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4份试卷汇总)2020-2021学年四川省内江市新高考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6:51: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仪器的用法正确的是( )

A.①可以长期盛放溶液

B.用②进行分液操作

C.用酒精灯直接对③进行加热

D.用④进行冷凝回流

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或结 实验操作或实验操作与现象 论 A 将潮湿的氨气通过盛有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 向10%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再加入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未B 出现砖红色沉淀 C 向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然后过滤 提纯FeCl3 验证非金属D 常温下,测定等浓度的NaClO4和Na2CO3溶液的pH 性:C1>C D.D

蔗糖未水解 干燥氨气 A.A B.B C.C

3.人类已经成功合成了117号元素Uus,关于294Uus的叙述正确的是 117A.原子内电子数多于中子数 C.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294

B.与296Uus电子式相同 117D.处于不完全周期内

4.2017年9月25日,化学权威杂志《化学世界》、著名预测博客等预测太阳能电池材料—钙钛矿材料可能获得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钛酸钙(CaTiO3)材料制备原理之一是CaCO3+TiO2===CaTiO3+CO2↑。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TiO2和CO2属于酸性氧化物

C.CaTiO3属于含氧酸盐

5.下列实验可以达到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D.CaCO3属于强电解质

实验过程 向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约3mL浓硫酸,搅拌,观察实A 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 验现象 向生石灰中滴入浓氨水,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装有P2O5的干燥管 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氨水 B C D A.A

制取干燥的氨气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FeCl3 向溶液中加入足量MgO粉末,充分搅拌后过滤 B.B

C.C

D.D

6.已知A、B、C、D为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四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且D为强电解质(其他相关物质可能省略)。

222A?????B?????C?????D

OOH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A是共价化合物,则A和D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若A为非金属单质,则其组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能处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 C.若A为非金属单质,则它与Mg反应的产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可能为2:3

D.若A是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则常温下0.1mol/L的D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可能为10-13mol/L 7.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原子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X和Y能组成两种阴阳离子个数之比相同的离子化合物。常温下,0.1 mol·L-1 W的氢化物水溶液的pH为1。向ZW3的水溶液中逐滴加入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Y>Z>X

B.Y、Z分别与W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 C.Y、W的简单离子都不会影响水的电离平衡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W>X> Z> Y

8.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己、庚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甲不一定在丁、庚的连线上),戊、己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丁

B.单质甲与单质乙充分反应一定都可以生成多种化合物 C.可以通过分别电解熔融的金属氯化物的方法冶炼乙和丙的单质

D.因为庚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庚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 9.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少量纯净的氨气 B.用图2 所示装置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 C.用图3所示装置加热分解NaHCO3固体

D.用图4 所示装置比较KMnO4、Cl2、Br2的氧化性强弱

10.其他条件不变,C的物质的量分数(C)和温度(T)或压强(P)关系如图,其中满足关系图的是( )

A.3A(g)+B(s)B.A(g)+B(s)C.A(g)+B(s)D.A(g)+2B(s)

C(g)+D(g);△H<0 C(g)+D(g);△H<0 2C(g)+D(g);△H>0 C(g)+3D(g);△H>0

Z(g),

11.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0.3molX和0.2molY进行反应:2X(g)+Y(s) 经10s达到平衡,生成0.1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增加Y的物质的量,则V正大于V逆平衡正向移动 B.以Y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mol·L-1·s-1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0

D.若降低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12.由两种物质组成的一包白色粉末,通过如下实验可鉴别其中的成分: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固体部分溶解;向所得的悬浊液中加入足量稀HNO3,有气体放出,最后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上层清液呈无色。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SiO2、明矾

B.BaCO3、无水CuSO4

(4份试卷汇总)2020-2021学年四川省内江市新高考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bsha5bre776vac3ljxx41z4g1sgcd0185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