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综合观测业务软件ISOS
(Ver2.0.2.0升级至Ver3.0.1.430)升级说明
一、软件地方时差计算公式调整
调整了ISOS软件地方时差计算公式。
台站完成ISOS软件升级后,且在下一正点前必须检查日照传感器经度设置情况,确保ISOS软件“台站参数”中的经度与日照传感器经度一致。
二、数据标准化业务调整
1. 地面分钟BUFR数据文件:分钟降水量为0时,BUFR数据文件中分钟降水量按0编报。
2. 地面分钟BUFR数据文件:观测方式按照“0--自动”、“1--人工”调整。
3. 地面小时BUFR数据文件:无天气现象时,天气现象栏用“.”编码;天气现象缺测时,天气现象栏以“//,.”编报。
4. 地面小时BUFR数据文件:修改天气现象编码中的乱码。 5. 地面小时BUFR数据文件:每日00时(北京时)重新对霾日进行判断处理,增加经过霾日计算的天气现象记录,00时重复次数为1,其它时次重复次数为0。
6. 地面小时BUFR数据文件:日照平行观测第一阶段,人工观测日照时数在00时编报小时日照时数和日合计值。日照平行观测第二阶段,小时自动观测日照时数随地平时正点所在地面小时数据文件中编报,日合计在00时编报。
7. 地面小时BUFR数据文件:小时蒸发量均为0时,蒸发日合计
按0编报。
8. 地面小时BUFR数据文件:大型蒸发水位比例因子由0调整为1,蒸发水位观测数据赋值长度由6调整为10,满足0-100.0mm蒸发水位值编码。
9. 地面小时BUFR数据文件:冻土08时人工观测值按冻结层次编报。
10. 地面小时BUFR数据文件:电线积冰无观测数据时,03 10 00重复次数置0;有观测数据时03 10 00重复次数置1,相应位置填报数据。
11. 地面小时BUFR数据文件:降水重复次数编报1;微量降水编报0,无降水编报1,有降水(≥0.1mm)从2开始编报。
12. 地面小时BUFR数据文件:冻土深度,如第1冻结层有数值,第2冻结层无数值,第2冻结层上下限编报0。
13. 地面小时BUFR数据文件:目前测量蒸发的仪器类型无法赋准确值,改为编报缺测。
14. 地面小时BUFR数据文件:目前气压倾向特征无法赋准确值,改为编报缺测。
15. 地面小时BUFR数据文件:水平能见度赋值顺序调整为重复第1次是10分钟水平能见度,重复第2次是1分钟水平能见度。
16. 地面小时BUFR数据文件:日照时制方式调整为自动观测采用地平时编报4,人工观测采用真太阳时编报1。
17. 地面小时BUFR数据文件:过去天气周期与Z文件对应,基准站、基本站08、11、14、17、20时过去天气周期分别赋值;一般站08、14、20时过去天气周期分别赋值;非自定观测时次过去天气周
期按缺测赋值。
18. 地面小时BUFR数据文件:电线积冰编码,台站无电线积冰观测任务,测站类型编码为0,重复次数为0;台站有电线积冰人工观测任务,测站类型编码为2,有电线积冰记录时重复次数为1,无电线积冰记录时重复次数为0。
19. 地面分钟和小时BUFR数据文件:人工和自动的雪深区分编码,人工观测雪深编为0,自动观测雪深编为15(无法区分是否为超声法或激光法测量,故雪深区分编码编报为缺测)。
20. 地面分钟和小时BUFR数据文件:目前地温限定符无法赋准确值,改为编报缺测。
21. 地面分钟和小时BUFR数据文件:目前降水测量方法无法赋准确值,改为编报缺测。
22. 辐射小时BUFR数据文件:无大气浑浊度观测任务时,按缺测编报。
23. 辐射分钟BUFR数据文件:修改辐射分钟数据模板,“增加8比特位的附加字段(2 04 008)”和“附加字段的意义(0 31 021)”调整到“延迟描述符重复因子(0 31 001)”前面,1 54 000改为1 56 000。
24. 辐射分钟和小时BUFR数据文件:标识段(1段)中的编报时间采用世界时。
25. 辐射分钟和小时BUFR数据文件:数据段(4段)中的资料观测时间采用地平时。
26. 酸雨BUFR数据文件:酸雨观测方式按照“0--自动”、“1--人工”调整。
27. 酸雨BUFR数据文件:14、20、02、08时风向风速按照08-08时日界与Z文件对应调整。
28. 酸雨BUFR数据文件:“酸雨复测指示码”、“酸雨测量电导率的温度补偿功能指示码”、“酸雨样品延迟测量指示码”、“酸雨降水样品异常状况”与Z文件一致调整。
29. 酸雨BUFR数据文件:修改酸雨数据模板,时间分辨率提高到时,“酸雨测量电导率的温度补偿功能指示码(0 02 204)”宽度增加到2,补充0 02 204的代码表。
30. 雨滴谱BUFR数据文件:调整雨滴谱BUFR编号流程,正确形成雨滴谱BUFR数据文件。
三、软件业务功能调整
1. 解决了部分站出现ISOS软件闪退问题、。
2. 解决了“自定观测项目”→“省级自定与应急观测”窗口冰雹重量、加密雪量、云高栏数据调取异常的问题。
3. 调整1分钟天气现象质控规则。
4. 调整降水现象综合判识参数,目前以默认设置为准。 5. 调整日照自动观测数据入库规则、小时日照时数统计规则、更新“日照数据编报”界面数据调取来源。
6. 调整了日统计查询界面“日照累计”栏数据显示规则:日照平行观测第一阶段,显示人工观测日照时数;日照平行观测第二阶段,显示自动观测日照时数。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2019年4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