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讲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5 23:29: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讲义

前言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已被《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替代,于2012年8月1日正式施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暂未修订。 术语

1、地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2、基础: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4、地基变形允许值:为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而确定的变形控制值。

5、地基处理: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或改善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工程措施。如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强夯地基、高压喷射注浆地基、换填地基等。 6、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由砖、毛石、混凝土等材料组成的,不需要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7、桩基础: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与连接于桩端的承台组成的基础。

8、支挡结构:使岩土边坡保持稳定、控制位移、主要承受侧向荷载而建造的结构物。如挡土墙、地下连续墙等。 地基

一、一般规定

(1)建筑地基施工所需资料 1. 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2. 临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类型、分布及结构质量情况。

3. 工程设计图纸、设计要求及需达到的标准、检验手段。 (2)地基承载力检验

1、 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 m2至少应有1点,3000 m2以上工程,每300 m2至少应有1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2、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小于3处。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根。

(3)地基主要受力层;条形基础底面下深度为3B(B为基础底面宽度)、独立基础下1.5B,且厚度均不小于5m的范围(二层以下建筑除外)。若5m以内有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就要核算或处理。

(4)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之间的关系

fa=ψ·frk fa—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rk—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ψ—折减系数 完整岩体取0.5 较完整岩体到0.2~0.5 较破碎岩体取0.1~0.2

二、各种地基质量控制 (1) 强夯地基

1、施工前应检查夯锤重量、尺寸,落距控制手段,排水设施及被夯地基的土质。施工中应检查落距、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夯击范围。

2、施工结束后,检查被夯地基的强度并进行承载力检验。 3、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6.4的规定。

表4.6.4 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项 主控项目 一 般 项 目 序 1 2 1 2 3 4 5 6 检查项目 地基强度 地基承载力 夯锤落距 锤重 夯击遍数及顺序 夯点间距 夯击范围(超出基础范围距离) 前后两遍间歇时间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单位 数值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mm ±300 kg ±100 设计要求 mm ±500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 按规定方法 按规定方法 钢索设标志 称重 计数法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2)换填地基(砂和砂石地基) 1、砂、石等原材料质量、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砂、石应搅拌均匀。 2、 施工过程中必须检查分层厚度、分段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压实遍数、压实系数。

3、施工结束后,应检验砂石地基的承载力。

4、砂和砂石地基的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4.3.4的规定。

表4.3.4 砂及砂石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项 主控项目 序 1 2 3 1 2 3 4 5 地基承载力 配合比 压实系数 砂石料有机质含量 砂石料含泥量 石料粒径 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比较) 分层厚度(与设计要求比较)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单位 数值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mm ≤5 % ≤5 mm ≤100 % ±2 mm ±50 检查方法 按规定方法 按拌和时的体积 比或重量比 现场实测 焙烧法 水洗法 筛分法 烘干法 水准仪 一 般 项 目 (3)设计要求的岩石地基 基础

一、一般规定

(1)基础埋置深度

1、概念:基础埋置深度一般是指基础底面到室外设计地面的距离,基础最好是埋在水位线以上。对于地下室,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应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2、基础埋置深度确定确定条件

? 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 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相邻建筑物的埋深。

3、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用上层土作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500㎜。

4、高层建筑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要求。

5、当基础埋置在易风化的岩层上时,施工时在基坑开挖后应立即浇筑垫层。 (2)基础稳定性计算要求

? 对于条形基础或矩形基础,当垂直于坡顶边缘线的基础底面连长小于或等于3m时,

其基础底面外边缘距坡顶的水平距离应按下式计算,且不得小于2.5m。 条形基础:a≥3.5b-d/tanβ 矩形基础:a≥2.5b-d/tanβ

? 如果基础底面外边缘距坡顶的水平距离不能满足要求,应找设计进行验算。 ? 当边坡坡角大于45·,坡高大于8m时,尚应验算稳定性。

? 同一岩石基础地基可以放台阶处理,但应满足抗滑移和抗倾覆要求。

(3)同一类型相邻基础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两基底高差的2倍,最小不得小于1倍。

(4)据GB50011-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1、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

2、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当采用不同基础类型或基础埋深显著不同时,应经设计对基础、上部结构的相关部位采取相应措施。 二、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

1、刚性角概念:刚性基础中的压力分布角即α角。是材料内部力扩散的角度。刚性角控制了基础的禁边b与基础的厚度h之间的比值应满足b/h<=刚性角的正切值。如果大于刚性角正切值,即基础禁边b较大的时候基础底部就会受拉和冲剪而破坏。 2、砖基础刚性角是1:1.25~1.5 混凝土基础刚性角是:1:1 三、扩展基础(柔性基础)

1、不受刚性角的限制。

2、阶梯性的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500㎜。 3、垫层厚度宜大于70㎜。

4、底板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间距不应大于200㎜,也不应小于100㎜。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不应小于40㎜,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

5、矩形独立柱基底板受力钢筋绑扎应为:长向钢筋在下,短向钢筋在上。 四、筏板基础

1、筏板基础类型:分为梁板式筏板基础和平板式筏板基础、

2、筏板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当有地下室时,应采用防水混凝土。

3、采用筏板基础的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外墙厚度不应小于250㎜,内墙厚度不宜小于200㎜。

四、桩基础 (1)分类

1、桩基础按使用材料分为混凝土预制桩和混凝土灌注桩。 2、按受力情况分摩擦桩和端承桩。

3、灌注桩按成孔方法分干成孔和湿成孔,机械成孔和人工成孔等。 (2)混凝土灌注桩 1、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每浇柱50m2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2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

2、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2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3、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桩身完整性检验主要检验有没有断桩或混凝土是否浇筑密实,一般采用低应变动测、超声波、钻孔抽芯等检验手段。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作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

4、施工中应对成孔、清渣、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等进行全过程检查,人工挖孔桩尚应复验孔底持力层土(岩)性。嵌岩桩必须有桩端持力层的岩性报告。

5、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混凝土强度,并应做桩体质量及承载力的检验。 6、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一、表二的规定。 表一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mm) 项 序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1 2 1 2 3 主筋间距 长度 钢筋材质检验 箍筋间距 直径 ±10 ±100 设计要求 ±20 ±10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抽样送检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检查方法 基坑开挖前量护筒,开挖后量桩中心 只深不浅,用重锤测,或测钻杆、套管长度,嵌岩桩应确保进入设计要求的嵌岩深度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表二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 项 序 1 主 控 项 目 桩位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单位 数值 见规范 2 3 孔深 桩体质量检验 mm +300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讲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9qi35qi1k81m9s40mcz3j4le87moy00ja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