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一)复习重点
第1章
仓储管理的内容##P4 1.仓库的选址与建设
? 包括选址原则、仓库建筑面积确定、库内运输道路与作业的布置等问题。
? 对仓库长期经营过程中的服务水平和综合成本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是仓储企业的战
略问题。
2.作业机械的选择与配置
? 包括根据仓库作业特点和储存商品的种类及其理化特性,对机械装备进行选择、配
备和管理。
? 恰当选择适用于不同作业类型的仓库设施和设备将能降低人工作业量、提高货品流
通的顺畅性和保障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
3.作业组织和流程
? 包括组织结构、岗位的责任分工、信息组织作业流程等。
? 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分工的明确是仓储管理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合理的信息流
程和作业流程使仓储管理高效、顺畅,并达到客户满意的要求。
4.管理技术的应用
? 包括条形码系统、RFID系统、WMS系统、JIT等管理技术。
? 商品的编码技术和仓储管理系统极大地改善了商品的流通过程中的识别和信息传递
与处理过程,使得商品的仓储信息更准确、快捷,成本也更低。
5.作业管理
? 包括入库、搬运、分拣、出库等作业的组织与安排。
? 仓库的作业管理是仓库日常所面对的大量和复杂的管理工作,只有认真做好仓库作
业中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才能保证仓储整体作业的良好运作。
6.综合成本控制
? 不但要考虑库房内仓储运作过程中各环节的相互协调关系,还要考虑物流过程各功
能间的背反效应,以平衡局部的利益和总体利益最大化的关系。
? 选择适用的成本控制方法和手段,对仓储过程每一个环节的作业表现和成本加以控
制是实现仓储管理目标的要求。
仓储管理的特点#P6 1.经济性
仓储活动能够创造商品的价值,并且随着仓储活动内容的增加,实现商品价值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如在仓储过程中完成延迟生产、再包装等作业过程。 2.技术性
在现代仓储管理中,仓储作业的机械化、仓储管理的信息化已是发展的趋势。 3.综合性
在整个仓储管理过程中,要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进行商品管理,进行库存控制,保证商品的正常生产和流通,降低成本。现代仓储管理包含了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涉及行业广泛。
1 / 14
仓储管理的功能#P6-7 1.储存功能
? 对于生产过程来讲,适当的原和半成品的储存,可防止因缺货造成的生产停顿 ? 对于销售过程来讲,储存尤其是季节性储存可以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创造良机。 2.组合功能
? 将多种产品整合成一货物单元或一票货物装运。如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充分体现了
商品的组合功能。
3.分类和转运功能
? 在仓库中,来自不同供应商的货品可以进行分类,可以进行不同运输工具间的调
配。
4.其他增值功能
? 包括:贴标签,再包装,称重,组装,组配,简单加工等等 (多选)
第2章
仓储作业组织的目标 #
1. 快进 2快出 3.高效:库存的高效和运作的高效 4.保质 5.低成本
仓库作业组织的原则 #P27-28
1. 连续性:环节不能脱节。如入库时人员设备过量,检验时人员设备不足都会引起脱
节。
2. 节奏性:节奏性明确,才能保证连续性。
仓库作业的要求#P37
1. 及时 2.准确 3.严格:作业流程的规范性和严防危险 4.经济
第3章
影响入库作业的因素#P50-51 1.供应商的送货方式
⑴每天平均及最多送货的供应商数量;⑵送货的车型及车辆台数;⑶每台车平均卸货时间;⑷货物到达的高峰时间;⑸货品的装车方式;⑹中转运输的转运方式 2.商品种类、特性及数量
⑴每天平均送达的商品品种数;⑵商品的尺寸及重量; ⑶商品的包装形态;⑷商品的保持期;⑸装卸搬运方式
3.人力资源:员工的技术素质 4.设备及存货方式
仓库设备也是组织入库作业的影响因素,叉车、传送带、货架储位可用性等要加以综合考虑。同时也要考虑商品在仓库期间的作业状态、是否需要拆箱、再包装工作先进。
入库前的准备# P52 1.储位准备
根据预计到货的商品特性、体积、质量、数量和到货时间等信息,结合商品分获、分类和储位管理的要求,预计储位,预先确定商品的拣货场所和储存位置。 2.人力准备
按照商品的入库时间和到货数量,预先计划并安排好接运、卸货、检验、搬运货物的
2 / 14
作业人员。 3.设备准备
根据到货商品的包装、重量、体积、到货数量等信息,确定检验、计量、卸货与搬运的方法,准备好相应的工具与设备,并安排卸货站台和空间。
入库作业常见问题 # 1.数量不符
如果经验收后发现商品的实际数量与凭证所列的数量不一致,应由收货人在凭证上做好详细的记录,按实际数量签收,并通知发货方。 2.质量问题
在接货时若发现运输过程中造成的质量问题,应会同承运方或送货人清查点验并确认,作为索赔的依据。 3.单货不符或单证不全
送货方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送货单据与实物不符、单证不全,或分批到货等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出库作业常见问题 #P56
1.出库单据问题:出库单据必须与出库货品相符。
2.出库数量差异:出库数量差异会影响客户满意度,并造成库房账物不符。
3.装车错误:货品装入错误的车辆,将造成后续运作环节的混乱。不但浪费时间,增大运输成本,也可能造成客户商品的短缺或损失。
4.包装破漏:发现商品外包装破坏要及时更换,同时注意更换后的商品批号、破损包装货品的处理等问题。
5.帐物处理:商品出库作业后的账物处理是要保证仓库账物相符,保证仓库存货信息的及时性。避免漏记、错记。
拣货作业的方式 ##P58
1.按订单拣货:按每一张订单的品种和数量的要求,依次将客户所需求的商品由存放位置挑选出来的方式。
? 优点:方法简单;实施易;拣后不分类;责任明;文件准备快
? 缺点:拣货区域大时,补货及搬运的系统设计困难;商品品种多时,拣货行走路径
加长,拣货效率降低。
2.批量拣货:先将多张订单汇总,后拣货,再分类。
? 优点:缩短行走路径,增加拣货量;适用于订单数量庞大的系统
? 缺点:对订单无法快速反应,易出现停滞现象;批量拣货后,需再分类
搬运作业的原则#P63-64
1. 减少搬运环节,简化物流流程 2. 实行集中作业,提高作业效率 3. 协调各方面,推行物流标准化 4. 合理配载货物,注意营运安全 5. 提倡文明装卸,轻拿轻放
6. 规范作业程序,减少安全事故 7.
3 / 14
仓库盘点的方法 #P73-74
? 账面盘点法:根据进出商品单证核对库存结余数量 ? 现货盘点法:现场实物清点。分: ①期末盘点法:会计计算期末清点;
②循环盘点法 :每天、每周清点一部分,一个循环周期每种商品至少清点一次。
? 常见的问题:实物多盘(前期未做好整理工作,盘点范围不清,货物存放不清楚,
盘点路线不合理)、实物漏盘、实物错盘、信息处理错误(系统处理错误、记录错误)、重复盘点。
退货的原因 #P76-77
1. 协议退货:按协议退回销售剩余
2. 有质量问题的退货: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商品退回
3. 搬运途中损坏退货:货物在搬运过程中造成产品包装破损或污染而退回
4. 商品送错退回:送达客户的商品不是订单所要求的商品,如商品条码、品项、规格、重量、数量等与订单不符,都必须退回。
第4章
选择货架的原则 #P103-104
1. 适应性:设备型号与仓库作业量、出入库作业频率相适应; 2. 经济性:考虑效率和效益;
3. 先进性 :尽量配置新技术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
分拣信号的输入方法 #P116-118
1. 键盘输入:由操作人员按各种商品的分拣编码,用键盘将分拣信息输入的方法。 2. 声音识别输入:操作人员通过话筒读出每件配送商品的名称和地点等信息,在声音
输入的信息变换为编码之后,再由分拣机的微型计算机控制分拣机构启动的方式。 3. 条形码和激光扫描器
4. 光学文字读取装置(能直接阅读文字,主要用于按邮政编码分拣邮件)
5. 主计算机(依靠主计算机,采用“递减计划系统”方法、不需对每件商品做输入和粘
贴商店标记的自动分拣方法)。
6. 无线射频识别(最新发展起来,正在应用于物流领域的商品识别技术)。
第5章
仓库按照商品流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分:
1. 采购供应仓库:主要用于集中储存从生产部门收购的和供国际进出口的商品。 2. 批发仓库:主要用于储存从供应商调进或在当地采购的商品。既从事批发供货,也
从事配货供货业务。
3. 零售仓库:主要用于为商业零售做短期存货,以供商店销售
4. 储备仓库:一般由国家设置,以保管国家应急的储备物资和战备物资。 5. 中转仓库:处于货物运输系统的中间环节,存放那些待转运的货物。
6. 加工仓库:除商品储存外,还包括商品的挑选、整理、分级、包装等简单的加工业
务。
7. 保税仓库:经海关批准设立的专门存放保税货物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货物的仓
4 /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