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楚辞是春秋时期由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用楚国方言创造的一种新体诗歌
B.楚辞与《诗经》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是自由灵活的句式
C.《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D.楚辞大量采用象征、比喻手法来表达诗人对祖国人民的忠诚热爱
2.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的诗歌热烈地追求光明和理想,纵情地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根据描述你觉得这位诗人最该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3.文学可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4.辛弃疾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说明作者帮助统治者完成了“天下事”,赢得了好的名声 ②反映作者具有封建忠君的思想 ③抒发了作者收复北方失地的强烈愿望 ④表现了作者壮志难筹的悲愤心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
A.教育迅速发展,文人队伍壮大 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C.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产生 D.小农经济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增加
6.《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爱国主义 D.现代主义
7.明清小说是我国古典文化中的瑰宝,下图是我国明清四大名著的插图。如果从“四川、江东、桃园、结义”这几个词语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话,它最可能是下图哪一插图所代表的著作中的
A
B
C
D
8.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材料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材料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材料四:“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请回答:
(1)请按所给材料的顺序写出它们都是什么文学体裁?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文体繁荣的原因。
(3)请举出材料三文体的四位代表作家。
(4)材料四歌颂了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什么关系?
【提示与答案】
1.A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即屈原是战国人而不是春秋时期的人,故A项是错误的。
2.A 从题中“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的描述可以看出这是对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的描述 ,李白就是一位浪漫主义的伟大诗人,而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主要写讽喻诗,孟浩然则是山水诗人,故答案是A项。
3.D 唐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词,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曲则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很明显是唐诗,而且分是初唐诗人王勃的代表作;“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属于宋词,是李清照的代表作;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则是马致远的曲作品《秋思》中的名句。
4.D 解答本题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去分析理解。南宋皇帝偏安于东南地区,金朝占领北方中原地区,但南宋腐朽政权,不思进取,并无真心实意要收复北方失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意思是要帮助皇帝收复北方失地,以此来获取生前和死后的名声,这很明显体现了作者具有封建忠君的思想,也抒发了作者收复北方失地的强烈愿望;但不能说完成了“天下事”,因为“可怜白发生”,说明作者的雄心壮志并没有实现,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怀。
5.B 解题关键是认识经济和社会因素是推动古代文学形式变迁的最主要原因,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能够歌唱的词适应市井生活需要,逐步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故B项正确。A项是次要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代中后期,故C项时间不符;小农经济和农民因素与宋词的市民背景相反,故D项违背事实。
6.A 《红楼梦》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史和一对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其中的一些名称中都蕴含了深层次的意思,都是对现实命运的映射,因此体现了现实主义的风格特点。
7.A 从“桃园、结义”这两个词语我们可以联想到桃园三结义的历史小故事,即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异姓兄弟共谋大业,这是在《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而A项赤壁大战也是出在《三国演义》,故答案是A项。
8.A 要求考生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特点以及前后相承的变化中,能够归纳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呈现出逐渐平民化的趋势。
9.(1)楚辞、诗、词、小说(2)第一,繁荣的社会经济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第二,国家的统一和政治的清明;第三,帝王的提倡;第四,开明兼容、三教并行的文化政策;第五,国内
各民族的融合和中外文化的交流(3)柳永、李清照、苏轼、辛弃疾(4)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明清时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末期,封建专制空前强化,而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这种社会背景反映到文学创作上就出现了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