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系统解剖学
课
第一章 绪论
◆ 教学目标
1.重点讲授家畜解剖学的概念、解剖学发展简史、研究内容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学习家畜解剖学的方法;
2.了解并掌握畜禽体的基本结构;
3.了解畜体各部的划分:头部、躯干、前肢和后肢;
4.掌握解剖学常用的方位术语:3个基本平面、躯干常用术语、四肢常用术语。 ◆ 教学内容
一、解剖学的定义:
解剖学(Anatomy)是借助刀、剪、锯等解剖器械,以切割的方法,通过肉眼和解剖显微
镜观察畜体各器官的形态、构造、位置和相对关系的一门科学。
注:细胞是生物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个体
二、解剖学的分支:
系统解剖学: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新陈代谢,生殖系统→繁殖后代,神经、免
疫、内分泌系统→对外界反应,运动系统→支架,被皮和感觉器官系统→附属。
局部解剖学:兽医班的实验课(45学时)。 比较解剖学:研究不同类家畜同类器官的特点。 功能解剖学: x射线解剖学等:
三、学习解剖学的目的和意义:
动物解剖学是医学和生物学各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必修课。
四、学习解剖学的方法:
1.多看标本,多画图,随时复习好。
2.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结合,而记其形态。例:乳房泌乳(功能)→发育(形态)按摩 3.发生发展的观点。 4.局部和整体统一的观点。
五、畜体各部名称:头、躯干和四肢
1.头部:包括颅部和面部。
2.躯干部:包括颈部、背胸部、腰腹部、荐臀部和尾部。 3.前肢部:包括肩部、臂部、前臂部和前脚部。 4.后肢部:分为臀部、股部、膝部、小腿部和后脚部。
六、解剖学常用的方位术语:
1.三个基本平面:矢状面,横断面,水平面(额面)。 2.躯干常用术语:前后,背腹侧,内外侧,浅深等.
3.四肢常用术语:近侧和远侧,背侧、掌侧和跖侧,桡侧和尺侧,胫侧和腓侧。
【思考题】
1.畜禽解剖学的概念是什么?
2.畜体划分为哪几个部位,各部位名称是什么?
第二章 运动系统
◆ 教学目标
1.了解骨和骨骼的含义、骨的类型、骨器官的结构、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以及全身骨骼的划分;
2.熟记畜体全身骨的的名称,比较牛(羊)、猪、马骨的特点; 3.了解骨连接的概念和类型,认识关节的构造; 4.熟记四肢关节的名称,了解关节的运动;
5.了解肌器官的构造、肌肉的作用和命名及肌肉的辅助器官;
6.认识全身部分肌肉的名称和位置,躯干部常用肌肉结构和部位,如颈静脉沟、腹股沟管、髂肋肌沟等。 ◆ 教学内容
一、运动系统的功能:构成生物体框架,起运动、支持、保护的作用。同时骨是钙、磷
库。
二、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运动的杠杆。 骨连接------运动的枢纽。 骨骼肌------运动的动力。 骨骼:由骨和骨连接两部分构成。
肌肉有个原则:必须附着在两快以上的骨上,收缩时以关节为支点。
㈠骨:
1.构造:骨膜、骨质、骨髓、血管和神经。
⑴骨膜:(长骨关节面无骨膜)
分两层:骨外膜和骨内膜
骨外膜 纤维层(外):结缔组织(含脂肪),营养、坚固性。
成骨层(内):即细胞层。有成骨细胞(使骨生长、加粗)和破骨细胞。
骨内膜:靠近骨髓腔。
骨膜的作用:①营养、坚固性。②使骨生长、加粗。③修复再生。 ⑵骨质:骨密质,位于外周以及长骨的两端,坚硬致密。
骨松质,位于内部,轻便。
⑶骨髓:红骨髓,骨髓腔(幼、青年)及骨松质内。造血功能。
黄骨髓,骨髓腔(成、老年),富含脂肪。当失血过多时可转化为红骨髓。
⑷血管、神经:并行,由骨端的滋养孔穿入骨内。
2.骨的类型 :长、短、扁、不规则骨,含气骨。 3.骨的理化性质:包括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
⑴有机成分:骨胶原,脂肪,弹性。浸酸脱去无机成分,变柔软。幼畜多,易变形。 ⑵无机成分:钙、磷,硬度。燃烧后剩余成分,变黑、脆。老龄多,易骨折。
例:小牛肋骨(标本),骨是钙盐的沉积,缺钙时会动用骨钙。怀孕母牛孕后期或产
后,尾椎缺失几块;胎儿的钙来自母体的骨,易造成产后虚弱;小鸡的钙来自蛋壳;婴儿长得快要补钙、铁;哺乳期补钙,因钙能随乳汁排出。
4.全身骨骼:
中轴骨骼、四肢骨骼、内脏骨骼
⑴头骨 颅骨----枕、顶间、顶、额、颞、蝶、筛骨。
面骨---鼻、泪、颧、上颌、切齿、腭、翼、犁、下颌、舌、鼻甲骨。
⑵脊柱:
①典型椎骨构造:
椎体-----椎头、窝。
椎弓-----椎孔(管)、椎间孔(由前后椎弓切迹形成,供血管神经通过)。 突起-----棘突、横突、关节突(前、后)。
②各段椎骨的特点:
颈椎:7枚,椎体发达,关节突明显,横突分前、后两支。
胸椎:马18,牛、羊13,猪14(15),犬、猫13,兔12枚。棘突发达,固定前肢。还与肋骨成关节。
腰椎:6,犬、猫、兔7枚。横、棘突均发达,增加腹腔容积。
荐椎:5,愈合成荐骨,荐骨岬(第一荐椎体腹侧前突出部),棘、横突发达,形成盆腔。 尾椎:变化大,数目不定,突起不发达,要运动。除前3、4枚外退化。
③脊柱定义:一系列椎骨借关节、软骨、韧带连接在一起构成畜体的中轴,起支撑作用,
分颈、胸、腰、荐、尾五段。一系列椎骨的椎孔形成椎管,容纳脊髓。
⑶肋:真肋,假肋,浮肋。
①构造 肋骨—肋骨小头(与胸椎椎体肋窝成关节)、肋骨结节(与横突成关节)。
肋软骨
②肋间隙:相邻肋骨间的空隙。
③肋弓:最后肋骨与各假肋的肋软骨依次连接形成的弓形结构,为胸廓的后界。
⑷胸骨:
①构造 胸骨柄(前)
胸骨体(中)两侧有肋窝。 剑状软骨(后)
牛:胸骨较长,上下压遍。马:胸骨呈舟状,左右压扁。
②胸廓的定义:
胸廓是由背侧胸椎,两侧肋骨、肋软骨以及腹侧的胸骨围成的结构。
前口:(小)第一胸椎,第一对肋,胸骨柄。 后口:(大)最后胸椎,肋弓,剑状软骨。
胸廓的作用:前部小,坚固,保护心、肺等重要器官;后部大,利于胸廓运动,辅助呼吸。
⑸骨盆:
①构造:由背侧的荐骨、前4枚尾椎和两侧的髋骨(髂、坐、耻)、荐坐韧带围成。
前口:(大)荐骨岬,髂骨体,耻骨前缘。 后口:(小)第4尾椎、坐骨弓、荐坐韧带。
②骨盆联合:耻骨联合、坐骨联合。
注: a.坐骨弓:两坐骨后缘凹陷形成,重要血管、神经从此走行。
b.髋臼:髂、坐、耻骨在外侧中部结合处形成,与股骨头髋关节。 c.坐骨大孔:荐坐韧带与髂骨翼后缘之间形成。
(二)骨连接:
1.类型 纤维连接:不动,例头骨。
软骨连接:小范围活动性,例骨盆联合、椎间盘。 滑膜连接:活动性大,又称关节。例四肢的关节。
2.关节的构造: (1) 基本结构:
a.关节面与关节软骨: b.关节囊:分纤维层和滑膜层
c.关节腔:滑膜层和关节软骨围成,内有滑液。 d.血管和神经
(2) 辅助结构:
a.韧带:不进入关节囊,在纤维层与滑膜层之间。例膝直韧带。 b.半月板(关节盘):例膝关节中的半月板。
3.全身主要关节:
下颌关节、肩、肘、腕、指关节,荐髂关节、髋关节、膝、跗、趾关节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