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填区。1600m3/h绞吸船挖掘生产率为576m3/h,泥泵管路吸输生产率为410m3/h,三班作业,时间利用率为65%。
码头交工验收后,在缺陷责任期内发生了两起事件,一是码头前沿停靠渔船,将橡胶护舷撞坏,二是码头后轨道梁两侧的连锁块局部出现下沉。 问题
1.根据海水环境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部位的划分,指出本工程从沉箱顶向下3m范围混凝土所处的区域,提出为提高沉箱顶部3m混凝土耐久性的首选措施。 2.码头基槽挖泥的计算断面面积是多少?
3.根据背景材料,指出本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说明理由。
4.浮运拖带沉箱前,应对沉箱进行何种验算?拖运沉箱时,牵引作用点的最佳位置在何处? 5.在正常情况下,完成港池疏浚所需的工期是多少(日历天)? 6.在缺陷责任期内发生的两起事件,应由谁负责组织维修和承担费用?
2、某施工单位接受业主邀请,参加3个2.5万t级泊位海港高桩码头的投标,为此该施工单位组织人员进行标书的编写和投标工作。 (1)投标文件主要内容有哪些?
(2)投标文件送达后,如发现投标文件中部分内容需补充如何办理? (3)为了防止成为废标,投标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第 9 页 共 18 页
3、某吹填工程,吹填总面积为2.5km2,吹填总工程量为2000万m3,分为A、B、C三个区吹填。A区吹填面积0.9km2,吹填量750万m3;B区吹填面积0.75km2,吹填量550万m3;C区吹填面积0.85km2,吹填量700万m3。现采用大型绞吸挖泥船直接吹填,取土区土质上层为可塑黏土,取土量900万m3;下层为中密与密实砂,可取土量1600万m3。因吹填土荷造成的吹填区原地基沉降量为50万m3,超填工程量不计,可塑黏土和中密及密实砂的吹填流失率分别为5%和7%。 问题
1.本吹填工程应如何划分单位工程?
2.简述吹填区排泥管线布设间距应考虑的影响因素。 3.挖泥施工应选用何种绞刀型式和刀齿型式? 4.计算该吹填工程的吹填设计工程量。
4、某有掩护港池内的顺岸重力式方块码头需沿前沿线接长250m,拟新接长码头的后方为已填筑的陆域场地,纵深大于200m,已建码头基槽长260m,以及原码头衔接处平面见图1-1,图1-2,某施工单位承揽了该工程挖泥施工,根据土质和船机调遣情况,采用1组6m?锚缆定位抓斗挖泥船组进行本基槽挖泥施工,施工中将基槽自原有码头一侧起分一、二作业段,每段长130m。挖泥过程中有“双控”要求,挖泥定位采用导标,泥土外抛,自检采用水砣测深。图1-3是技术交底文件中所附的挖泥船组在第二阶段作业中开挖基槽的示意图。
图1-1基槽断面示意图
第 10 页 共 18 页
图1-2基槽平面示意图
问题
1.写出图1-3各编号的设备或者设施的名称。 2.画出抓斗挖泥船施工工艺流程图。
3.基槽挖泥“双控”要求是什么?如何进行“双控”?
5、某疏浚公司经过招投标成功承接某海港进港航道疏浚工程。该航道设计底标高-22.0m,
第 11 页 共 18 页
设计底宽250m,设计边坡1:8,航道疏浚段长17km。疏浚土质为粘土,天然密度为1.84t/m3。当地海水天然密度为1.025t/m3。按照合同文件规定,疏浚土外抛到外海指定抛泥区,平均运距18km。
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和业主根据相同的航道浚前水深图计算出疏浚工程量,分别1468.5万万m3和1445.7万万m3。
施工单位选用带艏吹功能的舱容13000m3自航耙吸挖泥船进行挖、运、抛施工,在完成疏浚工程量550万m3距时,业主要求将部分疏浚土吹填到港区指定吹填区,平均运距15km,吹距1.3~2.0km速。挖泥船施工期间的主要施工参数为:轻、重载平均航速30km/h,挖泥装舱时间1.6h,泥舱装载土方量8000m3;施工中挖泥转头及上线时间0.15h,挖泥及抛泥时转头时间0.1h,吹泥的接卡、解离时间0.25h量;挖泥时泥泵流量25200m3/h,吹泥时泥泵流量16200m3/h,吹泥时泥浆平均密度1.23t/m3。疏浚施工期间的时间利用率为70%。 【问题】
1.绘制自航耙吸挖泥船挖、运、吹施工工艺流程图。
2.耙吸挖泥船波浪补偿器压力调节应考虑哪些因素?如何根据土质情况调节波浪补偿器压力?
3.针对本工程疏浚土质,耙吸挖泥船应选用哪种类型耙头?合理的挖泥对地航速应为多少?
4.分别计算本工程耙吸挖泥船外抛和吹填的月(按30d计)生产能力。(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5.根据《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规范》(JTS207-2012)的相关规定,计算本工程双方确认的疏浚工程量。
第 12 页 共 18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