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解析】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4:51: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A. 实验①说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C. ③和④①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答案】C 【分析】

B. 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D. 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遗传物质。

【详解】A、单独①实验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A错误;

B、②实验加入了荚膜多糖,后代培养未出现S型菌,可以说明荚膜多糖不是转化因子,而与其酶活性无关,B错误;

C、③和④实验中唯一的变量即是否加入DNA酶处理,前者结果既有R型菌,又有S型菌,直接说明DNA可以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者结果仅有R型菌,侧面说明DNA水解物无法使其转化,C正确;

D、四组实验仅证明了DNA是遗传转化的因子,并未发现其他物质可以起该作用及其所起作用的大小,所以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C。

17.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S标记的细菌 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H标记的细菌 ③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④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一段时间后离心,以上各实验检測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 A. 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B. 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

- 13 -

35

3

是C. 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 D. 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答案】A 【分析】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研究者: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②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 ③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④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P和放射性同位素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⑤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⑥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S标记的细菌,S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H标记的细菌,H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③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④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由于14C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蛋白质外壳出现在上清液中,C标记的噬菌体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和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 综上所述,A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8. 下图为某同学在学习DNA的结构后画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DNA片段(“○”代表磷酸基团),下列有关此图的评价正确的是( )。

- 14 -

14

3

3

35

35

32

35

A. 物质组成和结构上没有错误 B. 只有一处错误,就是U应改为T

C. 至少有三处错误,其中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 D. 如果说他画的是RNA双链则该图应是正确的 【答案】C

DNA中含有的五碳糖应为脱氧核糖,而不是核糖,同时DNA不含碱基U,而是含碱基T,A错误;图中有三处错误:①五碳糖应为脱氧核糖,而不是核糖;②DNA不含碱基U,而是含碱基T;③两个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不正确,应是前一个核苷酸的脱氧核糖与后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B错误;由B选项可知图中至少有三处错误,C正确;如果图中画的是RNA双链,则两个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不正确,D错误。 【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名师点睛】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19. 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A. 碱基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B. 四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千变万化 C. 两条长链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D.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答案】D

20.下列有关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复制都发生在细胞内

- 15 -

B. 所有生物基因表达时都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C. 所有生物体内的核酸中都含有碱基A、T、C、G D. 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答案】C

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层次,包括病毒在内的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复制都发生在细胞内,A正确;所有生物基因表达时都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B正确;某些RNA病毒体内只有A、U、G、C四种碱基,没有T,C错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含有的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都以DNA为遗传物质,D正确。

21.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每条染色体含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B. 复制、分离和传递,三者都能相伴随而进行 C. 三者都是遗传物质,三者都能行使生物的遗传功能 D. 在生物的传宗接代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决定后两者 【答案】C 【分析】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即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DNA是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由脱氧核苷酸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染色体没有复制时,每个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有很多个基因,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A正确;染色体(含DNA、基因)复制、分离和传递,三者都能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相伴随而行,B正确;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DNA随染色体的变化而变化,故染色体行为决定后两者,D正确。

【点睛】分析判断本题关键要把握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以及基因是DNA上有遗传的片段。

22.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染色体数量为20条)所有DNA分子的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

- 16 -

【解析】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bvl27ao1z207lq1bbd16zh7s4eqd201d2n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