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每日一练5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5 8:42: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每日一练

1.电视剧《闯关东》将其创作定位为:小人物成为大英雄的故事。“闯关东”这种民族

“闯”意味着“犯禁”,行为是中华民族特定历史背景下被迫进行的民族大迁移。代表着“冒险”,寓含着“开拓创新”。据此回答。

(1)与“闯关东”同时期的我国人口迁移中,按迁移跨距看,“走西口” 属于________人口迁移,“下南洋”属于________人口迁移。 (2)促使山东人、河北人等闯关东的原因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90年以后,出现了大量东北地区的人口迁往山东的“雁南飞”现象,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2.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

材料二2013年“五一”劳动节山东某中学生小明调查“家族人口迁移”情况时,了解到他的爷爷在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1990年又从东北迁回山东。

材料三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可到了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

(1)由材料一可知1980年前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 。

(2)结合材料二、三,小明的爷爷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的原因是什么?1990年又迁回山东的原因是什么?

试卷第1页,总1页

参考答案

1.(1) 国内 国际

(2) ①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条件好;②华北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社会不安定等 (3) 原因:山东经济增长迅速,人均收入超过黑龙江省。

有利影响: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交流。不利影响:增加了交通、卫生、教育、环保、计划生育、住房等压力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1)走西口是因为中原地区人口众多,而且经常闹灾荒,所以许多人都跨过长城到水广地肥的河套地区谋生,该现象属于国内人口迁移。下南洋是东南地区的许多人口漂洋过海到东南亚谋生的现象,属于国际人口迁移。(3)改革开放以后,山东借助有利的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势,经济增长迅速,人均收入超过黑龙江省,因此出现了大量东北地区的人口迁往山东的“雁南飞”现象。 2.(1)东北

(2)两次迁移的影响因素都是经济因素; 20世纪70年代东北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山东,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农民收入高于东北。

(3) 有利影响: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交流。不利影响:增加了交通、卫生、教育、环保、住房等困难。

第(1)题,读图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由材料二和材料三可知20世纪70年代小明的爷爷迁往东北时,东北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山东,20世纪90年代由东北迁回山东时,山东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东北,因此迁移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

注:“闯关东”、“走西口”是典型的人口迁移现象,在这两道题里其实忽略了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比如开发“北大荒”和现存的新疆建设兵团,这些都属于国家行为,大家应该记住。

搜索更多关于: 每日一练5 的文档
每日一练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aafi6wor24mg6383w9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