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08土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5 6:33: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指导书

一、 平面结构布置:

柱网及梁格布置应根据建筑物使用要求确定,因本厂房在使用上无特殊要求,故结构布置应满足实用经济的原则,并注意以下问题。 1、柱网布置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2、板跨一般为1.7~2.7m,次梁跨度一般是4.0~6.0m,主梁跨度则为5.0~8.0m,同时宜为板跨的3倍(二道次梁)。

3、对于板、次梁和主梁,实际上不宜得到完全相同的计算跨度,故可将中间各跨布置成等跨,而两边跨可布置得稍小些,但跨差不得超过10%。

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确定。

1。 l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401111次梁 hc?(~)L, b?(~)hc。

1218231111主梁 hz?(~)L, b?(~)hz。

81423板厚 hB?80mm,(当h?2、板的计算简图: 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当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 中跨: l0?ln

边跨: l0?ln?hB?ln?a. (a?120mm) 3、荷载计算: 取1m宽板带计算:

面层 水磨石每平方米重×1 = kN/m 板自重 板厚×γ×1 = kN/m 平顶粉刷 每平方米重×1 = kN/m 恒载:gk?? kN/m 活载:pk?标准值×1 kN/m 设计值总值: 1.2gk?1.3pk = kN/m 1212计算简图4、内力计算: 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α系数如下: 则M??(1.2gk?1.3pk)l02 5、配筋计算: 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 截面 M(kN?m) ?1fcbh02 1 M1 B MB M2 2 0.8M2 Mc C 0.8Mc ?s?M ?1fcbh02?b (??b) ?s As?M/?sfyh0 选 钢 筋 实 际 配 筋 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和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M2、M3)和中间支座(Mc)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

为了便于施工,在同一板中,钢筋直径的种类不宜超过两种,并注意相邻两跨跨中及支座钢筋宜取相同的间距或整数倍(弯起式配筋) 6、确定各种构造钢筋:

包括分布筋、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 7、绘制板的配筋示意图: 可用弯起式或分离式配筋。

三、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次梁主梁当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 中跨: l0?ln 边跨: l0?1.025ln?ln?a (a?240mm) 当跨差不超过10%时,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2、荷载计算:

由板传来: 板恒载×次梁间距 = kN/m 次梁肋自重: b(hc?hB)×钢筋混凝土容重 = kN/m 次梁粉刷重 2?(hc?hB)×粉刷层每平米重 = kN/m 恒载:gk? kN/m 活载:pk?活载标准值×次梁间距 kN/m 设计值总值: 1.2gk?1.3pk = kN/m 12计算简图 3、内力计算: α值:

#08土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c50a8qog07f1wl0k4bu3bj0w6iihw013jt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