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α=z-25?100%=73.3% z-x对于wB=50%的合金有 w共晶=50?x?100%=60% z-xz-50?100%=40% wα=z-xy-50100%=50% y-x×wα=解得
x?5
z?80y?95
2.α-Fe的致密度比γ-Fe小,简要论述哪种晶体结构的溶碳量大。
答:α-Fe的致密度虽然比γ-Fe小,但γ-Fe的八面体间隙比α-Fe中间隙半径较大的四面体间隙还大;另外,γ-Fe的最大溶碳量为2.11%,而α-Fe的最大溶碳量为0.0218%,因此γ-Fe的溶碳量大。
3.写出Fe-Fe3C合金平衡相图中的四个固相及其晶体结构。
α相(bcc结构),γ相(fcc结构),δ相(bcc结构),Fe3C相(正交结构)。
4.将Fe-Fe3C 组织组成物相图填写完整,并写出三条水平线上发生的恒温转变反应式。
(1)L+Fe3CⅠ; 1′ (2)P+ Fe3CⅡ; (3)P+ Fe3CⅡ+Ld′; (4)Fe3CⅠ+Ld′;
1495CHJB水平线 LB??H??????J
? 9
CECF水平线 LC?????(?E?Fe3C)
1148?PSK水平线 ?S??C??(?P?Fe3C)
727?
5.分析含0.45%C的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1)写出其冷却过程的表达式;(2)计算合金在室温时相组成物及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 解:(1)合金的凝固过程为:
?t21t2L?t???L??????0.17???t3??tt5??P2t33t44t5?L?t???L??????????t?????????
(2)相组成物含量为:
6.69?0.45w?6.69?0?100%?93.27%
0.45?0?wFe3C6.69?0?100%?6.37%?组织组成物的含量分别为:
0.77?0.45?100%?42.72%w?0.77?0.0218 0.45?0.0218?wP0.77?0.0218?100%?57.28%?
6.简述浓度三角形中两条具有特殊意义的直线
(1)平行于浓度三角形某一边的直线:凡位于该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合金,所包含的这条边对应的顶点代表的组元浓度是一样的。
(2)通过三角形某一顶点的直线:凡位于该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合金,所包含的由另两个顶点代表的两组元的浓度比是一定的。
7.写出熔晶转变、偏晶转变、共析转变以及包析转变的反应式和图形特征。 (1)熔晶转变:δ?L+γ , (2)偏晶转变:L1?L2+α,(3)共析转变:γ?α+β ,(4)包析转变:γ+β?α ,
; ; ; 。
第八章:固态相变-填空、选择、名词解释
1.马氏体相变的基本特点有哪些?其形成的马氏体形态主要有哪两种?
基本特点:1)无扩散型转变 原子迁移不是靠热运动来完成,主要依靠原子点阵的切变; 2)是一种发生均匀点阵变形的转变,母相中的原子以某一晶面为基准进行整体的小于一个原子
10
间距的迁移;3)存在一个无畸变面 母相与马氏体相的分界面,即惯习面; 4)马氏体内有滑移或孪晶变形
马氏体的两种典型形态为: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
第九章:材料的变形与断裂
1.铝单晶体在室温时的临界分切应力为7.9×105Pa,若室温下对铝单晶体试样作拉伸试验时,拉力轴为[123]方向,可能开动的滑移系为(111)[101],求引起试样屈服所需要的应力?
2.简要论述单晶体滑移与多晶体滑移的异同点。
(1)相同点:变形均以滑移、孪晶和扭折的方式进行;
(2)不同点:多晶体变形受到晶界阻碍以及受位向不同的晶粒的影响,变形更为复杂。
3.简述合金弥散强化的两种位错机制(绕过机制与切过机制)。
(1)当第二相粒子不可变形时,位错采取绕过机制。第二相粒子越小、粒子间距越小,则位错绕过所需的切应力越大,强化效果也越明显。
(2)当第二相粒子可变形时,位错采取切过机制。第二相粒子半径越大,位错切过越困难,强化效果也越明显。
4.简述冷塑性变形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对组织的影响:晶粒拉长,位错密度增加,形成胞状亚结构;产生形变织构。 (2)对性能的影响:产生加工硬化,残余内应力(储存能)增加,物理性能下降。
5.回复过程的特点
(1)回复过程在加热后立即开始,没有孕育期;(2)回复开始的速率很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3)加热温度越高回复程度也越高;(4)变形量越大,初始晶粒尺寸越小,利于回复。
6.简述冷变形金属的回复机制
1)低温回复 主要与点缺陷的迁移有关,通过点缺陷运动而使其数量减少;
2)中温回复 会发生位错运动和重新分布。滑移面上位错相遇时,异号位错会消失,从而使位错密度降低;
3)高温回复 刃型位错在获得足够高的能量之后会发生攀移,在晶体内部产生亚结构,同时伴随着扩散的进行。
7.综合分析影响再结晶的5种因素。
11
(1)加热温度越高,再结晶速度越快,完成再结晶的时间越短;1分 (2)变形度越大,再结晶驱动力越大,再结晶温度越低,速度也越快;1分 (3)微量溶质原子阻碍再结晶,使再结晶温度生高,转变速度降低;1分 (4)其它条件相同时,原始晶粒尺寸越细,再结晶温度越低,速度也越快;1分 (5)第二相粒子直径及粒子间距较大,促进再结晶;反之,阻碍再结晶。1分
8.为什么金属材料经热变形后性能比铸态性能好? 热变形后材料的性能是均匀的和各向同性的。 主要体现在:
1)使铸态下原始的粗大柱状晶和等轴晶破坏,重新再结晶形成细小等轴晶; 2)减小了显微偏析的形成; 3)使铸锭内原有的内部气孔和疏松,能够焊合和更加紧密。
9.某厂对高锰钢制造的碎矿机颚板经1100℃加热后,用崭新的优质冷拔态钢丝绳吊挂,由起重机吊车运往淬火水槽,行至途中钢丝绳突然发生断裂,试分析钢丝绳发生断裂的原因。 冷拉钢丝绳是由大变形量的冷拔钢丝绞合而成。加工过程的冷加工硬化使钢丝的强度、硬度大大提高,从而能承受很大的工作载荷。1′但是当其与1100℃的工件接触时很快被加热,其温度以超过钢丝绳的再结晶温度,以至产生回复再结晶现象,加工硬化效果完全消失,强度、硬度大大降低。2′再用它起吊工件,一旦载荷超过其承载能力,必然导致钢丝绳断裂发生。2′
10.写出霍尔-佩奇(Hall-Petch公式/表征屈服强度与晶粒直径之间的关系式)公式,简述晶粒细化对强度、韧性的影响,以及该公式的适用范围。
(1)霍尔-佩奇公式为:σs=σ0+Κd-1/2;晶粒细化不仅提高了强度,同时也改善了韧性; (2)该公式适用于T
使用
再结晶 即室温条件下(高温不适用);晶粒直径在0.35-400μm(晶 粒直径有下限)的材料。 11.低碳钢的屈服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低碳钢屈服的特点是其应力-应变曲线上存在上、下屈服点及屈服平台。 原因:当钢中的C、N等间隙原子与基体中的位错相遇时,会偏聚于位错线周围形成柯氏气团而对位错产生“钉扎”作用,使位错运动受阻。为摆脱气团的“钉扎”使位错继续运动,必须增加应力而出现上屈服点;位错一旦挣脱气团作用,运动就变得很容易,故应力又降低出现下屈服点。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