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ZXJ10(V10.0)维护操作管理系统
1.1 维护操作管理系统网络概述
中兴ZXJ10(V10.0)后台维护管理系统包括管理和维护交换机运行所需的数据、统计话务量、话费、系统测量、系统告警等,是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通信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为使整个后台维护系统形成一个规范统一、可靠、高效的网络体系,有效的协调ZXJ10前台各MP模块、后台服务器、后台维护终端的通讯过程,并考虑到后台维护系统通讯网络的开放性,中兴ZXJ10程控交换机后台维护网络采用了基于TCP/IP协议的客户/服务器结构。
1.2 维护操作管理系统网络结构
完整的中兴ZXJ10(V10.0)后台维护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8.2-1所示.
主用MP 备用MP NT Server。。。TCP/IP 协议NT Client NT Client。。。1路由器DDNPSTN/PSPDN NT Client NT Client NT Client。。。
图8.2-1 维护操作管理系统网络结构
网络中包含三种节点:前台主备MP、后台服务器(Server)、后台维护终(Client)。在处于同一以太网内的三者中任意两种之间,按每消息长度为1KB发送计算,单向发送速度至少在200KB以上,双向发送速度均在150KB以上,完全满足业务的传输需要。其中,MP内置自制NE2000 兼容网卡,后台使用NT支持的总线型网卡。
-1-
ZXJ10(V10.0)数字程控交换机技术手册 任何一个模块的MP可单独组成该维护网络 ,有在同一以太网内的近端终端,也有通过路由器接入的远程终端,MP内直接设计成TCP/IP协议。
采用上述结构具备以下优点:
1. 通讯可允许通达的两节点之间的消息传递无需转发台的转发而直接处理,TCP/IP 协议直接建
立在这两个节点之间,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度。
2. 充分利用Windows NT灵活、强大的网络管理性能 ,有效的管理后台的服务器与各个维护终
端。
3. 前台MP节点采用标准的TCP/IP协议,具备了很友好的开放性。
4. 主备用MP完全按照物理位置(左 右 MP〕分配固定的IP地址,而与其主、备用特性无关,
不论主用还是备用MP均与各MP建有链路,MP发生主备倒换,链路完全不需变化,只要将新的主备用状态通知MP。
5. 充分利用TCP/IP友好的互联性,更加灵活、方便地组成各种远程维护网络。
NT Server 将整个ZXJ10系统中最重要的数据如配置数据、计费数据等,移植到后台“数据服务器”节点上,由于这种服务器在系统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因而在通讯程序中也充当网络中其他实体(MP节点和NT client)的服务器。
Mp的地位仅次于后台服务器,在后台网络初始化时,所有的后台维护终端(NT client)向NT Server 发起建链请求的同时,也要向MP建链。
由于TCP/IP是对等协议,故通讯链路成功建立后,通讯的两个端点在真正进行消息传递时,处理流程基本相同,只是作为服务器方的NT Server 和前台MP之间,为了及时发现链路的通断状态,增加了定时交换的链路检查消息。
前台MP正常运行时,主备MP随时有可能因为故障或人工干预的缘故发生主备倒换,然而后台(NT Server 或 NT Client)发往MP的消息可能有队列延迟 ,所以主备倒换可能会造成原本欲发往主用MP的消息变成了发往备用MP的现象(因为加入队列后就与主备用无关,只与IP地址有关),这样势必会导致应用程序的严重错误。为彻底避免这一现象,后台服务器或维护终端只能直接向前台的主用MP发送消息,如欲与备用MP交互信息,需由主用MP转发。后台NT上有关MP的主备用信息,由MP内通讯程序在建链成功后向后台NT上报 ,并将此帧作为“链路检查消息”定时传送。当后台NT发现MP主备用已倒换时,自动删除原主用MP的发送队列中的所有消息。
1.3 ZXJ10远程维护操作管理系统的组网方式
1. ZXJ10程控交换机的远程维护网络情况复杂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 (1) 远程维护网
远程维护终端组成一个或数个总线型局域网 ,通过网关与交换局的本地网连接。网关可以是路由器,或直接在PC机上加装多用户卡。网关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MODEM 走电话线路或用ISDN等。
-2-
ZXJ10(V10.0)数字程控交换机技术手册
(NTServer)(WS1)...(Gateway)1(WS)11(Gateway)(Gateway) WS)(
图8.3-1 远程维护网
(WS)
(2) 集中维护网
由数个终端组成的一个局域网,通过网关与数个交换局本地网连接。其中任何一个终端经过配置,都可以同时维护一个或数个交换局。
......Post11(Gateway)Post2(Gateway)1(Gateway)1Post3 (WS)图8.3-2 集中维护网
-3-
ZXJ10(V10.0)数字程控交换机技术手册 2. IP地址安排
为了方便后台网络集中维护和扩展,适应日益广泛的电信网管的需求,ZXJ10程控交换机的所有交换局的所有节点( 前台MP、后台服务器 NT Server 及后台维护终端 NT Client〕的IP地址统一编排。
(1) 本地节点采用C类IP地址,前字节为网络地址,最后一字节为子网内的主机地址。 网络地址(共24位)结构如下:
1 1 0 A A A A A A A A A A - - - B B B B B B B B
‘110’:C类地址标识,3位。
‘A’; 本地所在C3网的长途区号,10位,取值范围010~999。 ‘-’: 保留项,3位,暂填0,留待以后扩充 。
‘B’;交换机编号(局号),8位。在本C3网内对所有ZXJ10机按多模块编号。本交换机的编号数,取值范围0~255。
主机地址与各网络节点的主节点号有关;
——对于后台NT节点(包括 Server 和 Client ),主机地址就是其节点号。 ——机架上位置在左的MP,主机地址是该MP模块的主节点号。 ——机架上位置在右的MP,主机地址是该MP模块的主节点号加64。 (2) 远程的NT节点:
远程的NT节点IP地址的主机地址规则与本地相同,即NT节点的节点号,其网络地址也是C类 ,但构成与本地节点略有不同,区别在于10位的长途区号换成2位的标识符与8位的NT主节点号,这2位标识符为本C3地区长途区号最高两位值再加1,这样,既保证了所有远程节点的网址不会与本地以太网网址相同,又保证了各远程节点间也绝不可能是同一网址,可以很方便地与网管系统连接。
(3) 子网内主机地址资源分配:
1~128标志ZXJ10交换机的64个模块(MP节点)的主备用MP;129~133为后台NT服务器节点(预留五个);254为告警盘专用节点;250~253保留;188~249对应3~64号MP模块的专用终端号,其中188号对应3号模块,189号对应4号模块,……, 249号对应64号模块,只有在特殊情况(如肯定不用)下,这些节点号才可重新分配给其他模块使用;剩余的134~187共54个终端可以随便分配,但必须在整个多模块局内,维持所有模块的所有终端的节点编号不能重复,这里的所有终端指所有模块的所有近端、远程终端。
(4) IP地址生成举例:
ZXJ10交换机在南京( 长途区号 025 )所开的第6个多模块局( 编号为5 ),其中心机架上面的MP的IP地址为192.200.5.2 1 1 0 0 0 0 0 0 1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1 0 1 0 0 0 0 0 0 1 0 1 1 0 A A A A A A A A A A X X X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