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学 分: 4 总学时: 64 理论学时:64 实践学时: 0 主撰人: 主审人:
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道路横断面、平面交叉和城市道路排水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熟悉道路总宽度、交通量预测、交通组织管理、立体交叉和城市道路公用设施布置的原则。使学生在城市详细规划中正确设计城市道路达到初步设计的水平;在总体规划中能正确布置对外交通设施和桥隧工程的用地,协调处理城市对外交通与市内道路的交通衔接,对城市对外交通具有基本的工程纸质,对各项对外交通设施在城市中的用地规模、选址具有初始规划方案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时数分配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章目 1 2 3 4 5 6 7 8 教学内容 总论 城市道路交通基础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线形设计 城市道路的交叉 城市道路交通服务设施 城市道路上的客货运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学时 4 6 10 8 8 8 12 8 讲课 4 6 10 8 8 8 12 8 64 课时分配 实验 (实训) 课程 设计 64
三、课程单元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总论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理解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及原则,掌握城市道路的分类及规划指标。
2.教学内容和要求
(1)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 了解: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
(2)城市道路的功能与分类
了解:道路的组成
理解:城市道路的性质及作用 掌握:城市道路的分类
(3)城市交通及其对道路的基本要求 了解: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 理解:城市交通对道路的基本要求
(4)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及原则 了解: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原则
掌握: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指标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城市道路的分类,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 教学难点:城市交通对道路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城市道路交通基础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行人静态空间及行人活动圈的特点,了解非机动车的基本尺寸及其动力特征,掌握机动车的基本尺寸及其动力特征。
2.教学内容和要求 (1)行人的基本知识 了解:行人静态空间的概念
理解:行人活动圈的大小对行人活动的影响 (2)车辆的基本知识 理解:车辆的基本尺寸 掌握:车辆的动力特征:
(3)城市道路的交通特性 了解:交通量、通行能力的概念 理解:车辆的基本尺寸
掌握:车辆的动力特征,交通流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机动车的基本尺寸及其动力特征 教学难点:交通流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的要求,掌握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概念及其组成,掌握城市道路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设计,掌握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及横断面图
的绘制。
2.教学内容和要求
(1)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概述 了解: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概念及组成 理解: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的要求
(2)机动车车行道设计
了解: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的概念及区别 掌握:机动车道宽度确定的方法,道路交通量的估算
(3)非机动车道设计
掌握:非机动车道宽度确定的方法及其布置方式
(4)人行道设计及绿化布置
理解:城市道路绿化布置应注意的问题
掌握:人行道宽度的确定及其布置方式,城市道路绿化布置的内容
(5)道路横坡与路拱
了解:道路横坡、路缘石、分车带及路拱的基本形式
掌握:车行道横断面流水方向的一般形式,车行道路拱的基本形式
(6)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理解: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的原则
掌握: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形式及其选择,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方法及横断面图的 绘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宽度的确定及其布置方式,城市道路横断 面的形式及其选择
教学难点: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方法
第四章 城市道路线形设计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城市道路平曲线半径的设计与选择,掌握超高、停车视距及会车视距的概念,了解城市道路纵断面规划设计,掌握城市道路纵坡的确定,掌握城市道路雨水排泄方式。
2.教学内容和要求
(1)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了解:平曲线、超高的概念,停车视距与会车视距的概念
理解: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的受力分析及稳定性分析,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的内容及步 骤
掌握:平曲线半径的选择 (2)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
理解:道路纵断面设计的内容与要求,纵断面线形设计的程序 掌握:城市道路纵坡的确定,竖曲线的设置条件
(3)城市道路排水 了解:合流制与分流制 理解:城市道路排水设计要求
掌握:城市道路雨水排泄方式和雨水管网的布置,雨水口和检查井的布置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城市道路平曲线半径的选择,道路纵坡的确定,城市道路雨水管网的布置 教学难点: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的受力分析
第五章 城市道路的交叉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城市道路平面交叉的类型,了解城市立体交叉的适用条件,了解城市道路立体交叉的形式,掌握简单的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2.教学内容和要求 (1)交叉口设计概述 理解:交叉口的交通情况
掌握: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与内容 (2)平面交叉
了解:平面交叉的形式及特点 理解:交叉口的交通分析与组织
掌握:视距三角形,交叉口转角处缘石半径的确定,简单的平面交叉口设计,环形交 叉设计
(3)立体交叉
了解:立体交叉的基本形式 理解:立体交叉的适用条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与内容,简单的平面交叉口设计 教学难点:环形交叉设计
第六章 城市道路交通服务设施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掌握城市停车场及停靠站的布置方式,掌握城市道路上加油站的布置形式,城市道路照明的要求及布置形式。
2.教学内容和要求
(1)城市停车场地及停靠站
了解:停车场地在城市道路上的布置形式,停车场地的车辆停放方式,停靠站在道路 平面上的布置方式
掌握:停车带和通道宽度的确定,单位停车面积的确定
(2)城市道路上的加油站
理解:城市公共加油站布置的一般要求 掌握:城市道路上加油站的布置形式
(3)城市道路照明 理解:城市道路照明的要求 掌握:城市照明系统的布置及选择
(4)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
掌握:交通标志的类型及设置,交通信号的特点及管理方法,交通标线的组成及设置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停车场地的布置形式,加油站的布置形式,城市照明系统的布置,交通标 志与标线的设置
教学难点:交通信号的特点及管理方法
第七章 城市道路上的客货运交通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城市货运规划,掌握公共交通规划,掌握个体交通及步行交通规划。
2.教学内容和要求 (1)城市居民流动的特征
理解:居民流动强度与流动的范围,出行时耗与出行方式的关系 掌握:出行距离,城市规划与居民出行的关系 (2)公共交通规划
理解: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性
掌握:城市公共交通的类型和运载能力,公交线路网规划
(3)个体交通规划
理解:自行车交通、摩托车交通及小汽车交通特点及其规划
(4)步行交通
理解:国外有关步行交通的规划理论 掌握:城市步行交通的重点地区
(5)城市货运规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