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路遥《人生》中的爱情悲剧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4:38: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1章 路遥作品中的爱情悲剧

1.1《平凡的世界》的爱情悲剧

如果说《人生》中的爱情是传统爱情和现代爱情的冲突,那么《平凡的世界》里面的爱情就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爱情。在《平凡的世界》里,最引人瞩目的两对爱情是孙少安和田润叶的青梅竹马式爱情和孙少平与田晓霞超越现实的爱情。

从小少安和润叶一起长大,他们相同的家庭背景使他们养成了相同的个人兴趣和价值观,他们在一起的日子里都过得很快乐,这让他们更加惺惺相惜,可是,现实中一些事情在发生着变化。润叶的家庭环境在一天天好起来,而少安的家庭环境却一年不如一年,这就为他们日后的爱情以离别结局埋下了伏笔。虽然润叶一如既往的帮助少安,而少安也变得越来越能干,但他们的距离还是在不知不觉中疏远了,润叶成了一个知识分子,当上了教师,少安则成为了一个地道的农民,他们的社会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门当户对这种婚嫁观念仍坚固的存在润叶的父母心中,所以他们看中了城里的李向前,而润叶却认为门当户对不如有情有义,但这时的少安已经变得十分矛盾,少安是个农民,他知道润叶的爱是真诚的,但价值观念、社会地位这些现实因素已经让他无法再与润叶有共同语言,他觉得他俩是不可能的了,身份的差异,环境的不同,让他们的爱情无法在现实中生长,所以最后,少安娶了一个农村妇女。

少安和润叶的爱情是纯洁的,可以说是一尘不染的,但世事的变化容不得他们在一起,这些事情不是他们个人所能决定的,但他们必须被迫的接受现实。

相对于少安与润叶爱情的无奈分离,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可以说是天赐良缘,他们由相识、相知再到相爱,可以说一切发展的是那么顺利,如果说我们没有把这部小说看完,我们完全可以想到这是《平凡的世界》一个重大的爱情奇迹,但当晓霞由于意外而去世的文字映入我们的眼帘时,我们不得不哀叹一声,世事难料呀。

少平与晓霞的初次相识就是在晓霞家里,晓霞的大方和热情给少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不能忘怀。随着交往的深入,少平发现自己真的无比佩服这个女孩,与她聊天就是一种享受,更重要的是,她身上所散发的女性魅力,是自己从未见到过的。就这样,在浪漫的爱情故事中,少安和晓霞建立起了爱恋,他们深爱着彼此,即使由于工作原因在两地分离,他们仍然保持着对对方的无比思念之情,也许他们的爱情就这样开始也会这样结束,但随着晓霞英勇牺牲的消息传到少平的耳中,少平彻底崩溃了。这一朵美丽的爱情之花还没有来得及绽放就被风雨摧残了,这太悲剧了,难道上天就这样不可怜他的子民吗?难道这就是世事

2

难料吗?

1.2其它作品中的爱情悲剧

《风雪腊梅》中的康庄是一个世俗的人,为了能留在城市吃上公家一碗饭,不再回贫苦的山村而屈服于权势,背弃了与冯玉琴的爱情,冯玉琴的感情受到巨大的打击,而造成最后的悲剧。同样在《姐姐》中,姐姐那无私无畏的爱情换来的却是心上人的背弃。于是,我们看到,那些美好的爱情最后走向了悲剧性的结局。倘若从惯常的角度看取《姐姐》中的爱情故事,很容易落入“痴心女子负心汉”的俗套。但将故事的发展及演变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悲剧的产生却是必然的。作品中的姐姐和高立民曾经有过的那段情缘,恰恰是那个正常秩序被打乱后的动荡年代为他们提供了契机。不正常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导致了各种社会矛盾的相互冲击,使大批在现代文明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城市知青来到了偏僻闭塞的小山村。从而为从小在狭小、停滞的生活圈中辗转的农村青年展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姐姐对高立民的爱恋,固然是她身上那种纯真感情的正常流露,同时也更是高立民不同于一般农村青年的风采和才华引起的感应。身处落难之境的高立民,在缺少人性温暖的生活中接受了姐姐的爱情,也是一种极其自然、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他们之间思绪的沟通,感情的交流,实则是在一种他们并不十分清醒的反常条件下的需要的互补。城乡之间多年来在物质、精神上存在的差距,在排斥理性的非正常的社会环境中被激情暂时掩盖了。而当生活状态趋于正常之后,原本蕴含其内的种种不和谐因素便自然而然地凸现了出来。

1.3路遥的悲剧爱情体系

情爱生活是构成路遥小说艺术大厦的一块重要基石,它不仅渗透了作家的内在情感体验,表达了对人生的独特发现和深刻思考,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情爱自身的价值,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内涵,在作家所建构的情爱世界中,大约可以划分为两类模式,一类是表现为传统母性的爱抚,再一类是当代女性的呼唤。

如果说刘巧珍代表着传统母性的慈爱与温柔,那么黄亚萍、田晓霞显然富有某些现代女性的品格。她们从小生活在城市之中。受到现代文明的熏染,在她们的心理机制中,传统的伦理道德还没有沉淀为稳定不变的结构,并且她们又都有较高的文化程度,比较完整地接受了现代文化的思想教育,具有一定的现代意识和比较开放的心态,大胆、泼辣、刚强、自立,焕发着青春的光彩,充溢着生命的力量。在路遥小说的情爱世界中,这些当代女性表现出与传统母性明显不同的情爱模式。

在按照现代意义的性爱观念重新审视传统的婚恋生活,便会发觉刘巧诊、田润叶们所拥

3

有的母性之爱尽管令人眷恋、感动和钦佩,但是,在她们的身上总是笼罩着一层“依附男性”和“泯灭自我”的阴影,甚至在她们那宽容忍让,委屈求全的笑脸上能分明感受到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哀与苦涩,一群当代女性的呼唤终于打破了古老的婚恋方式,展现出新的时代风采,于是,在路遥小说的情爱世界中,传统母性的爱抚和当代女性的呼唤便构成了双峰对峙的壮丽奇观。

4

第2章《人生》中的爱情悲剧

2.1高加林与刘巧珍的传统爱情

高加林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青年,但他生长在一个闭塞落后的农村里,接触的女性里面大多如刘巧珍一样的纯朴,所以这也为他的第一次恋爱埋下了伏笔。一些人认为路遥在《人生》中更加偏爱女一号刘巧珍,他将刘巧珍描绘的那么善良、无私,但在这里,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路遥之所以塑造刘巧珍这个人物,想表达的就是他对传统女性的留恋,对传统爱情的留恋,但不是完全无条件的追崇传统的女性,追崇传统的爱恋,读过《人生》的人应该很清楚,路遥在《人生》中主要是描写了两个不同类型的爱情故事,表达的是当时传统爱情与现代爱情的高度矛盾冲突。而作者在对这一矛盾冲突的人物性格描写中,的确显示出对刘巧珍的无限喜爱,并且赋予了她完满的人物性格,但这更有可能是对后面爱情悲剧结局的铺垫。

刘巧珍在对自己的爱情追求中,她坚决地冲破了传统观念中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勇敢地对自己的意中人表达自己的爱,在得到爱人的心之后又对爱人显露出无私的热爱之情,直到后来高加林见识到了城里的新气象,将其弃之不顾,这个典型农村中的姑娘才感到爱情理想的破灭,于是在年轻热血的激励下,一狠心便嫁给了多次追求他、同样没有文化但还算厚实的生产队队长马栓。对于出嫁的形式,作者路遥也特别地提到了“爸爸,你告诉马栓事情完全按咱的乡俗来。咱家里你们也准备一下。你和我妈当年结婚怎么过事,我结婚也就怎么样过事!”这里显示出作者在那个年代的两种矛盾思想对传统爱情观的崇尚,因此,笔者认为更准确地说作者不是偏爱刘巧珍这个人物而是偏爱他那个年代的传统爱情的模式,以及那种传统的无私的爱情观。

也许在现在看来,刘巧珍除了没有文化外,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女性,但在当时来看,农村的姑娘中,任何一个人的身上都有着刘巧珍的影子,他们同样善良、朴实、勤劳,但她们并没有受到时代新气息的熏陶。我们看到,尽管刘巧珍一直以来都表现得很优秀,但,她对爱情的定位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爱情模式当中,她认为只要对爱人无私的付出就是爱情了,只要给爱人洗衣、做饭就是爱情了,其实这种爱情观点在那个充满时代气息的年代里是经受不住考验的。最终,高加林离开了刘巧珍,这是特殊结果,也是必然结果。

2.2高加林与黄亚萍的新时代爱情

黄亚萍是新女性的代表,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潮流的代表,他美丽、可爱、有个性,身上所散发的是时代的朝气,她与刘巧珍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他有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

5

搜索更多关于: 论路遥《人生》中的爱情悲剧 的文档
论路遥《人生》中的爱情悲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bgkq0papi5kaxd90sbx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