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专题五 生命活动调节
专题强化练
1.(2018·新乡高三二模)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部分)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代表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 B.若A代表人体记忆B细胞,a代表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抗体的形成
C.若A代表人体血浆渗透压,a代表失水过多,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
D.若A代表玉米螟虫种群,a代表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种群密度降低 答案 A
解析 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为: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性腺→性激素,同时性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代表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A错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记忆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若A代表人体记忆B细胞,a代表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抗体的形成,B正确;体内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使尿量减少,若A代表人体血浆渗透压,a代表失水过多,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C正确;诱捕雄虫可导致性别比例失调、出生率下降,进而导致种群密度降低,若A代表玉米螟虫种群,a代表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种群密度降低,D正确。
2.(2018·湖北七市协作体联考)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血浆的晶体渗透压大于组织液或淋巴的晶体渗透压 B.肝腹水患者可通过静脉输入血浆蛋白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C.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Na等都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 D.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或前提 答案 A
解析 血浆的晶体渗透压与组织液或淋巴的晶体渗透压基本相等,A错误;肝腹水患者可通过静脉输入血浆蛋白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B正确;血浆中有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Na等,都参与了血浆渗透压的形成,C正确;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或前提,D正确。 3.(2018·豫南六市高三联考)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离不开生物膜的转移和融合 B.线粒体可以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
+
2019年
C.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有关 D.激素只有与靶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答案 B
解析 兴奋传到突触前膜时,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离不开生物膜的转移和融合,A正确;线粒体可以为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提供能量,而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不需要能量,B错误;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与细胞膜上离子的进出有关,体现了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C正确;激素只有与靶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D正确。 4.(2018·太原高三模拟)下图为某疾病的发病机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免疫缺陷病
B.抗体的形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需三种 RNA 参与 C.图示的抗体和激素 B 对甲状腺细胞的作用一定相同 D.细胞甲既能增殖又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答案 B
解析 分析图示信息可知,该病是由于自身产生的抗体与甲状腺细胞上的正常激素B的受体结合,导致激素B失去与其受体结合的机会,引起甲状腺细胞分泌激素异常,所以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错误;抗体属于蛋白质,其形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需mRNA、tRNA和rRNA参与合成,B正确;图示的抗体和激素B虽然都能与同种受体结合,但对甲状腺细胞的作用不一定相同,C错误;细胞甲是分泌抗体的浆细胞,它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增殖和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D错误。
5.(2018·菏泽高三模拟)阿狄森氏病是由肾上腺皮质组织被破坏所引起的疾病,患者体内因缺乏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而引起相应的低血糖和血钠降低等症状。进一步研究发现,从该病患者体内可检测出肾上腺组织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阿狄森氏病与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的发病机理相同 B.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调节具有拮抗作用 C.该病患者较正常人的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的能力强 D.适当补充高盐食品和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可缓解阿狄森氏病 答案 D
解析 阿狄森氏病患者体内产生的抗体可破坏自身的肾上腺皮质组织,攻击正常的组织,故属于自身免疫病,而皮肤荨麻疹属于过敏反应,A错误;根据提供信息分析可知,糖皮质激素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因此与胰高血糖素表现为协同作用,B错误;阿狄森氏病具有血钠降低的症状,说明该病患者较正常人的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的能力弱,C错误;阿狄森氏病患者具有低血糖和血钠降低等症状,因此补充高盐食品和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可缓解阿狄森氏病,D正确。
2019年
6.(2018·安庆高三二模)下图为甲、乙两人饭后测定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曲线可知乙为低血糖患者 B.甲可能有多饮多尿症状 C.乙在进食1 h内可检测到尿糖 D.可通过口服胰岛素来降低甲的血糖 答案 B
解析 根据正常人血糖含量为0.8~1.2 g/L,分析图中两条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可知,甲明显属于高血糖患者(或者糖尿病患者),乙属于正常人,A错误;甲可能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常有多饮多尿症状,B正确;乙属于正常人,在进食1 h内不会检测到尿糖,C错误;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口服会在消化道内被水解而失去药效,D错误。
7.(2018·福州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是三种常见传染病,分别由三种致病菌导致。我国政府在儿童中推广“百白破”三联体疫苗的免费接种,大大降低了发病率,接种后( ) A.吞噬细胞产生三类相应的淋巴因子 B.效应T细胞对疫苗进行摄取、处理和呈递 C.成功的标志是相应记忆细胞和抗体的产生 D.体内出现一种能抑制上述三类致病菌的抗体 答案 C
解析 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产生的,不是吞噬细胞产生的,A错误;吞噬细胞对疫苗进行摄取、处理和呈递,B错误;接种疫苗成功的标志是相应记忆细胞和抗体的产生,C正确;抗体具有专一性,一种抗体只能抑制一类病菌,D错误。
8.(2018·太原高三模拟)下列关于艾滋病防治的研究思路,不正确的是( ) A.研制出一种能够有效毁灭 HIV 病毒的新型药物
B.将病毒控制在宿主细胞内部,将来这些细胞会通过细胞凋亡的方式自主死亡 C.通过药物有效抑制 HIV 的复制
D.科学家研制出特异性抑制逆转录的药物,也无法治疗艾滋病 答案 D
9.(2018·青岛高三统一质量检测)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因子只能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2019年
B.乙烯仅在植物成熟的果实中产生,且只能促进果实成熟 C.同一植物细胞膜上可能含有多种植物激素的受体 D.生长素与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都具有两重性 答案 C
解析 环境因子不仅仅是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如温度可以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植物生命活动等,A错误;植物各个器官都可以合成乙烯,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B错误;同一植物细胞膜上可能含有多种植物激素的受体,C正确;生长素与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其中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错误。 10.(2018·兰州高三模拟)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幼嫩的芽中,酪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B.在葡萄结果实的时期使用一定浓度的2,4-D可以使葡萄增产 C.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D.赤霉素能诱导α-淀粉酶的产生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发 答案 A
解析 在幼嫩的芽中,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A错误;2,4-D是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因此在葡萄结果实的时期使用一定浓度的2,4-D可以使葡萄增产,B正确;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C正确;赤霉素能诱导α-淀粉酶的产生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发,D正确。
11.(2018·菏泽高三模拟)研究人员为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M和植物激素N对某种植株插条生根的影响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浓度和种类 B.与生长素具有类似作用特点的是激素M
C.激素M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可能是150 mg/L
D.本实验说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本质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答案 D
解析 根据表格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激素的浓度,A正确;与对照组相比,激素M对插条平均生根数的作用是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表现为两重性,类似于生长素,B正确;表格数据显示,激素M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可能是150 mg/L,C正确;该实验是两种激素分别作用的结果,并没有两种激素共同作用的实验,因此无法说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本质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错误。 12.(2018·湖北八市高三联考)下列关于人和植物激素调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