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3 2:43: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源的占有上均处于弱势,能够为他们所拥有且熟悉、方便的惟有社会关系资源。 这一点,在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形成、农民工中分化出的包工头群体的形成、以及 那些从社会底层向上流动而为中间阶层成员的职业者的地位获得中体现得非常 明显。就新中间阶层中的某一群体来看,社会关系网络还具有身份识别及阶层认 同的作用。社会关系网络的质量高低(很难以同质性或异质性为区别),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到不同层级群体间的流动,以及向上流动的机会及成功率。

⒉内含了一个拥有一定私有生产资料、占有一定雇佣劳动、具有一定私有财 产关系的“私营企业主”特殊阶层。

若以新中间阶层的自雇性特征来看,私营企业主阶层不应归属于“新中间阶 层”,因为他们是属于掌握一定的生产资料、占有雇佣劳动者。他们是以对生产 资料的支配、使用权为资本,在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原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 体制并行运作下的新的地位机会结构中,换取社会政治、文化资源,争取并获得 一定的社会地位。然而,若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角度分析,由于现阶段中国社会转 型是一个复杂的制度变迁过程,又被定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因此,包括 私营企业主阶层在内的那些拥有私人资本者的崛起,势必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骨干 群体。除了他们拥有较雄厚的经济资本,从而可以与其他已拥有知识资本、政治 资本的社会阶层分享社会资源及其地位蛋糕之外,其对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更有意 义的地方在于,他们“成功”进入新中间阶层所昭示的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变迁 的深刻性——较彻底地颠覆了中国社会观念中对私人财富合理性的排斥与蔑视 的传统,使得中国社会正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重新认识、吸纳私有财产关系的 合理价值,以获得推进现代社会转型的一种新的社会动员方式。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背景中缺乏私有观、私产制度文化,这在一定程度 上抑制了中国社会结构“中间阶层”分化及其社会功能的实现。与中国社会比较 而言,那些早发现代化国家均属于“西方社会文明”范畴(虽然还有不同民族文 明传统之分)。在其社会变迁历史上,都曾程度不同地经历过启蒙理性的洗礼, 都依循着商品经济及其市场规律演变、发展。因此,在那里,私有观、私产制度、 科层制管理、现代社会契约关系、民主政治的市民社会理念及传统等,催生并型 塑了现代工业社会的“新中产阶层”。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背景与之不同。就社 会分层结构观之,主要差别在于缺乏对私有财富与私人生活领域的社会意识及社 会制度安排上。对前者,缺乏合理性认识及社会认同;对后者,缺失合法性保护 及制度安排。诚如格尔哈特·E.伦斯基(Gerhard E. Lenski)指出的:“在大 多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几乎都没有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格尔哈特·E. 伦斯基,1988/1966:6)在2004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上,对原 宪法所作的重大修改之一,便是增加了保护私有财产合法性的内容。可见这一问 题的历史缺憾及其社会影响(参见新华社,2004)。基于此,将现阶段产生的私 营企业主阶层划归为“新中间阶层”,有利于培育生成“新中间阶层”的社会土 壤。另外,由于当前中国社会依然遗留着计划体制下的权力格局,掌握公共权力 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仍然拥有最多的政治资本、组织资本和权力资本,对整 个社会有最大的支配力。相比之下,产生于公有制体制外的“经济精英”的私营 企业主则难以与之比肩,只能栖身于中国社会现阶段的中间阶层中。

⒊文化理念及价值观上的差异

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在观念整合上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属性——主 要是中、西方的文化理念及价值观上的差异。观察已现雏形的群体的消费行为、 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准则及行为规范等,不难发现其内部存在着较明显的文化理

0.

流出率% 流入率%

念及价值观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可归为三种不同的社会属性:一是“官场文化” ——官本位社会理念及价值观;二是“亲缘文化”——熟人社会理念及价值观; 三是“业缘文化”——市场文化理念及价值观。

四、现阶段中国新中间阶层的社会流动特征

(一)新中间阶层在社会流动中的位置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崛起的新中间阶层在我们十大社会阶层的分层序列中,分 别为经理、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个体工商户五个阶层构成。 这五个阶层在当前十大社会阶层的社会流动1中处于独特的位置: .ü..?..?..?..?..?.. 国家及社会管 理者

私营企业主 经理人员 商业服务业人 员 个体户 农业劳动者 专业技术人员 办事人员 工人

无业失业半失 业

0.0050.00100.000050.00100.00

* 图中三角形代表新中间阶层,圆形代表其他社会阶层

图1 新中间阶层与其他社会阶层代内流入、流出率的比较(%)

在图1以流出率和流入率为横纵坐标的象限图中,所有社会阶层被对角线区分 为两大类:流入率高于流出率的阶层位于对角线之上,即比例相对增长的阶层; 流入率小于流出率的居于对角线之下,即比例相对减少的阶层。新中间阶层在这 一流动分析图中的特征是:1)在两类区隔中,新中间阶层的扩张幅度都大于同 区隔其他阶层,而减少幅度也被同样小于同区隔内的其他阶层。由此我们可以看 出,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中,新中间阶层的增长趋势明显高于其他阶 层,一定程度上该阶层带动了社会结构的转型;2)私营企业主、经理人员和个 体工商户3个阶层都是比例扩张的阶层,而办事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则比例 相对减少;这一现象表明,当前中国的新中间阶层是一个颇具异质性的地位群体, 大体而言,可以分作市场型和行政型。前者包括私营企业主、经理人员、个体工 商户三个阶层,后者为办事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两个阶层。这两类不同的中间阶 层,有着截然不同的社会流动方式。从1980年代以来的代内流动考察,可以发 现,市场型的阶层趋于扩张,而行政型相对缩小(参见图1)。

1 本节引用的数据均来自“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2001年全国抽样调查资料。这

里的代内流动是指1980年以来参加工作的人初职到现职之间的流动。

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d4hg7o2xi1xkfx974lg_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