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江西省抚州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5:07: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B.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C.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

D.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2.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溃退(guì) 渗透(shèn) 要塞(sài) 签订(qiān) ....B.澎湃(pài) 逝世(shì) 一瞬间(shǔn) 敦熄(dūn) ....C.轰鸣声(hōng) 拂晓(fú) 低吼(hǒu) 沸腾(fèi) ....D.提防(dī) 惊骇(hài) 映衬(yìn) 着舰(zhuó) ....3.(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在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

B.学校近来发生了多种不文明现象,政教处认真思考并调查了其中的原因,并及时对违纪人员做出了教育和处罚。

C.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县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D.政府必须下决心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否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能是空想。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羞涩(sè) 坦荡如砥(zhǐ) 婆娑(suō) ...B.错综(zōng) 恹恹欲睡(yān) 秀颀(qí) ...C.虬枝(qiú) 潜滋暗长(zhī) 宛然(wǎn) ...D.刹那(chà) 旁逸斜出(tù) 主宰(zǎi)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xùn),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B.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萋然,便说了一个慰(wèi)安他的谎话。 ...C.解剖(pāo)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婉如小姑娘的发髻(jì)一般。 ...二、名句默写

6.(9分)古诗默写。

(1)八方各异气,______________。剧哉边海民,_______________。妻子象禽兽,______________________。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2)在《野望》中营造了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默写崔颢《黄鹤楼》中的颔联和颈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7.根据拼音写汉字。

(1)托尔斯泰的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mào(______)无yín(______)的宇宙。

(2)他那深suì(______)的艺术思想和精zhàn(______)的艺术技巧,深深地感动着我。 (3)他们讲究亭台xuān xiè(______)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远景近景的层次。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jī běn(______)运于渤海之尾。 四、诗歌鉴赏

8.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2)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词语。

念:(______) 遂:(______) 盖:(______) 但:(______)

2)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文共分三层:

第一层,记事,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写景,写了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抒情,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 10.文言文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2).下列句子中的词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 ) A.之:春冬之时 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C.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蒙辞以军中多务 D.故:故渔者歌曰 是故教然后知不足

3).(甲)(乙)两文写景都极富特色。(甲)文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如:只用“ , ”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何作用?而(乙)文的“晓雾将歇,猿声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这句话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方法?请说说你的理解。

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

六、现代文阅读 11. 翠湖留下的心影 张长

①翠湖,这个昆明市中心的公园,园内亭台楼阁,曲水回廊,树影婆裟,波光潋滟。于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中突现这样一个好去处,实为难得。汪曾祺先生在《翠湖心影》中曾说:“城市有湖,这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不多的。”

②翠湖原名“九龙池”。据清人《滇云历年传》载:“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名九龙池。”翠湖还有一个老名字——“菜海子”,想当年定是“清回透彻,蔬圃居其半”。再早,翠湖只是昆明城外一片沼泽,水出成河,名“洗马河”。明初,沐英带兵入云南,曾在这里“种柳牧马”。1919年政府在此地修建公园,因其“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拂楼台”的湖光山色而改名为“翠湖”。

③翠湖一年四季都是绿的。高处望去,树木几乎覆盖了全部亭台楼阁,一片绿树碧水,此时,就只剩一个字——“翠”。引得汪曾祺又一次赞叹:“翠湖这名字取得真好!”汪曾祺还写道:“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往这里穿过。”可以想见当时地处西郊的翠湖有多么静谧。 ④随着城市的急剧膨胀,昆明城区较以往扩大许多,翠湖早已置身城市中心,成了一个大大的街心花园。闹市中能有这样一个好去处,自然会成为路人、游客抄近道、游览、休闲、健身的首选。我家住翠湖边,以往是好福气,现在却是好无奈。

⑤每日里尚未破晓,必有一中年壮汉在湖边仰天作狮子吼,道:“欧——吼!”此公中气十足,声音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闻此一声,心尖一颤,整个人都要随他痛惜良久。随即,这类吼叫声层出不穷,此起彼伏,一时间翠湖中百家争鸣。

⑥稍后歌舞健身大军正式入园。“水月轩”面积不足一亩,却有五六群唱歌跳舞晨练的人,他们自带音响,各踞一方。五六种风格各异的音乐轰轰然混成一片,旁人早已分不清楚,舞者却也能安之若素,互不见怪,依旧踩着自己的节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⑦也有的占据一个小亭子,一角小回廊,在一支笛子或一把二胡的伴奏下独唱,哪怕声音沙哑,尖锐刺耳,歌者也自得其乐。还有郑重地穿上演出服,化了妆的大妈们,三五成群,开足音响,边跳边唱,其乐陶陶。最有气势的当数彝族的左脚舞,一来便几十上百人围成个大圈子,弹着十几把月琴、三弦,一跳几个小时,中间不停不歇,通宵达旦也不成问题。

⑧临窗而望,如今的翠湖被几十层的高楼大厦团团围住,已成了一个小小的盆景,昔日那一片“柳林洗马”的田园风光早已没了寻处。

⑨“逝者如斯夫”,吾梦寐以求之。我一直试图找回汪曾祺先生笔下的“翠湖心影”。一日傍晚,小雨淅沥,翠湖不再人头攒动,歌舞欢腾。我当即决定独自漫步翠湖,寻找一丝逝去的静谧。穿行于园中,听听细雨中沙沙作响的树语,看看影影绰绰的楼阁,品品这些百年前留下的风景……“细雨鱼儿出”,“泼喇”一声,湖里果真跃起了一条大鱼。刹那间,我仿佛回到了《翠湖心影》里,心头一阵惊喜。然而当鱼儿落入水中,湖面却荡起了五颜六色的霓虹。那种变幻使我明白:鱼,早已不是汪曾祺的那条大红鱼了,翠湖留下的只是心影罢了。 ⑩明天,又将是这个小盆景歌舞喧嚣的一天。

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⑤段中加点词“百家争鸣”的含义。 2)作者住在翠湖边,对翠湖的感受有怎样的变化?

3)文中多处引用汪曾祺先生《翠湖心影》中的句子,有何用意?

4)请展开想象,描绘选文第⑧段中作者想寻找的当年翠湖“柳林洗马”的田园风光。(6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5)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谈谈你对选文主旨的理解。

材料一 如今,鳞次栉比的高楼和变幻莫测的霓虹灯已经把萋萋的荒草、幽幽的土路永远留给了昨天的记忆。都市原来也如人一样在不断地发育,等我们倏然领悟到它的变迁时,往昔的一切已如渗入泥土中的老酒……

(杜卫东《明天不封阳台》)

材料二 无论这世界多么大,无论去过多少地方,总有一个地点,让我刻骨铭心,它收藏着我的童年,我的成长。我是它的人,我仍在寻找和它的精神联系。 (王开岭《人出生的地方》) 12.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我的历史老师 武亦姝

手机里至今保存着一段完好的视频。那是一场篮球比赛的过程,简单、随意。

视频里,午后倾泻的阳光,给整个画面染上金色。夕阳下的操场,简易的篮球架,两个身影不断地奔跑、跳跃……

画面定格。定格的这张笑脸就是我们的历史老师。格子衬衫,牛仔裤,运动鞋,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她身上似乎没有一个元素与“女性”这个词挂钩——除了脑袋上那条顽皮的马尾辫。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那天,她便颠覆了我对历史老师的传统印象。课堂上,一个奔放的声音说她像扎着马尾辫的男生,她一笑,似乎喜欢这样的赞扬。

与传统的讲台教学不同,她上课不喜欢站在讲台上,而是走下来拿着合上的课本,慢慢地讲。从北京猿人到探月工程,从战国纷争到苏联解体,一幕幕历史的大戏就这么上演在眼前了。这时候的她,不是一位老师,简直成了一个讲故事的人,周围随时凝聚着惊奇的目光。无论何时,她都不吝啬自己的笑容,这样的笑容配上精彩的见解,除了“女神”一词,我想不到更适合她的词。

有几次在食堂遇到她,竟得以闲聊般地问出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一起吃饭的同学会提出各种国内国外、公元前公元后的问题以及想法,她细致地回答、补充,乃至扩展,总是令人瞠目结舌,然后在场的人便连连感叹自己的孤陋寡闻。让人十分敬佩的是,她对待历史的态度非常耿直。她会义正辞严地为受到不公评判的历史人物辩护,也会毫无保留地揭露被神化的那些人物。因此,她所勾勒出的人物形象和历史事件,总是丰满且真实的,随时就鲜活于眼前了。数次,她和我们在午休时间讨论历史,直到上课铃响。“喔,要上课了?”回头,触到她一双依然思考着的眼睛。这样的历史是伸出手就可以触摸到的。

在相处中,我常常为她对学生的认真与尊重而感动甚至惊讶。记得那次历史知识竞赛过后,获胜组的同学兴奋地向她索取棒棒糖作为奖励,她竟下意识地挠挠头:“明天带来好吗?”第二天,当这事都已被当作无足轻重的玩笑淡忘了的时候,她认真地数了数,将五颜六色的糖果交到我们手里:“应该没有数错吧?”她认真地说,“如果有同学没有拿到,记得让他来拿呀!”大考前,各科的资料和习题不断地砸下来。那段时间,每一次布置作业前,她总会问这些作业会不会给同学们带来太多压力——那关切的神情里,甚至带着些许紧张。作为学生的我,又怎能不被触动呢?

初二开学的时候,我如愿以偿地看到了她短发的样子——她曾说过,自己以前一直是短发。那个在我的潜意识里出现过的她的形象,终于真实地出现在我面前了。

突然觉得,“独特”这两个字不足以诠释她。她是一个多彩而神奇的人,并不仅仅只是一位多彩而神奇的老师。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江西省抚州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a8oz0w3zn553973044s2xc786b4hd00yu1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