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职高一期中考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1 12:57: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敷衍(yǎn) 窘迫(jiǒng) 露面(lòu) 奢侈(yí) ....B.支撑(chēng) 狡黠(xié ) 勋章(xūn) 萧索(suǒ) ....C蓦地( mù ) 摇曳( yè ) 愚氓(méng) 潋滟(liàn) ....D.怯懦(nuò) 憧憬(chōng) 颤抖(chàn) 瘫痪(tān)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琼楼玉宇 惶悚不安 数见不鲜 奇葩初绽 B喁喁细语 兴阑人散 大雨滂沱 长日无俚 C.勤俭诚实 含辛茹苦 丰功伟绩 曲径通幽 D.万斛闲愁 毛骨悚然 忘自尊大 不愠不火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们虽然是健全人,却要和一个手无寸铁的残疾小姑娘抢火炬,真是太渺小....了。

B.这篇文章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C.为了人民的利益,她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若罔闻。 ....D.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

4.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C.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D.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问“月亮为什么会跟我走”“天有多高”“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坏人”这些问题。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决定背着妈妈去医院检查身体。 B.难道你能否认勤奋不会造就天才吗?

C.为了避免今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我们及时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改进的措施。

D.投资环境的好坏,是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解放前这个地方不但没有水浇地, 连吃的水也得从几十里外挑来。 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从前神话中的一些幻想都可能成为现实。 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 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 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A.以至 以致 不是/而是 B.甚至 以至 不仅是/而且是 C.以致 以至 不是/而是 D.以致 甚至 不仅是/而且是 7、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村头的土丘上向南眺望,有一个小村子正好坐落在地平线上。(说明) B 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描写)

C 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和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议论)

D 这是平静的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抒情)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加强自身修养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忠诚的人 ..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 ..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 ..

9.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帝王位高权重,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C.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

1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维是诗人兼画家,特别擅长捕捉自然景物的色彩、声息和动态,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

B李白和杜甫是盛唐时期的两颗巨星,李白是记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诗人,杜甫曾用“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描绘李白诗歌的神奇魅力。

C李商隐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他诗作中的名句。

D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石壕吏》《兵车行》《将进酒》是他的代表作。

12.选出对下列这首古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A诗人以“晴空”、“碧霄”勾画出一幅明快、清新的秋景图,热情赞颂秋天的美好,把它说得比欣欣向荣、充满生气的春天好。

B第三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图画,这是诗人认为秋天比春天好的原因:在秋日晴空中,一鹤挥翅高飞,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

C作者以古人逢秋悲伤、寂寥的感受与己相比,一鹤高飞独特孤单,字里行间也渗透着淡淡的哀愁。

D全诗以乐景写乐情,而使我们体味到作者赞美自然,热爱生活,努力进取的情

志。

二.根据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宫女如花满春殿, 。 2. ,夜深还过女墙来。 3.一骑红尘妃子笑, 。 4.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 5.空山新雨后, 。明月松间照, 。 6.臣闻求木之长者, ;欲流之远者, ; 思国之安者, 。

三.现代文阅读。(每空3分,共1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13——17题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 哥哥与三姐 墙根, “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 。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抢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象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13.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应是( ) A. 护着 躲在 等着 搜查 B.拉着 坐在 害怕 搜查 C.拉着 坐在 等着 搜索 D.护着 躲在 害怕 搜索 14.对以上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母亲当时的无助与无奈,“鬼子”的凶横。 B.表现了母亲的坚强,“鬼子”的凶狠。

C.表现了当时社会治安的糟糕,“鬼子”的凶横。 D.表现了当时统治者的无能,侵略者的蛮横。

15.“可是,母亲并不软弱”,从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下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联军入城搜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子女。

B.在刺刀下,在饥荒中筹划一家的饮食,顾虑儿女的安全。 C.在北平的无数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D.把泪往心中落,把吃亏当作当然的。

16.“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软而硬”矛盾吗?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不矛盾。“软”指母亲善良、有爱心、能吃亏等好品质;“硬”指母亲坚强,做人有原则。

B.不矛盾。这恰恰充分展现了母亲平凡而伟大的性格。

C.不矛盾。母亲坚强,临事有主张,是那种看起来“软”实际“硬”的人。 D.不矛盾。母亲“软”是对儿女,“硬”是对敌人。“软”和“硬”是母亲性格中的两个方面。

17.对“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一句中“生命的教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母亲在思想上对我的教育。

B.指母亲在为人处世、习惯、品德方面给予我的终生影响。 C.指母亲给了我生命,我的很多习惯、品德与生俱来。 D.指母亲时时处处以她的思想、习惯影响我。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18——21题。(13分)

冬天来到了巴黎,寒风料峭,木叶尽脱。顺着塞纳河西北行,便是一片冬天的萧瑟。我们驱车向瓦兹河上的欧维尔城疾驰,去瞻仰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踪。

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等他的是贫困与饥饿。梵高一生卖不出一张画,人们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艺术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在压抑着他。他曾在一张画上描写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张纸包的些许烟草,它似乎向我们唱出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艺术既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萨都的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筑前对这不平的社会用生命作一次壮烈的抗议。

梵高过着清白无瑕的生活,他没有金钱的刺激,没有女人的诱惑,没有鲜花的慰藉。当罗丹命丰腴清丽的模特儿们在画室翩然起舞时,当莫提格里昂尼面对着妩媚慵懒的美女,在画面上把她们的脸“令人愉快地拉长”时,梵高在哪里?他正对着一片平常的农田,一张破旧的靠椅,一双踏遍人间、含辛茹苦的皮鞋,画这些巴黎的大师们不屑一顾的事物。在他的画笔下,野地里摘来的向日葵燃烧着一把火,蓝色野花临风摇曳,这哪里是在依物描像?这是在倾诉爱情,但是他的情人却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隐耀中。看他画的所有自画像,那眼神没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闪现的光芒的坚毅,有不平,有尊严,充满了对人生的批判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梵高在美术史上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奇迹。他远离了传统审美的藩篱,以神奇的手法、高妙的色彩、超绝的构图,一扫艺术界的

搜索更多关于: 职高一期中考试题 的文档
职高一期中考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az846fw5k565ja3uu0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