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0 16:07: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2006021154杨丽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以下字词:

骇 掳 悚 惶急 疮疤 诘问 渴慕 霹雳 疏懒 惧惮 孤孀 2、能力目标

(一)学习本文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详略得当。 (二)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

(三)了解阿长的性格特点,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概括。 3、人文目标

把握文中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难点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找出表现作者对待长妈妈情感态度变化的语句,学习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体会“抑”中的“扬”。

三、教学重点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四、学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第一学时 1、本学时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全文,学习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把握长妈妈的性格特征。 2、教学过程 ⑴导入语

同学们,在上个学期,我们已经学过鲁迅的一篇散文叫《从白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作者写到了美女蛇故事的惊险、有趣、生动。大家还有印象吗?同时,在文章中鲁迅还提到了一个人,谁?没错!就是长妈妈。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与长妈妈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可以说长妈妈对鲁迅今后的写作有着一定的影响,在鲁迅的许多文章中,我们都可以找到阿长的影子。那么,阿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 ⑵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在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时用的笔名。而《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的小说集还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有《朝花

夕拾》等。 ⑶写作背景

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在那种境况下,作者不愿想到目前,只能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就选自《朝花夕拾》的第二篇。 ⑷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在预习的前提下进行,并用铅笔在文中相应的地方勾画出答案)

① 文章写了阿长的哪些事情?重点写了哪件事情? 明确:

文章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3段),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得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6-12);最后写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给“我”买《山海经》一事为重点。 ② 归纳每件事情刻画出阿长的性格特征,总结归纳阿长的形象。 明确:

长妈妈名称的来历(1-2)------地位低下

切切察察,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摆动,或者点着对方或自己的鼻尖(3)-----絮叨琐碎,纯朴直率

摆大字等细节描写,母亲问起这事时,她不开口。但到夜里依然如故(3-5)------

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质朴、愚钝

元旦吃福橘,将福橘“塞在我嘴里”(11)------ 迷信、真诚善良的祝福

教给“我”很多道理(12)------- 对“我”的关心爱护 讲“长毛”的故事------ 无知和纯朴 买《山海经》------

善良、热心和对孩子的关心、爱护

③ 依照文中时间的次序画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前后的感情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 明确:

“实在不大佩服”、“最讨厌”、“无法可想”(3-5)→“非常麻烦”(6-12)→“空前的敬意”、“淡薄起来”、“完全消失”(13-18)→“新的敬意”(19-31)

这里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得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使得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

欲扬先抑-----抑扬法技巧的一种。指利用事物现象与本质之间的矛盾性来刻画人物的一种手法,多用于表现正面人物和作者要加以肯定和赞扬的事物,也用于烘托气氛。先给读者以假象,把读者的判断引向相反的方向,到一定时候揭示真相,使读者突然醒悟,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④ 作者对阿长有着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

综观全文,作者显示“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的祝福。作者运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

搜索更多关于: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的文档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9twl16ozy38gut0yjs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