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爱情与心理健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11:07: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爱情与心理健康

爱情无疑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他们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严峻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人格与心理的健康进展。因此,探讨大学生爱情心理进展的一般特征及其矛盾冲突,调查分析今世大学生的爱情心理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所组成的影响,并就大学生如何处置好热恋与失恋中的心理问题提供必要的咨询。

第一节 大学生爱情心理的一般问题

一、爱情内涵的心理学解释 (一)爱情定位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按哲学心理学家弗洛姆(E Fromm,1900—1980)在其名著《爱的艺术》一书中将人类的爱分为五种:兄弟之爱、父母之爱、异性之爱、自我之爱和神明之爱,咱们这里要讲述的就是所谓的异性之爱。

一、什么是爱情

爱情是成立在传宗接代的本能基础之上,男女两边产生的特别强烈的肉体和精神的彼此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高贵情感。

二、爱情的大体内容

生物因素:指爱情产生于男女两性之间,异性相吸的生物本能令人产生性欲,从而具有与之相结合的强烈愿望;精神因素:指爱情是一种高贵的情操,健康的爱情回愉悦身心,令人产生美好的心理体验;

社会因素:指爱情是社会现象,一方面受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的制约,另一方面爱情将涉及养儿育女,传宗接代的社会功能。

3、爱情的形成进程

美好的爱情要经历一个萌芽、开花和结果的进程,按进程可分为初恋期、热恋期、恋爱质变期(失恋或结合)。

(二)爱情类型

(1)浪漫式爱情:将爱情理想化,只求外在美,追求肉体与心灵融合的境界。

(2)游戏式爱情:视爱情如游戏,只求个人需要的知足,对所爱者不肯负道德责任,轻易改换恋爱对象。

(3)占有式爱情:对所爱对象,给予极为强烈的情感,并希望对方回应以一样的方式;对其所爱,极具占有欲,对方稍有怠慢或轻忽,就心存猜疑吃醋。

(4)伴侣式爱情:在缓慢的进程中由友情逐渐演变成爱情,温存多于热情,信赖多于吃醋,是一种平淡而深厚的爱情。

(5)奉献式爱情:信奉“爱情是付出而非索取”,的原则,甘愿为其所爱捐躯一切,不求回报。

(6)现实式爱情:视爱情为彼此现实需求的知足,不是理想的追求。

(三)爱情的成份

由斯腾伯格(Sternberg,1988)提出爱情三元论。

动机成份、情绪成份和认知成份,并进一步将此三种成份各自在

两性之间发生的爱情关系称为热情、亲密与许诺。以为理想的爱情应该是三者具有,并合而为一,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斯腾伯格称之为完美之爱。

(四)爱情的心理结构

一、性心理:是爱情心理结构的基础。个性性心理的进展是与性的生理发育和性的社会文化影响紧密相关,大致经历异性疏远期(12~14岁)、异性向往期(15~16岁)、异性接近期(16~18岁)、恋爱期或爱情产产生期(18岁以后)。

二、爱情价值观:是人的价值观在爱情问题上的具体表现,涉及什么样的爱情成心义、什么样的婚恋生活幸福,和选择什么样的婚恋对象等问题。

3、爱情道德观:是个体反映在婚恋中所必需遵守的社会道德规范的观念系统。

二、健康与不健康的爱情 (一)健康的爱情

表现为:不痴情过度,不咄咄逼人,不显示自己的爱情占有欲,能够充分尊重对方;将爱情给予对方比向对方索取爱情更使自己感到欢欣,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知足;是彼此独立个性的结合。

(二)不健康的爱情

表现为:太高地评价对方,将对方的人格理想化;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流露爱的情怀,带有病态的夸张;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

搜索更多关于: 爱情与心理健康 的文档
爱情与心理健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aplf1pudk4m0xd0pw4b4c2db011w500m6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