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
1、小强有一天看了一则法律新闻,是关于某个身居要职的人被判处死刑的消息。后来他在周记中写道:“那个大官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触犯了刑罚,受到了刑法处罚,真是大快人心。我们不能向这样的人学习,否则,有了一般违法行为,受到这样的处罚就惨了!”小强的周记中,对于法律名词的用法有几处错误,请你指出来,并说出你的道理。
2、初中生吴某,追求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为了抽烟、玩游戏机,他多次偷拿同学的钱物。有人看见,他就声称是“借”。同学们多次规劝他,他说:“多谢提醒,本人还是知道一点法律知识的,我只要把握分寸,不去犯罪,法律是处罚不到我的。”父母批评他时,他便顶撞道:“你们没学法,不知法,瞎吵什么?放心好了,我不会违法的,更不会坐牢。”于是,他依旧我行我素。初中毕业后不久,他便抢劫别人的财物,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请你对吴某的说法进行评析。
3、小孙的父亲是一私营企业主,一次,为了经济上的纠纷,将对方告上了法庭。小孙的奶奶在家十分着急。对小孙说:到法院打官司的人,都是坏人,是不光彩的事情,传出去你爸爸还怎么做生意呀。如果你是小孙,你会对奶奶说些什么?
4、小梅今年14岁,其母因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对小梅的弟弟十分溺爱,却经常虐待小梅。一天晚饭后,其母因嫌小梅没有把锅碗洗干净,又对小梅进行打骂,并罚小梅跪到深夜。假如你是材料中的小梅,你应该怎么办?
5、某校初三学生小李因父母常在家以“斗地主”、“打麻将”等形式赌博而受到影响,无法安心学习,迷上了玩电子游戏机,多次因缺钱而盗窃同学的钱物,后来发展到盗窃邻居家的钱物。公安机关因其屡教不改,依法将小李送去劳动教养。 阅读材料回答:(1)造成小李违法行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结合上述案例说明,怎样才能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6、面对下列情况,作为中学生,你知道应该怎么办吗? (1)小明在放学回家时,发现有两个人一直跟在她后面。
(2)回到家中,小刚发现家中被盗,家里的保姆也倒在地上,这时他最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做?(3)小强一直都是一个胆怯、害羞的男孩子,高年级有个男同学几次找他借钱,他该怎么办?
7、一名10岁的儿童小铁柱的爸爸出门卖羊去了,家里只有他和妈妈。一天深夜,有人来敲门,还大喊“陈婶摔了,伤势严重!”妈妈一听是外婆出事了,就赶紧开门,没想到外面的是绑匪。小铁柱在屋子里听到他们的谈话,就知道逃不了了,就把一把削铅笔的小刀藏在身上,随后他就被绑匪当人质带走了。路上,绑匪们蒙上了他的眼睛,他悄悄的弄开了一道缝,记下绑匪走的路线。晚上,为了保险,绑匪让小铁柱吃安眠药,机智的小铁柱把药藏在舌头底下,假装吃了,并张开嘴给绑匪看,绑匪放心地睡着了。小铁柱用小刀,轻轻地把身上的胶布全部弄了下来。然后,轻手轻脚地逃了出去……很快,他来到派出所,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警察叔叔,绑匪一网打尽。
(1)上述材料给你什么启示?(2)面对不法侵害,还有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8、学生张某原来表现很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后来常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变得无心学习,不交作业,经常旷课,有时还偷拿别人的东西,打架斗殴,受到学校的多次批评、教育,但他不思悔改,又经常在社会上偷盗财物,还参加赌博等,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他仍屡教不改,后因持刀抢劫,被公安机关抓获。经法院审理,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请回答:
(1)张某的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2)张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3)张某的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4)张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我们青少年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9、一天晚上,某校七年级学生孙某在回家的路上遭到三名不法少年的拦截,他们勒索孙某钱财2.6元,手表一块,并将其打伤。孙某第二天邀集好友找到三名少年,殴打对方并索回了自己的财物。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三名不法少年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2)孙某索回自己财物的方式是否正确?为什么?(3)如果你是孙某的好友,你会怎么做?
10、有人认为自己一不违法,二不犯罪,不会与法律打交道;有人认为自己尚未长达成人,与法律没有什么密切联系。你对上述观点怎么看?
11、婷婷开学初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准备坚持按计划执行。可是不久,她的老毛病又犯了:上课总是走神,不能专心听讲,发展到后来,她也就习以为常了,结果期中考试很不理想,婷婷伤心地哭了,她一时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1)假如你是婷婷的同学,请你帮她分析一下她学业受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帮助婷婷?
12、历史学家司马光,小时候贪玩,后来认识到贪玩影响学习,便决心专心学习。在学习时,他把门关上,把窗帘放下,在屋子里静心背诵,不背熟课文决不出去玩耍,终于成为著名学者。司马光的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
13、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困难。面对困难,小华和小明有不同的表现;小华总是怨天尤人,认为自己怎么总是碰到困难,因此,意志消沉,不敢面对困难;而小明非常冷静,总是仔细反思自己的不足,努力想办法克服困难。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小华和小明的心理分别属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2)小华和小明的心理分别对他们的学习有什么影响?(3)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14、在一次全校的演讲比赛中,七年级的三位同学在台下准备:小明想其他人都怎么能和我比,冠军一定是我的!小华虽有点紧张,但不断地暗示自己不要担心,要相信自己会取得好成绩的。小平紧张得手都凉了,心想我声音小,胆子也小,肯定不行,其他人多优秀啊,我一定不行。
(1)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他们三个人的心理活动?(2)三个人当中,谁最可能成为胜利者?为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