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天津市和平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 历史--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30 11:28: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天津市和平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

历史试题

温馨提示: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正确答案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2017年,在北京延庆区“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考古发掘出汉至清墓葬1146座、古井2口、古窑址1座。发现有汉代“上谷”字样的(当时延庆属上谷郡)铭文砖,与鲜卑族有关的砖石墓,记述了“儒州”等地名的唐代墓志(当时延庆城是儒州治所)。此次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①汉唐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②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情况 ③古代手工业及社会生活状况 ④农业水利灌溉工具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 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明清时期的工匠缺乏技术经验积累 B.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外来技术的传入 C.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D.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所限制

3.同为古西方文明的起源,罗马和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却大相径庭。雅典观念中“公民”资格有严格的限制;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做法 A.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公民的平等 B.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C.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 D.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4.在美国费城制宪会议上,小州声称:“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威胁要与外国结盟。”

而大州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针对双方矛盾,1787年宪法的协调结果是 A.提出了黑人按五分之三计算原则 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规定了参众两院议员的产生办法 D.通过了实行联邦制议案 5.按因果逻辑关系排序正确的是

①近代科学兴起 ②爱因斯坦相对论 ③启蒙运动 ④三民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 ③ ④

① ① ② C. ③ ④ D.③ ② ④

6.史学家王乃耀提出:“英国自16世纪后,封建贵族阶级发生了严重分化,大贵族日趋没落,中小贵族中的一部分人逐渐资产阶级化;在18世纪期间,大约有一半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灭了。”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强力推动 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C.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 D.代议制政体的确立

7.一位学者曾发表这样的感慨“一场运动,使一个缺乏群众基础的‘在野党’,发展成 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一个由少数知识精英聚集的幼年的党迅速成长为中国政 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千上万工农群众卷入这场洪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 前所未有的。”他谈的历史事件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 C.完成了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 D.标志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8.在近代中国的城市中,天津可以说是城市空间(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变化的一种典 型。多国租界的存在、八国联军对天津的占领、新技术的传入、清末改革的事实,都 促成了20世纪天津城市空间的重构。上述影响近代天津城市空间重构的因素实质上

反映了

A.天津城市的近代化主要受到西方影响 B.天津城市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 C.近代城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 D.近代天津城市的重构内因起主要作用

9.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但帝国主义是决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一天它不改变敌视的态度,

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以合法的地位”。这反映出 A.建国前夕中共工作重心发生变化 B.新中国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新政权不急于获得国际社会支持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的胜利

10.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

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 国民经济根本好转 B. 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C. 三大政治制度确立 D. 一五计划顺利完成

11.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苏两国分别进行了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A.面临内忧外患困难形势 B.推动本国实现了工业化

C.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D.影响世界经济发展模式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本卷共3题,共56分。

基层治理是国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六典》对县官职掌明确规定:“京畿及天下诸县令之职,皆掌导扬风化,抚黎氓,……养鳏寡,恤孤穷,审查冤屈,躬亲狱讼,务知百姓疾苦。”……县官的职能决定了他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自隋、唐之后,各代对于县官的文化要求都作了硬性规定,……(如)明代规定:“外官知州、推官、知县,由进士选。”

——鹿谞慧《中国县制沿革述略》

(1)依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县令的主要职责(不得抄原文),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隋唐以后县官文化水平较高的原因。(7分)

材料二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以此治国者,莫不皆然。……至于今日,一切荡然无有存者。积尊累重,以居乎其上。而下无与分其职者。兴亡之涂,罔不由此。

——摘编自顾炎武《日知录》

(2)依据材料二,概括顾炎武认同的基层管理方式。结合所学,分析其思想形成的制度背景。(4分)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3)依据材料三,概括农村基层管理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6分)

(4)综上,请你谈谈基层治理的历史经验。(2分)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研究历史中,科学的使用史料十分重要。 13.(2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材料二 (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力织成也。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1)依据所学,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

天津市和平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 历史--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baik3id4c2xc786b4a94zk8m0hvkq00rx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