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一、 课标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如何识别分层设色地形图 2、难点:
如何绘制地形剖面图
三、学情:
(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在图中识别五种地形图:75%学生能够掌握
2、在等高翔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山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65%学生能够掌握
3、:如何识别分层设色地形图:55%学生能够掌握 (二)普遍性问题:
识别分层设色地形图,归纳五种地形类型的登高线特点。
四、教学目标: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破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3、绘制地形剖面图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构建动场】
大屏幕出示: 1、同学们知道世界最高峰叫什么?它有多高?这个高度是什么高度?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出来?
2、“世界屋脊”指的是什么地方?有多高?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的?
过渡:大家阅读的这张地图,叫地形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阅读地形图。 学生活动:学生可以阅读书后边的地形图,相互商量找出答案。
【讲授新课】
活动1:我观察——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目的:教学目标1
程序和策略:自主学习——交流探究——反馈——纠错
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课本,回到问题:画板图:
等高线的绘制: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即为等高距 请学生上前标出:
1)A、B、C、D各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标出A点与B点的垂直距离 过渡:
地面上各地的海拔高度可以测量出来,怎样表示在地图上呢? 小结:(学生讲解后总结)
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拔 两地点的海拔高度之差——相对高度 学生的总结表述对意思即可
交流探究:讨论地图上等高线是怎样绘制出来的?
教学评价: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总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交流如何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活动2:我判断——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
程序和策略:自主学习-交流探究-迁移应用-总结归纳 自主学习
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过渡:
等高线上标有高度,如50米,100米;两条等高线之间叫等高距(等高距是垂直距离);多条等高线组成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形状各式各样,它反映不同的地形部位。
小组同学间相互商讨:
1)从哪边上山最省力,为什么?
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从B处上山省力。 2)小组合作探究:
课上让学生可用自己的课本、手、橡皮泥,等演示各种地形并展示相应的等高线地形图,学生分组讨论它们之间的特点联系,并总结规律方法。 (注意:各地形部位的特征要明显) 大屏幕演示:
2)教材提供的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状示意图
等高线闭合, 等高线数字由 等高线数字由 两个相邻山顶 等高线非常密中间高四周低 大处像小处凸小处向大处凸中间的空白部集甚至重合的 出 出。 分。 地方 小结并练习:发给学生一张等高线地形图练习,通过练习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方法 【课堂检测】
读某地等高线地图,回答1—2题。
1.图中容易发育成河流的地方是( ) A.a B.b C.c D.d
2.图中两条虚线相交点的地形是( ) A.山峰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 )
A、9003.13米 B、8693.13米 C、8848.13米 D、9158.13米 读下图,回答3题
4.读图,据图判断,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③>② 5. 填出下列地形的名称
※※※答对8空以上的为A级,答对6---7空的B级,5空以下的为C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