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9:28: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二章 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低,一般情况下,三类研究经费的比重大约为1:2:5,而我国基础研究费用一直徘徊在6%左右。

2.科研效率偏低,投入与产出不合理。三大国际科学论文检索系统收录论文和引用情况是国际上惯用的衡量一个国家科学产出的核心指标。但我国仅占世界论文总量的1.95%。从论文质量看,我国在影响因子高的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不多,论文的被引用率也在不断下降。从1986年的0.56下降到2003年的0.25。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1.78次,也低于世界平均2.22次的水平。我国科研成果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重大科技成果数量有所减少。获国家发明奖的成果,“六五”期间为937项, “七五”期间为846项,而“八五”期间只有685项。进入90年代以来,国家发明奖中的特等奖空缺,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两届为零。我国申请的专利中,最富有创造性,或者说知识含量最高的发明专利的授权量不断下降,在“九五”期间降低了10%,仅占7.5%左右。

3.科技人才匮乏。科技攻关后劲不足。我国科技人才培养出来之后,愿意留在国内工作的仅占40%左右,而且相当一部分不愿意从事科技工作。

4.科技成果的市场化水平比较低,影响了科技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发展进程。据统计,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左右,而一些发达国家达到了60%一70%。原因有二:一是我国的科研人员重视实验室成果。忽视了科技向市场的推介;二是我国长期以来还没有形成“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运行机制。

5.我国科技研发的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目前,全国2.3万余家大中型企业,仅有9000家设立了技术研发机构,占39.89%,而且经费有限,人才不足。而今,发达国家企业用于技术研发的费用已占到全国研究与开发经费的50—60%。另外,我国大中型企业共有4000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约250万人,仅占职工的6.6%,比印度还低。

6.技术出口各自为战,缺乏集团优势。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规模偏小,缺少世界级企业航母。而且,在技术出口中,往往各自为战,形成不了集团优势。

7.技术贸易手段和营销方式陈旧落后。目前,电子商务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已成为技术出口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我国仍处于走步阶段。许多政府官员和企业营销人员,没掌握相关技术。技术营销方式很多,如许可证贸易、工程承包、顾问咨询、技术服务、租赁服务、代理贸易、展销贸易以及拍卖贸易等,而我国营销方式主要集中在工程承包上,其他方式运用得很少。

8.技术出口市场狭窄,限制了我国技术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技术出口的地区大致分布情况:欧洲占22%,台、港、澳占19%,东南亚占14%,

- 14 -

第二章 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西亚占10%,东亚占8%,北美洲占8%,非洲占5%,南亚占l%。南美洲占l%。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偏少。

9.各地技术出口比重不平衡,影响了我国技术出口整体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发达省和贫困省之间的技术出口金额相差400倍左右,这种不平衡状态,必然会影响我国技术出口整体规模扩大和竞争力的提高。前十位分别为:北京、辽宁、上海、江苏、广东、山东、浙江、天津、云南以及安徽。

10.进出口贸易逆差日益增大,阻滞了我国技术贸易发展规模和速度。据统计,我国1991年技术进出口贸易逆差为21.82亿美元,2003年就达到了55.167亿美元。可以说,我国技术进出口贸易逆差,近十年是一路上升。

- 15 -

第三章 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发展的对策思路及建议

第三章 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发展的对策思路及建议

本章旨在前面对我国对外技术贸易现状与特点和当前对外技术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3 .1 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发展的对策思路

我国的技术贸易尽管在近几年取得的很大的成绩,使我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和贸易大国。但是,无论是技术进口还是技术出口方面。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技术进口和技术出口中存在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据统计,目前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占0.56%.大中型企业仅为0.7l%。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因此。解决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其根本出路在于增强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我国国家的创新体系。

在技术引进方面,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技术引进工作.提高技术引进的质量,推动技术引进之后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从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转变为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和创新并重。在这一问题上,首先应当明确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强调自主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开放的条件,更好地发挥引进的作用。自主创新不等于“关门创新”,而是以我为主,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进行创新,最终目的是为我所用,自主开发我们自己的产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取得国际竞争力,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知识产权才是关键,不可能也不必要样样事情都由自己来做。即使将来我们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也还要不断地向其他国家学习,该引进的技术还是要引进。但是,在今后技术引进的工作中.要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及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提高引进技术的适用性、先进性,避免低层次重复引进。进一步改变“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显著提升专利和专有技术许可的引进比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增加企业消化吸收费用支出比重,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通过努力,使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成为增强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加强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交流和多边协商,创造有利于我国引进先进技术和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有关知识产权的谈判,维护发展中成员的共同利益,为我国更充分利用外部智力资源和技术创造条件。

在技术出口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对技术出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技术

- 16 -

第三章 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发展的对策思路及建议

出口数据的统计和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出口发展战略。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并且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范围和规模。今后,需要加大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自主品牌、提升出口商品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推进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结构的优化,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内高附加值环节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突破。在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向产业前移的背景下,调整高新技术产品以整机出口为主的格局,推进高新技术产品中产业链前端的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必须加快机电产品出口结构调整,努力扩大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加大对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扶持力度,在技改、研发、信贷、保险、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在利用外资方面,要从外资推动型转变为外资推动与自主增长并重。在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必须大力扶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提高外资“为我所用”的效益,减少外资对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自主性增长的消极影响。注重培育本土企业集团,在电子信息、软件、生物、医药等领域确定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骨于企业。积极推动食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提高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整体水平,更好地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为提升企业实力和创新能力服务。

3 .2 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快我国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国技术贸易竞争力的高低,从根本上讲是由该国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的。然而,我国目前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严重不足。以2000年为例,我国研发经费规模只有同期美国的1/30、日本的l/18、韩国的l/2。我国研发经费占当年GDP的比重仅为1%,也远低于同期发达国家2%~3%的水平。因此,我国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尽快加大科技研究与开发投入规模,加强我国科研基地建设,并采取有效激励机制,提高我国创新活动效率。

2.提高我国技术商品品质,制定技术卫生标准。我们只有大力提高技术商品品质,才能从根本上突破其他国家对我们的种种限制。此外,我们还要加快制定技术卫生标准,并与国际技术市场接轨,提高我国技术商品的出口水平。

3.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促进我国外贸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高技术产品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通过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大高技术产品的引进和出口,并且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一方面能促进我国外贸的发展,另一方面能促进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

- 17 -

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ab2s2ofx147le14llfm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