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线延伸至龙子湖高校园区,轨道3号线和4号线远期建设至经济技术开发区。
远景方面,郑汴新区规划新增4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其中市域轨道线路2条,市区线路1条,市区延伸线1条,总长111.1公里。
规划“四横五纵”9条BRT走廊
未来在郑汴新区内的出行将首选公共交通。
规划以郑州市和开封市的城市规划交通和BRT规划为基础,在郑州—开封、郑州—荥阳、上街以及白沙—九龙—航空港之间规划区域快速公共交通骨干走廊。
其中郑汴新区范围内规划快速公共交通骨干走廊呈四横五纵共9条BRT走廊格局,四条东西向骨干走廊由北向南分别位于祭城路、商鼎路—中央大道、郑汴路—新城大道和九龙组团一条东西向的道路上,其中商鼎路—中央大道上的BRT走廊一直延伸至开封,南三环东延—新安路上的BRT走廊延伸至九龙组团,其他两条主要延伸至中牟县城;五条南北向的BRT走廊由西向东分别在中州大道、东风东路、前程路—中信路、文通路和解放路上,其中前程路—中信路的BRT走廊一直延伸到航空港组团。
郑州中心城区与荥阳、上街之间规划两条BRT走廊,分别位于科学大道西延道路—北三环和郑上路上。
郑州中心城区与龙湖镇之间规划一条BRT走廊,主要位于中州大道南延道路上。
郑汴一体化
发布日期:2008-09-06 访问次数: 5204信 息来源:[-] 文字大小 [+
(中牟相对于郑、汴两市位置图)
郑汴产业带总体规划描绘郑汴新未来 将成经济增长点
“如果说‘郑开大道’的通车标志着‘郑汴融城’的号角已吹响的话,《郑汴
带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启动,则标志着‘郑汴融城’已进入核心只有实现了产业和经济一体化,才真正实现了郑汴的血脉相融。”
9月24日,《郑汴产业带总体规划》正式提交省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审省人大常委会一位相关负责人用这样的语句,来定义这项规划的意义。 【梦想】
勾勒郑汴一体化“黄金区域”
从今年年初开始,省发改委便会同郑州、开封两市政府,数次研讨、编制《规
最终确定,用15年的时间(2006年~2020年),打造一个167平方公里的“梦
把郑汴产业带打造成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先导区、郑汴一体化发展的产业聚集全省节约用地的示范区,让郑汴产业带成为我省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从地图上,可以大约勾勒出一个478平方公里的“黄金区域”:西起京港澳
东至开封金明大道,北起连霍高速,南至310国道。这是郑汴产业带规划的控制
产业带的重点开发区域相对更紧凑一些,有167.12平方公里,大约区域是:
京港澳高速,东至开封金明大道,北起规划的豫兴大道(连接郑州北四环与开封大道),南至规划的中央大道(连接郑州中央大道与开封宋城路)。 【规矩】
只允许三种产业进驻
郑汴产业带的目标,是成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先导区。这一定位决定了规
的“门槛”必须达到一定高度:只允许布局三种产业,分别是高技术产业、现代业和现代服务业。
高技术产业方面,重点发展计算机、应用软件、通信、微电子、新型元器件
机电一体化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壮大现代生物产业、医疗设备生产研发等产业极培育新材料和环保产业。
现代制造业方面,重点发展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大型成套设备、专用设备、
设备制造等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现代服务业方面,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和会计、律师、
等中介服务。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实训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发展旅游服务业。 【利润】
人均产值超5000美元
这个长达15年的规划,会分两个阶段来完成。“十一五”期间的目标,区域区面积达到26.3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25万
人。2010年区域生产总值达到55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突破30亿元,人均生产超过2.5万元;区域环境质量满足城市发展要求。
第二个阶段,是2010年到2020年,区域建成面积达到110.08平方公里,人
模达到116万人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在环境方面,也提出了很“苛
的要求:建成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功能区要求,城市
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和无害化处理,人居达到易居城市要求。 【布局】
三大组团的明晰思路
为避免将产业带弄成“摊大饼”,拆了建、建了拆。郑汴产业带的规划引进
的“带状组团”结构,准备以郑开大道、轻轨(预留)和其他交通通道所构成的轴为依托,由西向东规划布局白沙、官渡和汴西新区3大组团。
其中,白沙组团准备利用其紧邻郑东新区CBD和龙子湖高校区的区位优势,
布局职业教育、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根据不同功能,分为3个片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