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种手机:打电话收费,接电话不收费。后来就发现了“小灵通”,它的技术其实是由美国人发明而被日本人所购的,但是它在日本却没有市场。因为它是一种适用于小范围、小机子的手机,局限性非常大,也就是说它的基站能力很小,每隔一公里就要设置一个基站。不象手机,在一个城市中,比如50公里以内只要设立一个基站就行了。虽然每一个基站的成本并不高,但数量却很多。这就是“小灵通”的劣势。它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机子的成本便宜,通讯成本也便宜。所以UT——斯达康就从日本将这一技术一次性买断,并到中国来发展,首先就与杭州市的电信合作,由UT——斯达康提供产品,杭州电信提供讯道服务。杭州市电信占51%的股份,小灵通公司占49%。最终的结果就是双赢。因为在大中型城市里有这么一批消费者,他们平时不出差,但却希望拥有手机,他们的要求就是要费用低,而“小灵通”正好符合了他们的要求。杭州成功后,他们又瞄准了西安、南京、天津、广州、深圳等市场。如此一来,中国电信就着急了,因为一批潜在市场被“小灵通”占领了。正是由于抓住了这批市场分割人员,“小灵通”这个投资项目就成功了。UT——斯达康就从一个做交换机的小企业发展成为杭州电信企业中的第一把交椅,营业额和利润都处于第一位,所以他们已经决定将总部从硅谷搬到杭州。因为大家都注意到真正最大的市场是在中国,而不在美国。虽然UT——斯达康是成功的,但它也有局限性。有人认为这个项目只能到此为止,就不能再发展了。但我却认为UT——斯达康还能发展,因为它还有一大块的农村城镇市场。UT——斯达康下一步的计划是将“小灵通”的产量提高3倍,价格下降25%,这样,市场份额就又扩大了。这个项目如果由国有企业来做,我相信绝对不会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