热 到红炽状态时,玻璃变成了 ,此时小磁针的 极将向螺线管偏转;小磁针和螺线管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

发生的, (2)(4分)小明看到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后,将它改装成了如图所示的一种测量未知 液体比热容的装置。测量时,分别往甲乙两瓶中装入水和待测液体,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 再分别用温度计测出这段时间内水和待测液体升高的温度Δt水和Δt,在不计热损失的情 况下,就可以求得待测液体的比热容c=Δt水C水/Δt。 ①为了使这一段时间内水和待测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小明设计的电路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 ___。 ②为得出待测液体比热容表达式“c=Δt水C水/Δt。” 小明的测量方案中至少还需要的一种测量仪____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8题

③闭合开关后,要使水和待测液体的温度升高得更快,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滑动。 (3)(5分)下图甲是某小组同学“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已知小灯泡上标有“0.3A”字样,额定功率在2W左右.现有如下器材:电流表、电压表(0~15V量程损坏)、开关、规格分别为“25Ω 2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电源(电压恒为9V)。

第19题

甲 乙 丙

4

2011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及答题卡(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9mrm0ke2v44s0w0dy0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