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五章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对策:详细阐述了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应对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缓解、风险自留、风险利用。 论文研究思路图
问题的提出 ↓ 研究国内外状况 ↓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架构 ↓ 临涣粉磨站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 ↓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 ↓ 对层次分析法理论的详细介绍 ↓ 层次分析法在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对策 ↓ 结论与展望
4
第二章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架构
第一节 风险的基本概念
一、风险的定义
风险是一外来语其源于意大利语的“RISQUE”一词。在早期运用中,也被理解为客观的危险,体现为自然现象或者航海者遇到礁石、风暴等事件。大约到了19世纪,在英文的使用中,风险一词常常用法文risqué拼写,之后英文拼写成单词risk,起初主要运用都是与保险业务有关。风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可能发生的危险”。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决策理论学家和保险学者由于研究风险的角度不尽相同,对于风险都有自己的理解,至今尚无公认的定义。目前关于风险的定义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是:风险是活动或事件发生的潜在可能性。如:著名的美国学者A.H.威特雷认为“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之客观体现[5]”;美国经济学家F.H.奈特认为“风险是可侧定的不确定性[5]”;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定义风险为:“风险是指不确定的事件或条件,一旦发生的话,可能对项目的目标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6]”。
二是:风险是一种消极的不良后果。如:日本学者武井勋认为“风险是在特定环境中和特定期间内自然存在的导致经济损失的变化[7]”;威廉姆斯和汉斯认为“风险是在
[8]
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可能产生结果的差异性”。我国台湾省学者郭明哲认为“风险是指决策面临的状态为不确定性产生的结果。”
我国对风险含义的普遍认为是杜端甫教授提出的“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是人们因对未来行为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引起的后果与预定目标发生多种负偏离的综合 [9]”,用公式表示为: R?f(P,C),
式中R-风险,
P-风险事件出现的概率, C-风险事件出现的后果。 二、风险的本质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类
欲探究风险的本质首先明确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10]
。
l.风险因素:是指增加或减少损失幅度的要素,例如建筑物使用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等等。风险因素可分为有形的物理因素及无形的的道德、素质和心理因素。 2.风险事故:是指直接或间接造成损失而产生事故。可以认为风险因素是造成损失的原因所在,风险事故即成为了损失的媒介。两者有区别,比如,汽车由于刹车系统的失灵而造成的车祸,致使人员伤亡,这里刹车失灵是风险因素,而车祸即为风险事故。 3.风险损失:指非预期计划的、无意的价值的减少,可以用货币经济价值的减少来进行衡量。风险损失可分为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就是风险后果的直接后果,是经济价值的直接丧失;间接损失包括收入损失、额外费用损失和责任损失三种。例如,某企业在货栈中的设备损毁属于直接损失,必须修理或者重置而额外支出的费用是间接损失,因设备损毁停产而减少的产品销售额是收入损失,由于过失或者事故而伤害他人或损坏财产依法应给予的赔偿,以及对无法履行合同而造成损失的赔偿是责任损失。
风险因素增加或产生风险事故引起损失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这就是风险。风险产生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存在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这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然而世界上的一切事
5
物均有其自身的属性,首先对于这些属性一般都是用数据或信息来进行描述,其次通过对上述数据或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认识事物并预测事物未来的变化发展趋势。但是,有一些人认识事物在深度和广度上均有局限性,使得这种描述和分析处理能力均也存在局限性。第二,信息本身的滞后性和不完全性。从信息科学理论出发,信息的不完备性是绝对的,而完备性是相对的,主要是由于信息的滞后性造成的。因为人们对客观事物属性的描述是在事物发生或形成后才能进行,况且做这种用数据或信息进行描述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完成。因此,这种客观的描述总是滞后于事物的形成与发展,这样就必然导致了信息的滞后性的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绝对确定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对于工程项目更是如此。
对于风险的分类有多种分法,从不同角度或根据不同标准,可将风险分成不同的类型,具体分类如下表:
表2 风险分类表
分类依据 按风险性质分类 具体风险 纯粹风险:只会造成损失,而不会带来机会或者收益。 投机风险:可能会带来机会获得收益,但又有可能潜藏着威胁造成损失。 按风险根源 政治风险:由于政治事件或政治原因而造成的意外损失。 社会风险:所处背景、习俗、社会环境等的影响。 经济风险:各个经济领域内存在的种种不确定因素。 自然风险:如地震、海啸、台风、反常气候等自然条件造成的风险。 法律风险: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内容的变化等的影响。 按风险对象财产风险:财产所遭受的损害、破坏或贬值的风险。 分类 人身风险:由于疾病、伤残、死亡所引起的风险。 责任风险:法人或自然人的行为因为违反了法律、合同的规定,而给他人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所承担的风险。 按技术因素技术风险: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风险,属于人为风险。 对风险的影非技术风险:由于非技术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风险。 响分类 第二节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基本理论
一、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定义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前期的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阶段、中期的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后期的项目竣工移交及生产运作维护阶段中各个阶段可能遭受到的风险,可将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偏差而给项目带来损失的因素。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其各个阶段的活动都是有可能产生变化的,都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而导致原定目标难以实现,这些事先难以确定的各种活动及干扰因素,都称为建设工程项目风险。 二、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特性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除了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特点外,还拥有其自身独特的特性。 1.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多样性: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由多种类型风险并存,如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合同风险等等,同时存在,且有着复杂的内在关联。
2.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大小的相对性:建设工程项目的活动主体不同,风险产生的影
6
响不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因人和时间、收益和投入的大小、主体地位的高低和拥有资源的多少而异。比如说,某一房地产开发项目遇到销路不畅的风险时,对于具有多个房地产项目的大公司而言,可能还有几个做的较成功的项目,因此对其来说风险影响不大;但对于仅有一个或两个项目的小公司来说则可能会导致其破产。
3.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长期存在性:风险存在于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建设工程项目前期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阶段、中期项目的建设实施阶段、后期项目竣工移交及生产运作维护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着风险。
4.整体性:风险对工程项目的影响是全局性的,而不是某一段时间或某一个方面的。 5.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活动或风险事故的发生及其后果都具有不确定性。表现在风险事故是否发生、何时发生、发生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等均是不确定的。但人们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对工程项目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的严重程度做出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和预测[11]。 三、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分类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一般可以分为项目建设工程项目外风险和建设工程项目内风险。其中建设工程项目外风险包括以下几部分。
(1)政治风险。此类风险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引起: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项目干预太多,指挥不当;工程建设法律、政策和法规发生变化或不合理;在国际建设工程项目中,国家间的外交关系发生变化或者国家的政局不稳所带来的威胁等。
(2)自然风险。此类风险是由恶劣的气象条件给施工带来困难或损失,如地震、海啸、泥石流、严寒、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恶劣的现场施工条件,如施工过程中用水用电供应的不稳定性,地质条件比较差;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状况较差等。
(3)经济、市场风险。此类风险是由宏观经济形势不利,如整个国家的经济、市场发展不景气;投资环境较差,包括工程投资软硬件环境;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市场通货膨胀率大,国家税收不断提高;资金筹集困难等。
建设工程项目内风险可分为技术风险与非技术风险两种。建设工程项目的技术风险是指在技术条件不确定的情况下,而有可能出现的损失或者工程项目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建设工程项目的非技术风险,是指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非技术条件的不确定的情况下,而引起建设工程项目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
按照参与方的不同,面临的风险也是不同的。参与工程项目方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工程承包单位和工程咨询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们是工程项目风险的承担者。 (1)建设单位的风险
工程项目建设单位除了会遇到工程项目外部的政治、经济市场和自然风险之外,还会遇到比如说项目决策和项目组织实施等方面的风险。 (2)承包单位的风险
承包方是建设单位的合作者,但在各自的经济利益上又是对立的双方,也就是说双方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各自的风险,承包单位的行为对建设单位构成风险,建设单位的举动也会对承包单位的利益造成威胁。承包方的风险包括:
①决策失误的风险。承包单位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一系列决策,这些决策中可能存在或潜藏着风险。具体表现有信息取舍失误或者信息失真所产生的风险;报价失误的风险,如果报价过高则有可能失去中标,而报价如果过低,又面临着利润低甚至出现亏本的风险。
②缔约履约的风险。具体表现为合同存在对承包单位不利的条款;施工管理技术不精通,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进度;合同管理制度不善;资源组织管理不当,主要表现在是资金、劳动力、施工机械、建筑材料等方面;成本和财务管理失控[12]。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