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闻采访考研经典笔记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13:03: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在哪些情况下可用书面采访

1)、在采访对象没有时间亲自接受记者面访的情况下。

2)、采访对象在外地,记者抽不出时间分身前往,但又必须采访。 3)、记者在无法接近采访对象的情况下。 4)、书面采访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在同一时间内采访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许多人。 5)、书面采访是进行补充采访的一种方式。

书面采访的具体操作 1)、要说明采访意图,讲清为什么非要进行这次书面采访不可。 2)、要设计好问题。 3)、要给对方答复一个限期,并给对方的答复以反馈,写信向对方的支持表示感谢。 3、体验式采访

是指记者参与被报道者的生产实践和工作实践,亲身体验他们劳动的酸甜苦辣,并在体验中进一步采访。 怎样搞好体验式采访 1)、选好体验点。

2)、老老实实向采访对象学生产技术、劳动本领及思想风格。 3)、不是为体验而体验,要把体验和采访有机地结合起来。 4)、一次体验采访的时间是长一点好还是短一点好,要视需要而定。 5)、体验式报道要有体验式的特点,记者的参与意识较浓,笔尖要带感情,写出自己的感受,而这正是打动读者的关键所在。形式不拘一格,通讯、日记、札记等体裁都可用,贵在创新。 4、哪些情况宜用电话采访

1)收集资料,核对事实,征询意见,补充情况等,作为采访活动的辅助手段。 2)一般简单事情的采访。

3)记者和采访对象空间距离太远,由于采访时限性的要求,只能用电话跟对方交谈。

4)在某些特殊场合下,记者一时无法挤进现场,用电话可以强行突破时空限制,迅速接近难采访到的人。 5、怎样理解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

在访问中,正确理解和处理好记者与被采访者的关系,对完成人物采访的任务是十分重要的。人物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在这种交往中,记者有权根据自己对客观情况的分析,按自己所确定的目的和需要去提出问题,并请被采访者作出回答。而被采访者,也有权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作出相应的决定,即是否回答和怎么回答,无论被采访者的职位高低,采访时双方应当是平等的。记者无权强迫对方必须回答和怎样回答,也没有必要放弃自己的目的和要求去迎合与奉承被采访者,他应当不卑不亢而又策略地开展访问活动。

同样,被采访者也无权强迫记者必须接受他的回答,更不能要求记者只准听,不准问,或不容许记者刨根问底,或只许记者问,不许记者到现场观察等等。记者与被采访者就是这样一对矛盾,两方既是平等的关系,而实际上又是处于职业上、身份上各社会地位上的不等同的关系。

九、简述记者在访问中与被访问者“搭挢”的艺术。 1)、对陌生人的采访有“桥”才能熟起来。 2)、“桥”就是双方感兴趣的共同点或接近点。

3)、这些“点”有助于双方情感上思想上的接近,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十、采访方法 1、上下结合

是指记者在到达采访目的地之后,先和领导机关接触,了解领导意图,了解全面情况,从中发现新闻线索,然后再逐级深入下去。 2、点面结合

【点上的采访】是指记者深入一点的采访活动,也即考察一个典型的活动,人们通常把这种活动叫做“下马观花”。这是典型报道的需要。

【面上的采访】是和点上的采访相对而言的,是指了解面上的情况。这是综合报道的需要

13

13

“面上找题目,点里作文章”应怎样操作?

①首先应该对面上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形势的发展、社会矛盾的焦点、群众关心的问题有所了解。 ②从中初步选择报道的方向与单位,再逐步收拢,明确典型。

③面和点指的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整体与局部。本做法就是要善于把点上的个别事实和面上的普通事实联系起来。 3、蹲点调查与建立采访基点 蹲点采访

指记者选择某一地点,针对某个重大题材而进行的较长时间的定点采访。 优势:1)能掌握大量生动的第一手材料。 14 2)是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培养社会活动能力,改进采访作风的有效方法。

怎样进行蹲点采访? 这是一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采访时间较长的采访方式,蹲点采访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新闻机构根据报道需要,派出记者到一个点里去,进行深入的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有分量的新闻。二是新闻机构派记者参加党政机关统一组织的蹲点工作组,边工作、边采访,点搞完,经验出来了,记者的报道也完成了。

解剖麻雀和采写调查的异同点

同:要求深入细致 异:1)、采写典型一般事前都有具体线索,而蹲点调查往往只有一个总的意图,具体题目是在调查中产生的;

2)、采写典型,一般限于一人、一事、一单位,而蹲点调查的范围要广得多,主要类型有两种:(一是对社会各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系统的周密的调查;二是专题性的调查;)

3)、采写典型,要考虑时效,蹲点调查一般不必赶时间,记者可以安下心来搞调查研究; 4)、采写典型,要共诸于世,蹲点调查的结果则不尽相同。

如何建立采访基点:

1)、要选择好点。点要有一定的代表性。 2)、要下本钱。 3)、要抬头看面。 4)、要和基点保持密切联系。

4、交叉采访

就是记者在采访第一条新闻的同时,就顺便为第二条、第三条新闻搜集材料。待到第一条新闻采访结束,第二条、第三条新闻的材料已搜集了一部分或大部分。 5、易地采访应注意的地方:

1)、易地采访一般以专题采访为宜。

2)、记者初到一个地方,情况不熟,更应谦虚谨慎,在深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有了把握再写。 3)、对当地记者要尊重,平等相待,不以特派记者自居。 4)、不与当地记者抢新闻。 5)、利用易地采访机会,学习外地记者的长处。 6、抽样调查 主要形式:1)、是对媒介受众情况的调查;

2)、是调查结果被引用于传统的报道形式中,以加强说服力; 3)、是以“精确新闻”形式出现的抽样调查报告。

十一、采访重点

什么是“七新”?

是指新动向、新事物、新成就、新经验、新风尚、新人物和新问题。 为何说采访报道的重点要放在抓“七新”上?

要把采访报道的重点放在抓“七新”上。这是根据党的工作多年的经验,根据新闻媒体的现实需要得出的结论。它大体概括了采访报道内容的基本方面,反映了我们的新闻媒体密切地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对全国人民,更好地引导、组织、鼓舞、教育、批判和推动的作用。

14

如何抓“七新”? 1、抓新动向 :1)、要关注政治新动向。

2)、要关注经济新动向。 3)、要关注社会思想新动向。 4)、要关注国际新动向。

2、抓新事物: 1)、要善于发现新事物,记者要有对新事物的敏感。

2)、要敢于支持新事物。要将支持形诸文字,形诸报道,这是区别于一般干部支持新事物的特点。 3)、要热情扶持新事物。

15 3、抓新成就:1)、以小见大,从人们生活中必须的东西切入,以人民生活方面的小变化反映国家的大变化;

2)、以大见小。即以着力宣传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以反映国家欣欣向荣的大好风貌。

4、抓新风尚:报道新风尚的最好方法是对比。 5、抓新经验 1)、发现新经验

2)、传播新经验

6、抓新人物 7、抓新问题1)、着重抓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新问题;

2)、着重抓对生活具有影响意义的新问题; 3)、着重抓对社会具有警钟意义的问题。

十二、新闻线索 1、【新闻线索】

是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正式、扩展和深化的信息。它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2、新闻线索的意义:

1)、提示哪里有新闻,促使记者进入对新闻的“有意注意”状态。

2)、是新闻采访活动的向导,使记者能迅速直奔采访的具体目标、采访对象。 3)、其质量可能决定新闻报道的质量。

3、简述新闻线索的特点及发现新闻线索的途径。

新闻线索具有以下特点:1)、比较简单,完整性差。 2)、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3)、只是信号,有待证实。 4)、反应现象,变动性大。

发现新闻线索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途径,即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

二是间接途径:1)、上级渠道。这是从领导机关和负责同志那里得到线索。

2)、局面渠道。这是从书面材料中发现线索。 3)、会议渠道。这是记者从各种会议中了解线索。 4)、社交渠道。这是靠“新闻信息网”提供线索。

5)、传播渠道。这是从新闻媒介的公开报道中引出线索。

十三、新闻敏感 1、【新闻敏感】

又称“新闻鼻”,是指新闻记者及时识别新近发生的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

或指新闻记者通过感官和思维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涵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 2、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1)、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新闻总是为一定政治服务的。新闻敏感就是政治敏感在新闻问题上的反映。 2)、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价值的新闻理论

要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在培养训练新闻敏感这个问题上,又特别要学习和掌握新闻价值理论。3)、要胸有全局

一件事有无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有多大,要拿到全局上去衡量。 4)、掌握科学的现代思维方式。

15

培养训练新闻敏感,和思维方式也有密切关系。我们要掌握科学的现代思维方式:多向思维、侧向思维、反向思维和比较思维、超前思维等。

3、记者的新闻敏感包括哪四种判断能力?

1)、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听众,观众)兴趣的能力. 2)、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哪个最重要,哪个最次之的能力. 3)、判断某一个线索是否可能导致重大新闻发现的能力. 4)、判断在已发表的新闻中,哪些同记者收集到的情况有关,从而发现更重要的新闻的能力. 十四、【新闻价值】

是指事实构成诸因素的客观存在,是记者用以衡量、判断客观事物的变动是否能够构成新闻的标准或尺度。

十五、新闻策划 1、【新闻报道策划】

所谓新闻报道策划是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实行新闻资源的最佳组合和配置,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

2、正确认识三个区别和联系

1)、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线索的区别与联系

两者是不同的概念,新闻报道策划不受某一具体线索的限制,可有的策划却是受某一具体线索的出动而酝酿成熟的。此外,即使那些不受某一具体线索限制的策划,在策划方案出台后,在实施方案过程中,也还要再去发现具体线索,方能完成采写任务。

2)、新闻报道策划与“点子”的区别与联系

一次成功的新闻策划,往往是从有了好“点子”开始的。把策划等同于“点子”是把策划简单化了,但看不到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也小觑了“点子”的作用。 3)、新闻报道策划与报道计划的区别与联系

新闻报道策划包括新闻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报道计划就只就报道而言。可能是先看计划,后有策划或者是先有策划,后有计划 3、类型:

报道型、报道兼其他活动型。 4、新闻报道策划要把握的环节 1)、要有一个好的创意。

2)、要有一个实现策划的好环境。 3)、要会公关。

十六、采前准备

1、如何作好临时性采访准备工作? 1)、明确采访目的。

为什么要进行这次采访,这次采访的意义何在,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写做的报道是给什么人看的,估计会引起什么反响等等,这样可以减少采访的盲目性,提高采访的自觉性。 2)、熟悉采访对象。

在同采访对象接触之前,应尽可能熟悉采访对象的一些情况。 3)、学习的党的方针政策。

记者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不能满足于弄懂条文,要掌握精神实质。不然就会在新闻宣传中出现片面性。 4)、充实新知识。

根据采访对象不同的专业知识北京,有针对性地扩充新知识,是采访准备的一个重要环节。 5)、准备一些新问题。

16

16

搜索更多关于: 新闻采访考研经典笔记 - 图文 的文档
新闻采访考研经典笔记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cs582ougy208bj78dn2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