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化学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3:00: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化学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1、 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碳是决定碳钢力学性能的主要元素,室温条件下,碳几乎全部以渗碳体Fe3C的形式存在于钢中,由于渗碳体的强度、硬度高,质脆,塑性和韧性差,所以钢中每增加0.1%的碳含量,就相应增加约1.5%的渗碳体,必然引起钢力学性能的变化。屈服强度上升约28MPa,抗拉强度增加约70MPa。

钢的性能除受碳含量的影响外,还与渗碳体的形态、分散度、分布情况有关,如渗碳体呈颗粒状,均匀分布于晶粒心部,不是排列在晶界,就会改善钢的性能。因此,钢可以通过热处理工艺来改善渗碳体在铁基体上的形态、分布状况,从而改善钢的性能。

在727~912℃发生的共析转变,碳含量在0.77%的S点,同时析出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珠光体。其过程是:

,体积发生膨胀,造成应力,进而造成内部裂纹。因此连续铸钢矫直温度要尽量避开700~900℃范围。

晶型的转变,导致体积膨胀,在0.07~0.16%体积线收缩最大,是铸坯出现裂纹的一个主要原因。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硫在钢中通常以MnS的形式存在,在铸坯1/4表面形成条状偏析带,轧制时在钢材里形成条状,冷弯和焊接时易产生裂纹。

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铬又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7、镍(Ni):镍能提高钢的强度,而又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镍对酸碱有较高的耐腐蚀能力,在高温下有防锈和耐热能力。但由于镍是较稀缺的资源,故应尽量采用其他合金元素代用镍铬钢。

8、钼(Mo):钼能使钢的晶粒细化,提高淬透性和热强性能,在高温时保持足够的强度和抗蠕变能力(长期在高温下受到应力,发生变形,称蠕变)。结构钢中加入钼,能提高机械性能。还可以抑制合金钢由于火而引起的脆性。在工具钢中可提高红性。

9、钛(Ti):钛是钢中强脱氧剂。它能使钢的内部组织致密,细化晶粒力;降低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改善焊接性能。在铬18镍9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适当的钛,可避免晶间腐蚀。钢中钛含量较低时,钛首先结合钢中的氮,几乎全部形成TiN(Ti≈3.4N),此时不能形成Ti4C2S2,钢中硫以MnS形式存在;当钛含量增加并超过3.4N%时,开始形成Ti4C2S2 ,此时MnS和 Ti4C2S2并存;当钛含量继续增加可将钢中的氮和硫全部固定时,即钛含量超过Ti%=Ti%-3.4N%-3S%时, MnS将全部被 Ti4C2S2所代替,此时钛的沉淀强化作用很少。

因此钢中加钛的条件控制:

Ti(有效钛)%=Ti(全)%-3.4N%-3S%

从式中可以看出,硫、氮含量越低,则有效钛的含量越高。只有当钢中钛的含量超过Ti%=Ti%-3.4N%-3S%时,TiC粒子的沉淀强化作用才体现出来。

10、钒(V):钒是钢的优良脱氧剂。钢中加0.5%的钒可细化组织晶粒,提高强度和韧性。钒与碳形成的碳化物,在高温高压下可提高抗氢腐蚀能力。钒与钢中的自由氮结合,消除了自由氮带来的时效性,同时提高钢种的氮含量,可以显著地促进钒的析出,在奥氏体中析出的VN能够抑制再结晶奥氏体晶粒长大。同时钢中增加氮含量,使低温析出V(C,N)的数量增多、尺寸减小且使粒子粗化的趋势减小,显著提高钒的沉淀强化效果。当钢中V/N<3.64时,钢中所有V转化为VN。钒以纯氮化物形式开始在奥氏体内析出。在V0.1%钢中,只有当氮含量低于约0.005%时,V(C,N)中的碳含量才会明显增加。钢中存在的碳化钒主要为

V8C7(VC0.875)和V6C5(VC0.833),钢中形成的碳化钒和氮化钒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且点阵常数相近,因而也可以无限制地互溶形成碳氮化物VCХN1-Х(X的值为0~1)。

11、钨(W):钨熔点高,比重大,是贵生的合金元素。钨与碳形成碳化钨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在工具钢加钨,可显著提高红硬性和热强性,作切削工具及锻模具用。

搜索更多关于: 化学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的文档
化学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ch32588po6cyp27lz4y3h0qq02udc01bx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