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B、形式文化区 C、机能文化区 D、文化核心区 我的答案:B
49
中国古人的排序方式不包括()。
? ? ? ?
A、三才 B、四德 C、五行 D、六道 我的答案:D
50
关于中国民族的族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A、中国国土之内土生土长的民族
B、从域外迁入中国,保持着原来民族独立性的民族
C、带有自身文化特点的民族迁入中国后,与中国当地民族相融合形成新的民族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二、 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北非以尼格罗人种为主。()
我的答案: ×
2
“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冀北”,这两句诗说明文化冲突具有区域差异性。
我的答案: √
3
中世纪时期天主教的管理形式是政教合一。()
我的答案: √
4
汉传佛教是大乘教。()
我的答案: √
5
日本人对待自古传承下来的民间文化,主张以新的文化形式进行改造,进而取而代之。()
我的答案: ×
6
语言扩散与人口迁移有密切关系。()
我的答案: √
7
汉传佛教是文化突变的结果。()
我的答案: √
8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媒体,语言的复杂性与人的传递、政治因素有关。()
我的答案: √
9
《出非洲记》认为人类是从非洲走出来的,非洲大陆是人类的起源地。()
我的答案: √
10
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
我的答案: √
11
中世纪的“文化”与宗教活动有直接关系。()
我的答案: √
12
维吾尔族人的血统主要有两部分,分别为乌拉尔人种和蒙古利亚人种。()
我的答案: ×
13
闪含语系的命名来源于《圣经·旧约》。
我的答案: √
14
文化的传承和扩展只能通过文化积累一种方式。()
我的答案: ×
15
哈萨克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历史上记载的乌孙人最有可能是哈萨克族的祖先。()
我的答案: √
16
文化冲突具有区域性和时代性。()
我的答案: √
17
艾芜的《南行记》反映了马帮这一特殊文化群体的生活。()
我的答案: √
18
农牧交错地带的特点是降雨量稀少。()
我的答案: √
19
《地方志》上对徽州的记载是“地瘠薄,不给于耕”。()
我的答案: √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