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毕业设计水井头煤矿2329采区地质说明书正文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1:48: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湘潭大学毕业设计——牛马司实业公司水井头煤矿2329采区地质说明书

米。

砂质泥岩:灰黑色薄层状,水平层理,厚0.24~7米,平均3.72米。 中粒砂岩:灰白色中厚至厚层状,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泥钙质胶结,微波状层理或断续波状层理,厚0~7.90米,平均3.30米。

6煤层:不发育,层位尚较稳定,厚0~0.40米,平均0.19米

砂质泥岩:灰黑色,薄层状,距6煤0.40~1米处有一层淡黄色粘土岩,全矿区稳定,为良好的标志层,近煤层处产化石大羽羊齿,厚0.72~6.55米,平均3.91米。

细砂岩:灰~灰黑色中厚层状,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泥质胶结,水平层理,厚0.52~2.90米,平均1.88米。

中粒砂岩:灰白~褐灰色,以长石,石英为主,钙质胶结,近煤层处有时为砂质泥岩,产羊齿化石东方栉羊齿,具斜层理,厚0.39~6.66米,平均3.66米。

5煤层:层位和厚度尚较稳定,不可采,厚0~0.42米,平均0.25。 砂质泥岩:灰黑色薄层状,含菱铁矿结核,水平层理,产大羽羊齿、带羊齿、苛达树,厚1.90~11.90米,平均6.18米。

细砂岩:灰~灰白色中厚层状,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及云母次之,水平层理,厚0.50~14.10米,平均3.25米。

中粒砂岩:灰~浅灰色薄层状,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水平层理,产完整的植物化石,大羽羊齿,厚0.83~9.40米,平均4.2米

砂质泥岩:灰黑色薄层状,产带羊齿,厚0~7.8米,平均0.60米。 4煤层:不发育,层位尚较稳定,厚0~0.50米,平均0.22米。 砂质泥岩:黑色薄层状,夹菱铁矿结核,水平层理发育,厚0.35~17.07米,平均5.63米。

中细粒砂岩:灰白色厚层状,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暗色矿物次之,泥质胶结,微波~水平层理,厚0.54~9.69米,平均4.84米。

3煤层:不发育,厚0~0.26米,平均0.13米。

砂质泥岩:灰黑色薄层状,水平层理发育,近3煤层处产双壳类化石裂齿蛤、

9

湘潭大学毕业设计——牛马司实业公司水井头煤矿2329采区地质说明书

肌束蛤、变带蛤,厚0.90~9.46米,平均5.14米。

中细粒砂岩:灰白色中厚层状,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钙质胶结,分选较好,微波~水平层理,厚1.00~9.33米,平均4.71米。

砂质泥岩:灰黑色薄层状,含植物根部化石,有时产完整羊齿化石、鳞木,厚0~2.56米,平均1.04米。

2煤层:全区发育,层位稳定,变化较少,结构简单,是矿区的主采煤层,厚0.24~11.40米,平均1.94米。

砂质泥岩:灰黑色中厚层状,由下往上含砂量增加,有菱铁矿结核,含丰富的植物化石、东方栉羊齿、大羽羊齿、苛达树、剑形瓣轮叶,厚0~13.42米,平均厚3.56米。

细砂岩:不稳定,灰~灰白色,中厚层状,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黄铁矿斑晶,产植物化石碎片,厚0~6.44米,平均3.32米。

中粒砂岩:灰白~浅灰色中厚层状,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层间夹砂质泥岩,底部有植物化石碎片,断续波状层理,厚0~25.67米,平均厚13.99米。

砂质泥岩:深灰~灰黑色薄层状,产完整的羊齿化石、大羽羊齿,厚0~7.30米平均3.04米。

1煤层:层位尚稳定,厚度变化极大,仅在水井头、麻元村、铁箕山井北端小块可采,厚0~1.03米,平均厚0.41米。

泥岩:全区稳定,黑色团块状,上部含黄铁矿晶粒,中下部夹菱铁矿结核或薄层,底部为鳞片状泥岩,近煤处有0.01~0.02米厚的黄铁矿条带,产丰富的双壳类化石,厚2.06~38.20米,平均厚13米左右。

第三节 井田地质构造

一、 区域构造

牛马司矿区位于东西向的白马山~龙山隆起的南侧,祁阳弧构造带的北翼,置于一系列北东~南西方向排列的褶皱群中,其西北有短陂桥向斜、范家山背斜、轴向为N25°~50°E的“S”型分布。再往东为宋家塘向斜,轴向N35°~40°E。 见图

二、 区域构造特征:

10

湘潭大学毕业设计——牛马司实业公司水井头煤矿2329采区地质说明书

褶皱群的向背斜轴向均为NE~SW方向,一般情况是向斜西北翼较陡,有时直立或倒转,构造复杂,东南翼较缓,背斜与之相反。 三、 区域构造形态

矿区为一不对称的向斜构造,平面展布为一不规则的菱形状,向斜中段底部多呈复式向斜,其主轴呈马鞍形起伏,其方向为N25°~45°E,东北部为N75°E,由南向北呈“S”型展布,向斜轴面北东段倾向北西,南西段倾向南东,中部近似直立,东南翼倾向较缓,倾角20°~40°,其西南段在-50水平以下以85°倾角倒转,西北翼较陡倾角50°~87,°东北段为60°~70°,局部直立或倒转。

四、 矿井内主要构造,简述如下:

(一)、褶皱构造:

本矿井座落于牛马司向斜东南翼,其地层倾角较平缓,一般为20°~25°,部分地段40°~50°,总的趋势是浅部较陡,深部较平缓,并且

沿岩层走向具波状起伏,形成次一级的褶皱构造,自南向北由一水平波及到二水平的褶皱有杨柳桥向斜,杨家大院背斜。

(二)、断裂构造:

断裂比较发育,水井头井田落差H>20m的断层有5条,落差10<H≤20m的断层有12条,FⅡW004位于8线与大粟山之间,为一倾向正断层,从浅部向深部延至-300米水平,长1000余米,走向N00~2°E,倾向NW,倾角42°~45°落差20~25米。已被水井头井南翼开采揭露,控制严密。FⅡW001大栗山正断层。走向N20°~30°E,倾向NW,倾角47°~55°,落差28~56米,浅部落差大,向深部变小。FⅡE003位于FⅡW001以北,在-50大巷、+40车场均有控制,正断层。该断层走向N30°~65°E,倾向NW,倾角33°~42°,落差20~40米。

井田内主要断层见下表:

表2:主要断层简表

图2区域构造示意

11

湘潭大学毕业设计——牛马司实业公司水井头煤矿2329采区地质说明书

产状要素 断层编号 走向 FⅡW004 FⅡW001 N~E N2030E FⅡE003 FⅡ012 N30°E S~N NW W 33~42° 41° 伪倾斜正断层 20~40 伪倾斜正断层 30~40 五廂塘正断层 倾向 NW ~NW 倾角 42°~45° 正 倾斜正断层 20~25 47°~55° 伪倾斜正断层 28~56 西冲正断层 大栗山正断层 性质 落差(m) 备注 (三)、井田构造形态、特征发育程度、展布方向:

(1)、本矿井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主要断层密度从西翼往东翼逐渐减少,西翼大至每200~400m出现一条较大的断层,东翼间距加大断层方向,以伪倾斜为主,并在断层两侧发育着次一级小构造。

(2)、一般来说断层在浅部落差大,伸向深部断层落差逐渐减小甚至尖灭或以褶皱形式继之,但个别也有断层中部落差大,至两头逐渐减小至尖灭的情况。

(3)、本矿井以正断层为主,落差一般为5~15m左右,40m以上者甚少。

第三章 井田煤层、煤质

第一节 井田煤层、可采煤层

一、 煤层

井田内含煤地层为二迭系上统,龙潭组上段,含煤7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Ⅰ、Ⅱ、Ⅲ、Ⅳ、Ⅴ、Ⅵ、Ⅶ,其中Ⅱ煤层为主采煤层,厚度0.24~11.40m,一般厚1.94m,较为稳定,Ⅰ煤局部可采,其它均为不可采煤层,下段不含煤段厚140m。

含煤系数即煤层总厚与含煤地层总厚度之比,其值为2.93%。 二、可采煤层

主采Ⅱ煤层。煤层厚度最小0.36m,最大3.0m,平均2.02m;可采程度为

12

毕业设计水井头煤矿2329采区地质说明书正文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bxsw9j6y23bj0x6hx0y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