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鼻黏膜:分嗅区黏膜和呼吸区黏膜,前者黄色,含有嗅细胞,有嗅觉作用,后
者粉红色,富血管和腺体,对空气加温、加湿、除尘、防御的作用。
(4) 鼻旁窦:又称副鼻窦,为鼻腔周围头骨内的含气腔洞,直接或间接与鼻腔相通,
包括上颌窦、额窦、蝶腭窦和筛窦。具有减轻头骨重量、温暖湿润吸入的空气并对发声起共鸣的作用。
(二)喉:位于头颈交界的腹侧,下颌间隙的后部,是气体通道和发声的器官。以软骨为
支架,内衬黏膜,有肌肉和韧带将软骨连接起来组成喉腔。软骨有:会厌软骨、甲状软骨、勺状软骨(1对,上有声带)、环状软骨。喉门:由声带褶和声门裂构成。
(三)气管和支气管:
1、 位置:由喉向后沿颈腹侧正中线入胸腔,在心基背侧(约5、6肋间隙处)分左
右支气管经肺门入肺。牛羊猪多一个右尖叶支气管。
2、气管软骨环:“C”型软骨环,缺口朝向背侧,数目不等。 (四)肺:
1、 位置:胸腔内,纵隔两侧,左、右各一,肺尖向前(在胸前口处)。
2、构造:浆膜(肺胸膜)、支架(支气管树)、肺泡。
(1)三面: a.肋面(外侧):凸,有肋压迹。
b.膈面(后侧):凹,与后面的膈相贴。 c.纵隔面(内侧):平,有肺门和肺根。
(2)二缘:钝缘(背侧);锐缘(腹侧),有心切迹。
(3)分叶:左3,右4。尖叶、心叶、膈叶、副叶。(马)心膈叶,(牛羊)右肺尖叶分为第一尖叶和第二尖叶。 注:相关概念
1.肺门:肺的动脉、静脉、神经、淋巴管、支气管进出肺的地方。 2.肺根;进出肺的诸器官在肺门处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称为肺根。
3.胸膜:位于胸腔的浆膜,衬在胸壁内表面和胸腔器官的外表面。其脏层又称为肺胸膜,壁层包括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又包括心包胸膜)。
4.胸膜腔:位于胸膜壁层和脏层之间不规则的腔隙,由纵膈分成两个胸膜腔,内有胸膜液,起润滑和减少摩擦的作用。
5.纵膈:位于左右胸膜腔之间,由两侧的纵膈胸膜以及夹在其间的诸器官(心、心包、食管、气管、大血管、淋巴管、胸导管及神经)和结缔组织构成。
【思考题】
1.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2.牛(羊)猪和马肺在结构上有哪些不同?
第六章 泌尿系统
◆ 教学目标
1.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
2.掌握马、牛、羊、猪肾的外形、位置及内部结构特点 3.掌握肾门、肾窦和肾盂的概念
4.掌握膀胱的位置、形态结构及与相邻器官的关系,认识膀胱圆韧带 5.理解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在泌尿系统中的功能 ◆ 教学内容
一、泌尿系统组成: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二、各器官特点: (一)肾:
1.分类:
(1)表面平滑单乳头肾:马、羊、犬、兔。 (2)表面平滑多乳头肾:猪、人。 (3)表面有沟多乳头肾:牛。
(4)复肾:由若干个独立的肾小叶构成,熊、鲸、水獭。
2.形态:(马)左蚕豆,右三角。(牛)左三棱形,右长椭圆形。(羊、猪、犬)均豆形。
3.结构:
(1)被膜:健康者较易剥离,营养良好的,有脂肪包裹,称肾脂囊。
(2)实质:a.皮质,位于浅层,色深,富含血管,有肾小体;b.髓质,位于深层,色浅,有肾小管。
注:相关概念
1.肾门:肾的内侧缘凹入,是肾的A、V、N、L管、输尿管进出肾的地方。 2.肾窦:位于肾实质内,是肾门深入肾内形成的漏斗状腔隙,以容纳肾盏和肾盂。 3.肾盂:位于肾窦内的输尿管起始段。
4.肾叶:由肾小体、肾小管、集合管、血管构成的结构单位,包括皮质和髓质部分。 5.肾锥体:肾的皮质、髓质与肾乳头形成圆锥形结构,其中呈圆锥形的髓质部分称肾锥体。 6.肾柱:伸入相邻肾锥体之间的皮质部分叫做肾柱。
7.肾乳头:肾锥体顶端形似乳头,对向肾窦,上有乳头管的开口,且不被皮质包围的结构。 8.髓放线:髓质部的集合小管呈放射状向皮质区伸延。
9.皮质迷路:两个髓放线之间的皮质区称为皮质迷路,内有肾小体。
(二)输尿管:
起自肾盂(马、猪、羊、犬)或集收管(牛)→→开口于膀胱颈背侧。 比较:
马、羊、犬:肾乳头→肾盂→输尿管。
牛:肾乳头→肾小盏→集收管→输尿管。 猪:肾乳头→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
(三)膀胱:
1.结构:膀胱顶、体、颈。只有顶、体部分有浆膜。 2.固定:a.膀胱侧韧带
b.膀胱圆韧带:是胎儿时期脐动脉的遗迹。脐静脉的遗迹称肝圆韧带。
3.位置:当膀胱空虚时,位于盆腔内;充盈时其顶端突入腹腔。
(四)尿道:
1.尿道内口:其始于膀胱颈。
2.尿道外口:(雄)开口于阴茎头,(雌)开口于阴道与尿生殖前庭的交界处。
【思考题】
1.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2.肾脏可分为哪些类型?
第七章 生殖系统
◆ 教学目标
1.分别掌握雄性和雌性生殖系统各器管的位置、形态和构造。 2.比较马、牛、羊、猪等家畜的雄性和雌性各器管的形态和构造特点。 3.了解母牛(羊)、母马和母猪子宫形态结构异同点 4.理解精索、排卵窝、子宫阜、阴道穹隆等的概念 ◆ 教学内容
§1.雌性生殖系统
组成: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尿生殖前庭、阴门。 一、卵巢:
1、 功能:①产生卵细胞。
②分泌雌性激素。
2、 位置:腹腔内,肾后方,盆腔入口处的两侧。 3、 固定:①卵巢系膜:连于腰下,内有血管、神经。
②卵巢固有韧带:连于子宫角。
4、形态:分腹缘(游离缘)和背缘(附着缘)。
背侧缘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卵巢的部位,称卵巢门。
比较:马的卵巢呈蚕豆形,腹侧有排卵窝,被覆生殖上皮,其余被覆浆膜。
牛、羊、猪、犬无排卵窝,除系膜缘外均被覆生殖上皮。
牛、羊、犬:椭圆形。猪、犬:完全位于卵巢囊中。
猪:豆瓣状(4个月前),桑椹状(4个月后),葡萄状(性成熟后)。
5、构造:实质器官。
① 被膜:生殖上皮+白膜
② 实质:卵泡+基质。 二、输卵管:
1、 功能:①输送卵细胞。
②受精场所及卵裂第一次的场所。
③壶腹部分泌的腺体对早期胚胎发育有调节作用。
2、 位置:卵巢和子宫角之间,位于输卵管系膜中。 3、 固定:①输卵管系膜
②卵巢囊(输卵管系膜与卵巢固有韧带之间形成的囊,包裹卵巢,向腹侧开口,
保证卵细胞排出后顺利进入输卵管。) 4、 构造:
① 漏斗部:边缘称输卵管伞,中央为腹腔口(通腹膜腔)。
② 膨大部:即壶腹部,是精卵结合部,体外受精适宜的取卵处。
③ 子宫部:即峡部,以输卵管子宫口开口于子宫角前端。 三、子宫:
1、 功能;胎儿生长发育和娩出的器官。 2、 位置:大部分位于腹腔内,直肠和膀胱之间。 3、 固定:
① 子宫阔韧带:悬吊于腰荐腹侧和骨盆腔两侧。
② 子宫圆韧带:位于①的前部,靠近子宫角处有一向外突出的浆膜褶,称为子宫圆韧带。 4、 形态:(马牛羊猪犬)双角子宫,(兔)双子宫,(鼠)双子宫,但开口合并,(人)单子
宫。
5、 构造:子宫角、子宫体、子宫颈。
比较:
马:子宫角呈木叉状,体与角等长,子宫颈阴道部明显。
牛羊:子宫角呈绵羊角状,有伪体,子宫体短,角体黏膜上有半求形的子宫阜(约100多个),子宫颈阴道部呈菊花瓣状。
猪:子宫角很长,呈肠袢状,子宫体短,子宫颈管螺旋状,有子宫颈枕,无子宫颈阴道部。
四、阴道:
1、 功能:产道和交配器官。 2、 位置:骨盆腔内,直肠的腹侧。
3、 结构特点:①阴道穹隆:(马)环形,(牛羊)上半环形,(猪)无。
②阴瓣:经产的不明显,其后下方有尿道外口,(牛羊)不明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