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5月)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14-18单选,19-21多选)
14. Cs的衰变方程式为 Cs→ Ba+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衰变过程属于 衰变,X为氦原子核
B.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比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多一个 C. 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可使 的半衰期变短,降低危害
D.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等于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 15. 如图所示,同一轨道上有两艘绕地球运行的宇宙飞船,它
们的运行周期为T,运行速度为v。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的质量为
B. 两飞船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C. 两飞船运动的加速度为
D. 后面的飞船要追上前面的飞船进行对接需向后喷出一些物质使其加速
16. 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粗糙绝缘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
在斜面的底端A和顶端B分别固定等量的同种正电荷。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物块从斜面上的M点由静止释放,物块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经过斜面中点O时速度达到最大
值v,运动的最低点为N(图中没有标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 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C. 物块运动的最低点N到O点的距离小于M点到O点的距离 D. 物块的释放点M与O点间的电势差为
17. 如图1所示,竖直面内矩形ABCD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按如图2所示的规律变化
的磁场(规定垂直纸面向外为正方向),区域边长AB= AD,一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沿AB方向以速度v0射入磁场,在T1时刻恰好能从C点平行DC方向射出磁场。现在把磁场换成按如图3所示规律变化的电场(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相同的粒子仍以速度v0从A点沿AB方向射入电场,在T2时刻恰好能从C点平行DC方向射出电场。不计粒子重力,则磁场的变化周期T1和电场的变化周期T2之比为( )
A. 1:1 B. :3 C. :9 D. :9 18. 如图所示为鱼饵自动投放器的装置示意图,其下部是一个高度
可以调节的竖直细管,上部是四分之一圆弧弯管,管口沿水平方向。竖直细管下端装有原长为L0的轻质弹簧,弹簧下端与水面平齐,将弹簧压缩并锁定,把鱼饵放在弹簧上。解除锁定当弹簧恢复原长时鱼饵获得速度v0,不考虑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调节竖直细管的高度,可以改变鱼饵抛出后落水点距管口的水平距离,则该水平距离的最大值为( )
第1页,共14页
A.
B.
C.
D.
19. 如图所示,一旅客用力F拉着质量为m的行李箱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1,行李箱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2,重力加速度为g,则行李箱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N和地面对行李箱的静摩擦力Ff的大小分别为( ) A. B.
C. D.
20. 如图1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有保险丝FU,其熔断电流为6A,副线圈接有
阻值为R0=10Ω的定值电阻、铭牌上标有“100V50W ”字样的灯泡以及最大阻值为400Ω的滑动变阻器R,现在原线圈的ab间接如图2所示的交流电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在中点时,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线圈两端输入的交变电压为 B.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5
C. 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少许,灯泡变亮
D. 若持续向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可能会使熔断器熔断
21.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37°的光滑
斜面底端,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2kg的物块A,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在物块A的上方斜面上紧靠A处轻放一质量为3kg的物块B,A、B一起向下运动,经过10cm运动到
2
最低点。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B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B. 在物块B刚放上的瞬间,A、B间的弹力大小为
C. 两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和先减少后增加 D. 两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 三、非选择题(22-32必考,33-38选考)
22.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并测量
物块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弹簧处于原长时,物块位于光电门左侧。
第2页,共14页
(1)按如图1所示安装实验器材,物块上方装有较窄的遮光条,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宽度如图2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为______mm。 (2)实验步骤如下:
①让物块压缩弹簧并锁定;
②释放物块,读出物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遮光时间△t;
③测量出物块停止运动时遮光条的位置到光电门之间的位移x; ④重复②③步骤,测出多组遮光时间△t和位移x的值; ⑤计算出物块通过光电门时对应的速度v。
(3)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如图3所示的坐标纸上做出v2-x图象,由图象可知,物块
22
在桌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m/s,则物块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 某实验小组欲测量一节废旧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有如下器材:
A.电压表B.电流表
(0~0.5V,内阻RV未知) (0~0.6A,内阻RA为0.6Ω)
C.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Ω) D.滑动变阻器R(0~20Ω) E.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考虑到电压表的量程太小,且内阻远大于干电池内阻,实验小组的同学首先设计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其原理为:先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指针指在中间刻度线,记下电阻箱的阻值R1,再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指针指在满偏刻度,记下电阻箱的阻值R2,则电压表的内阻RV=______(用R1、R2表示)。
(2)测得电压表的内阻为500Ω,实验小组的同学又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测量废旧干电池的电动势,R0调到1000Ω.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如图3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U-I图线。
U/V I/A 0.20 0.59 0.25 0.50 0.30 0.39 0.35 0.30 0.40 0.21 第3页,共14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