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2第2节 消化和吸收1 第1课时 人体的消化系统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2:19: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题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第1课时 人体的消化系统 教学目标 1.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 记住消化的概念。 教学重点 消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教学方法 讨论 探究 合作 教具

教 学 内 容 问题引入 1.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含有哪些营养成份? 2.食物中的这些成分只是构成人体内这些成分的原料。那么食物中的这些成分是怎样转化成人体内这些成分的呢? 试管、碘酒、馒头、消毒棉絮、温度计、清水、热水等 教法,学法 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思考回答 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消化吸收 明确目标 引入新课。 授课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口腔中有哪些与消化有关的结构? 回忆自己在进食时这些结构分别有什么作用? 口腔仅仅起到嚼咀食物的作用吗?下面我们来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学生回答 牙齿、舌、唾液腺 牙齿嚼咀,舌搅拌,唾液腺分泌唾腺,能湿润食物。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请一位同学吃馒头,但不能白吃,要求慢慢地嚼咀,细细地体味。看能否吃出什么味道。 学生活动 口中有点甜。 学生思考,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馒头并未放糖,为什么会吃出甜味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我们假设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并与唾液有关。 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学生熟悉课本中P26-28内容 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馒头不宜太多,唾液的量要足,实验装置在37℃的温水中保持的时间必须在5分钟以上 生:①号试管内的液体遇碘不变蓝,因为淀粉发生了变化 下面我们来一起探究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 提醒:探究中的“提示”部分 演示 请××同学谈谈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并解释。 口腔中的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了变化? 哪个试管内的淀粉发生了变化?为什么? 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唾液中的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使部分淀粉转化变成麦芽糖。 学生回答:②号试管淀粉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淀粉与碘变蓝色。 区别: 牙齿能切碎和磨碎食物 舌只能将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 唾液能使淀粉开始发生变化不能使淀粉变成麦芽糖。 既然牙齿这么重要我们怎样进行保健? 科学实验证明:蛋白质、脂肪在口腔中不能被消化,只有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转变成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细嚼馒头有甜味。麦芽糖还需要进一步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口腔只具有初步消化淀粉的作用。 那么什么叫消化呢? 联系: 牙齿能切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使唾液更加充分与食物混合更好

阅读教材P29-30消化的概念。 补充: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不是所有的都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只有大分子的有机物,如:淀粉、蛋白质、脂肪必须经过消化而水、无机盐、维生素则不需要经过消化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学生谈收获 的促使淀粉发生变化。 学生阅读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2第2节 消化和吸收1 第1课时 人体的消化系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cw8a86raz9vfqx3d4pq7px008twlp015f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