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导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2)绘制劳动力动态图。
备注:进度计划各施工过程的持续时间计算方法必须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的一种:根据劳动力和机械需要量各工序每天可能出勤人数与机械数量,并考虑到工作面的大小,确定各工序的作业时间,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天数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施工单位计划配备在该分部分项工程上的施工机械数量和各专业工人人数来确定完成该分部分项工程所需要的时间。计算式如下:
??? 式中T——某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天数(工日) nbP——某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机械台班数量(台班);或劳动量(工日) n——每班安排在分部分项工程上施工机械台班数或劳动人数 b——每天工作班数
另一种是根据工期要求倒排进度。首先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再计算每班(天)所需的劳动量或机械台班量,即n?天需要工人人数或机械台数,超过施工单位现有的人力、物力时,则应争取上级增加人力、物力或延长该分部分项项工程的施工时间。
4.资源供应计划包括: (1)主要机具设备供应计划; (2)劳动力供应计划; (3)主要建筑材料供应计划。
备注:劳动量和机械台班量是根据现行的施工定额进行计算的,计算公式如下:
某分项(工序)工程所需劳动量=
某分项?工序?工程量
某分项?工序?产量定额P。当计算出来的每Tb或=某分项(工序)时间定额×某分项(工序)工程量 某分项(工序)工程所需机械台班量=
某分项?工序?工程量
某分项?工序?产量定额或=某分项(工序)时间定额×某分项(工序)工程量
5.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
施工平面图需按主导工程施工时的现场布置要求进行设计,一般施工平面图所用的比例尺为1:100。 施工平面图内容有:
(1)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行走式起重机械的开行路线,停点位置。固定式起重机械所在位置及服务半径;
(2)场内临时道路的布置;
(3)场内仓库(或堆场)与辅助性生产设施(如混凝土搅拌站、灰浆搅拌机、木工房、钢筋加工车间…)建筑面积的计算及其位置的确定;
(4)临时性生活及福利设施,办公用房的布置; (5)场内供水管网的布置; (6)场内供电线路的布置; (7)其它。
6.保证质量及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三)施工组织设计的成果要求
1.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2.施工进度计划:统一用横道图表示; 横道图模式如下:
编 分部分项 号 工程名称 工程量 单位数量 时间 定额 劳动量 台班 工日 工作天数 每天人数 进 度 3. 劳动力动态变化图;
4.施工平面布置图:采用1:100比例;
5.主要材料、机械及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表。各种表格的标准模式如下:
×××工程劳动力需用计划
序号 工种名称 需要总工日数 需要人数及时间 ×月 ×月 ×月 ×月 备注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工程施工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
序号 机具名称 规格 单位 需用量数 使用起止时间 备注 ×××工程××构件和加工半成品需用量计划
序号 构件加工半成品名称 图号与型号 规格尺寸 单位 数量 供应起止日期 备注 ×××工程材料需用量计划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需用量 单数×月 需用时间 ×月 ×月 ×月 备注 位 量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四) 整理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和相关图纸
1.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施工进度计划:统一用横道图表示、劳动力动态变化图、施工平面布置图:采用1:100比例、主要材料、机械及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表等。
2.要求:内容完整,条理分明,计算准确,图示清楚,字迹工整,装订整齐,一律用计算机打印,计算书要有前言和目录等。
(五)参考资料与文献
1.教材:《土木工程施工》、《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项目管理》、《建筑施工技术》、及《建筑制图》等。
2.各类制图标准、规范:建筑制图标准、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房屋建筑施工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
3.设计手册:《工民建专业毕业设计手册》、《房屋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与施工规范实用全书》、《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综合手册》、《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等。
4.各类定额及工程量清单图集。 四、毕业设计流程
1. 开题报告:
根据所选毕业设计题目,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就所选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合格后方可进行毕业设计。
2. 毕业设计
按照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3. 答辩准备: (1)校对图纸并修改。
(2)设计成果:2#或2#加长建筑图7张以上、毕业设计说明书1份(包括建筑部分和施工组织设计部分,一万字左右)。
4. 答辩内容:设计应用知识及大学所学课程内容,以设计应用知识为主。
五、附图:×××××××××××教学楼建筑场地
丰收路希 望 大 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