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练习(含解析)
[要点对点练]
要点一:对公式v=v=和v=222
tv0+vx2
v20+v2
的理解
1.一物体从斜面上某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 s后到达斜面底端,并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9 s停止,则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与在水平地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
A.1∶1 C.1∶3
B.1∶2 D.3∶1
[解析] 解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两段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末)速度为零这个隐含条件,进而得出物体在斜面上和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都为这个结论.设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2为v,则物体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v1=,在斜面上的位移x1=v1t1=t1,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
22速度v2=,在水平地面上的位移x2=v2t2=t2,所以x1∶x2=t1∶t2=1∶3,故选C.
22
[答案] C
2.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 s内的平均速度大2.45m/s,以质点初始时刻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
A.2.45m/s2 C.4.90m/s2
[解析] 解本题的关键是知道v=
B.-2.45m/s2 D.-4.90m/s2
vvvvvv0+v2
=vt/2的含义.设质点在第一个0.5 s内的平均速
度为v1,即在t1=0.25 s时的速度为v1;在第一个1.5 s内的平均速度为v2,即在t2=0.75 s时速度为v2.由题意得:v1-v2=2.45m/s,故a=
[答案] D
3.一辆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已知汽车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v2-v1-2.45
=m/s2=-4.90m/s2,D正确. t2-t10.75-0.25
v,则汽车在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1A.v 4
1
B.v 3
1
1
C.v 2
D.v
[解析] 汽车刹车过程可以看作由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的逆过程,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则汽车在前一半时间内和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3∶1,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知,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3∶1,则后一半时1
间的平均速度为v,故B正确.
3
[答案] B
要点二: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关系的应用
4.(多选)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走完第1m所用时间为t1,走完第2m所用时间为t2,走完第1m时的速度和走完第2m时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t1∶t2=1∶2 C.v1∶v2=1∶2
B.t1∶t2=1∶(2-1) D.v1∶v2=1∶2
1
[解析] 由x=at2可得t1∶t2=x1∶(x2-x1)=1∶(2-1),B正确,A错误;由v2
2-v22,D正确,C错误. 0=2ax可得v1∶v2=1∶
[答案] BD
5.如图所示,光滑斜面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AB、BC、CD、DE,一个物体由A点静止释放,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度vB∶vC∶vD∶vE=1∶2∶3∶2 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B∶tC∶tD∶tE=1∶2∶3∶2 C.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vB D.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均相等
222
[解析] 设每一部分的长度为x,根据v2-v20=2ax得vB=2ax,vC=2a·2x,vD=2a·3x,
2
2
v2E=2a·4x,所以vB∶vC∶vD∶vE=1∶2∶3∶2,A正确;根据x=at得tB=
1
2
2·xa,tC=2·2xa,tD=
2·3xa,tE=
2·4xa,所以tB∶tC∶tD∶tE=1∶2∶3∶2,B正确;
2·4x1
,中间时刻为tE2
从A到E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从A到E的时间为tE==2·4x=4a2xaa=tB,所以v=vB,C正确;由vB、vC、vD、vE之比可知每一部分的速度增量
不相等,D错误.故本题应选D.
[答案] D
6.(多选)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通过与出发点相距x1的P点,再经过时间t,到达与出发点相距x2的Q点,则该质点通过P点的瞬时速度为( )
A.2x1
t B.x2x2-x1x2-2x1
C. D. 2tttx2
,故B项正确;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2t[解析] P点位于x2的中间时刻处,故vP=
线运动的“位移比例”可知x1∶x2=1∶4,故选项A、D也正确.
[答案] ABD
要点三:对公式Δx=aT2的理解和应用
7.一小球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滚下并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AB=6m,BC=10m,小球通过AB、BC所用的时间均为2 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分别为( )
A.2m/s,3m/s,4m/s B.2m/s,4m/s,6m/s C.3m/s,4m/s,5m/s D.3m/s,5m/s,7m/s
[解析] 解本题的关键是明确AB和BC段所用的时间都是2 s,找到满足Δx=aT2及v=
v0+v4AB+BC6+10
=vt/2的条件求解.BC-AB=aT2,a=m/s2=1m/s2,vB==m/s=4m/s,由vB242T2×2
=vA+aT,得vA=vB-aT=(4-1×2)m/s=2m/s,vC=vB+aT=(4+1×2)m/s=6m/s,B正确.
[答案] B
8.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加速度(轿车起动时的运动可以近似看作匀加
3
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下图),如果拍摄时每隔2 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这辆车的加速度约为( )
A.1m/s2 C.3m/s2
B.2m/s2 D.4m/s2
[解析] 本题考查看图分析能力和熟练应用推论解题的能力.从图中可看出,车身占标尺上3个小格,总长4.5m,故每小格是1.5m.每小格又有5分格,每分格应是0.3m.因此第1、第2张照片相距x1=12m,第2、第3张照片相距约x2=20m.由Δx=x2-x1=aT2,得:a==
20-122
m/s=2m/s2. 2
2[答案] B
要点四:追及、相遇问题
9.地震发生时救灾汽车以速度v0=30m/s紧急赶赴现场,在通过狭窄山路时,突然发现前面92m处一辆自行车正以速度v0′=2m/s向前运动,汽车立即刹车,汽车刹车4 s后自行车发现后面的汽车,立即加速向前运动,若汽车以速度v车=20m/s在公路上行驶时刹车距离为x=50m,求:
(1)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
(2)自行车要以多大的加速度运动才能避免相撞. [解析] (1)由0-v2车=2a1x,
-v2车解得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a1==-4m/s2.
2x(2)汽车刚好不撞上自行车时两车速度相等,设此时的速度为v,自行车的加速度为a2, 对汽车有v=v0+a1t,
对自行车有v=v′0+a2(t-4 s), 1
汽车的位移为x1=v0t+a1t2,
2
ΔxT2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