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4.7
考虑一定安全系数,则每天排泥量为600
(P=99.2%)
。
3.5.3所需空气量计算
(1)活性污泥代谢需氧量
kgO2/d
a' —异养需氧率0.42-0.53kgO2/kgBOD5.d ,a'=0.42 b' —自养需氧率0.11-0.188kgO2/kgMLSS.d ,b'=0.11
=*ta/TN=3168
=a'× ×(-)+b'×MLSS×n×
/d
/kgNH4-N =0.026Kg/=0.008 Kg/
=6048.5Kg/d
(2)反硝化所需要氧量Ro2,N kg d —反硝化需氧率 d=4.6kg
—进水氨氮浓度,—出水氨氮浓度,
=d*
(3)硝化产生的氧量R' kg
*(
/d
/kg
- )=3934.7 Kg/d
d' —硝化产氧率,d' =2.6 kg
=0.02Kg/
-N
R'=d'*
(4)标准状况下的所需空气量
*
/d
=2471.0 Kg/d
采用微孔曝气,氧转移效率EA =25% 氧气质量比
=0.23
19
空气密度ρ=1.29 Kg/
=[( + - R')/(EA* )]*(288/273)/ρ=106841/d
3.5.4SBR反应池构造尺寸
SBR反应池为满足运行灵活及设备安装需要,设计为长方形,一端为进水区,另一
端为出水区
SBR反应池数为4个
设每个SBR反应池平面(净)尺寸为45mX25m(长宽比在1:1~2:1) 水深为5.0m,池深5.5m,其中超高为0.5m
单个反应池容积V=45*25*5.5=6187.5保护容积为
=45*25*0.5=562.5
总容积4V=4*45*25*5=22500
3.5.5SBR反应池运行时间与水位控制
SBR池总水深5.0m,按平均流量考虑,则进水前水深为2.5m,进水结束后5.0m,排水时水深5.0m,排水结束后2.5m。
5.0水深中,换水水深为2.5m,存泥水深1.5m,保护水深1m,保护水深的设置是为避免排水时对沉淀及排泥的影响。
进水开始与结束由水位控制,曝气开始由水位和时间控制,曝气结束由时间控制,沉淀开始与结束由时间控制,排水开始由时间控制,排水结束由水位控制。
3.5.6曝气装置
采用膜片式微孔曝气器,每个服务面积Af=0.5m3,则曝气头个数
N=n*AO/Af=7380个
则每个反应池1845个。
20
4污泥构筑物计算
4.1.集泥井
(1)集泥井容积的计算
根据前面计算可知,有以下构筑物排泥。 SBR反应池排泥600
,需在2.0h内抽完,集泥井容积定为污泥泵提
考虑构筑物的每日排泥量为600升流量的10min的体积
=50
(2)集泥井尺寸的计算 设有效泥深为4m,平面面积15
,设计尺寸LXB=5X3=15,集泥井为地下式,
池顶加盖,有潜污泵抽送污泥,池底相对标高-4.5m,最高泥位-0.5m,最低泥位-4.0m。
4.2.浓缩池
本设计中采用间歇式重力浓缩池。 进入竖流浓缩池的剩余污泥量为600单池流量为:
=0.0035
=0.00695
,设计中选用2座浓缩池,
。设计中浓缩前污泥含水率为P=99.2%,浓缩后污泥含
水率为=97%。
运行周期22h,其中进泥2.0h,浓缩15.h,排水和排泥3.0h,闲置2.0h。 (1)容积计算
浓缩15.0h后,污泥含水率为=97%,则浓缩后污泥体积为
=160
则污泥浓缩池所需要的容积应不小于160+600=760
(2)工艺构造尺寸
设计污泥浓缩池2个,单池容积不应小于380
。
21
设计浓缩池平面尺寸为8X8㎡,则面积为64㎡。
设计浓缩池上不柱体高度为5.0m,其中泥深为4.0m,超高1m,柱体部分污泥容积为320m3。
浓缩池下部为锥斗,上口尺寸8X8㎡,下口尺寸为1X1㎡,锥斗高为4.0m,则污泥斗容积为*4*(
)=97.42m3
则单个浓缩池有效容积为320+97.42=417.42m3>380m3 满足要求。
4.3.贮泥池
贮泥池用来贮存来自浓缩池的污泥,浓缩后排出污泥160本设计采用1座贮泥池,贮泥池采用竖流沉淀池构造。 (1)贮泥池的容积
/d。由于泥量不大,
=53.4m3
式中
t——贮泥时间,一般采用8~12h,设计中取t=8h。
贮泥池设计容积
=4.76
=81.35 m3>53.4m3
式中:
——贮泥池设计容积,m3
a——污泥贮池边长,m;取a=4.5m
b——污泥斗边长,m;污泥斗为正方形,边长b=1.0m
——贮泥池有效水深,m;取——污泥斗高度,m
=2.0m
α——污泥斗倾角,一般采用60° (2)贮泥池高度计算
H=
式中
=0.3+2.0+4.76=7.06m
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