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令人眼亮。 “哗——哗——”嗯?是什么声音。仔细一听,原来是春姑娘带着“礼物”赶来了!大家去迎接她把! 春姑娘送了一件礼物:热烈的樱花。满树的樱花映入眼帘,好像一根根“花棒”。一个个争奇斗艳,展开了层层舞裙,尽情地跳舞。它们一朵压着一朵,一簇堆着一簇,好像要把伙伴们挤下来似的,真顽皮! 春姑娘又把一件礼物安在了藤上:紫藤。远看“礼物”好像一串串风铃,又像葡萄。显得那么的淡雅。近看,像许多只蝴蝶停留着。许多“蝴蝶”觉得太挤了,纷纷扬扬地“赶”了下来。 一股浓浓的香蕉味钻进我的鼻孔里,是什么呢?猜对了,是含笑。有些“婴儿”还藏在里面睡大觉呢,一个个身子胖胖的,好像小胖子;还有的“哥哥姐姐”急急的绽放出来。我仿佛看见它们在欣赏春天呢! 还有一件醒目的礼物,是“杜鹃”。它们把自己打扮得娇巧迷人,真爱美!一个个亭亭玉立非常高贵,好像以为自己是“花中之王”呢。在绿叶的衬托下,烂漫极了…… 这些礼物真是美极了,我真想再叫春姑娘送一些礼物来呢! 真是先声夺人哦! “压”“堆”“挤”写出樱花的热烈。 紫藤的落花也是如此之美! 写出了含笑的特点。 杜鹃真是醒目! 点评:作者是一个有心人,他把春天写得如此美丽,如此浪漫,如此有人情味!一件件礼物自然成段,每件礼物各有自己的特色:樱花的热烈,紫藤的淡雅、含笑的“香蕉味”、杜鹃的娇巧迷人。文章首尾呼应,开篇先声夺人,春姑娘踏着脚步来了,结尾时赞叹礼物美好的同时,还写到自己的贪心不足,谁叫春姑娘的礼物是如此的美好呢! 冬日掠景 5
冷风过境,天空冻结成冰,茫茫的一片惨白。天是白色的,漫无边际的白色,向远处蔓延开去。死一样的惨白。 无情的狂风,撕咬着已秃顶的森林,它喧哗着,咆哮着,它要向世界宣战。迷茫的落叶被狂风飞快地卷起,围绕着整个森林,一圈又一圈。 阳光已一去不复返。现在的太阳,已不如夏日般火辣,鲜红,显得有点苍白。冷得不可思议,似乎此时的太阳只能给地球带来光明,而温暖却不复存在。 路上的行人脚步匆匆,而且永远不会停下来。偶尔驶过一辆飞驰的汽车,惊飞了几只林中的麻雀。 动物们也是这样,匆忙来去,是为了冬天的食物而奔波,是大雁的都飞到南方去了,是蚂蚁的都准备好过冬的食物了,是熊的都挖好冬眠的洞穴了,一切都显得十分紧张。 湖上的水气早已冻成了一团雾气,薄薄的轻盈的乳白色的雾气罩在湖上实在美丽,但也危机四伏,因为早上的过路行人也许会因为分不清湖上和路上的行人而一头栽进冰冷的湖里…… 梅花树上已绽放了几朵寒梅,和白雪一样的白色,难怪会和白雪混为一谈了。久闻梅花傲雪盛开,今日一见,惊叹之余,也觉得它可怜:在茫茫雪海之中孤芳自赏,难免寂寞难耐,但当百花盛开之即,却又悄悄隐去,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独行侠。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的雪花落下来了,已经落下来了,真的落下来了,终于落下来了,跟只有白色的冬天一起落下来了,世界变的一片惨白。 景物描写很有特色。“白”统领一切。 拟人手法,尽显狂风的无情。 汽车惊飞麻雀,观察仔细。 各种动物各有特色。 美丽下面隐藏陷阱哦! 说出自己感受。 和开头呼应。 点评: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描写冬景的美文,“白”是贯穿全文的,由开头的天空漫无边际的一片白,说到太阳的苍白,再讲到湖面上笼罩的乳白色雾气,甚至于梅花也都是白梅,最后回到了天空飘下的雪花的身上,文章浑然一体。中间穿插人的活动,动物的活动。又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不再单调。语言生动,夹叙夹议,读来很有趣味。 我爱家乡迷人的秋天 6
我的家乡在农村,那儿美丽的风景星罗棋布,美不胜收。尤其到了秋天,大自然更是美轮美奂,目不暇接。 成熟的气息弥漫着在园子里,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丰收在望,庄稼人一个个笑逐颜开,喜上眉梢。梨儿黄橙橙的,泛着金光,闪闪发亮,在青绿间露出一张张笑脸。绿油油的白菜,这儿一丛,那儿一丛,翠色欲滴,如同给园子铺上了一块绿色的地毯。更令人心旷神怡的是站在园外望园子:满园一片金黄,偶尔点缀着一点绿色,分外和谐。赏心悦目。树披金装,一阵阵微风吹过,片片黄叶飘飘扬扬,如同一只只彩蝶,随风翩翩起舞。 漫步在花园里,整个花园尽态极妍,美不胜收。看,黄色花的淡雅、白色花的高洁,紫红色花的热烈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烂漫争艳。 当然,故乡的秋天,雾是最迷人的,也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每到早晨,云雾弥漫了世界,雾山雾海,连绵起伏的群山,时隐时现,如同蓬莱仙岛一般,令人心旌神驰。偶尔在云雾中露出一座农舍,炊烟周围缭绕着,早餐散发的阵阵香气,和着略带含义的晨雾构成了和谐迷人的画卷。 每当起雾的时候,故乡的秀丽山川和心中的海市蜃楼就融为一体了。不论何年何月,离得多远,身处何地何方,故乡的秋景永远朦胧在我的生命中。 故乡的秋天,也是风的世界,雨的天堂。秋日的早晨,微风丝丝的歌唱着。送来了珍珠般的露珠。送来了秋日的凉爽,吸取了夏日的炎热;带来了雪白的云雾,擦去了酷暑的残迹。雨是最寻常的,细如牛毛,密密的斜织着,有如花针,闪闪发亮。“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得多好呀。家乡的秋雨来临之前,。总是先有秋风的征兆。秋雨落在地面上,毫无半点声响。秋雨是和谐的,它带走了夏日长久的干旱,送来了期待已久的湿润清凉,我喜欢秋天的雨。 故乡的秋天啊!每当您到来,我心中的欢愉总是无法言表的,只能用大诗人杜甫的一句诗“漫卷诗书喜欲狂”来概括了。 我爱我的故乡,我更爱故乡醉人的秋天。 景多,景美! 近写梨儿和白菜。 再远观园子,又是别有一番景致! 好一幅静谧的画面! 秋风秋雨带来的是和谐,真是难得! 点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所以作者开篇就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秋收的美景。但是秋天还有秋天的特色,所以作者就选取了秋天有代表性的三个事物予以展示:秋雾、秋风、秋雨。作者一改前人尽显秋天萧飒的秋色,而是展示的是一幅幅和谐的画面。画面很美,但是情更是让人难忘,浓浓的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贯穿了文章的始终。 黄山导游词 7
朋友们,你们不远千,甚至万里到这里,就要亲眼看一看黄山的美吗?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乐吗?是的,黄山是绝美绝美的,可说天第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长地质历史代,大自然的无穷力,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在黄山中一定要观看的是黄山的四绝,说起黄山“四绝”,排在第一的当是奇松。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黄松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黄山到处都生长着松树,它们长峰顶,长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能说不奇吗?其次是,黄山松还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而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种奇特的美。 其次是怪石,在黄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奇形怪异的岩石,这些怪石的模样儿千差万别,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活灵活现,生动有趣。这些怪石有的是庞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珑;有的独立成景,有的是几个组合或同奇松巧妙结合成景。还些怪石因为观赏位置和角度变了,模样儿也就有了变化,成了一石二景。 再来就是云海。虽然在中国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黄山云海那样壮观和变幻无穷。大约就是这个缘故,黄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黄海”。这可不是妄称,是有历史为证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学家叫潘之恒,在黄山住了几十年,写了一部60卷的大部头书--黄山山志,书名就叫《黄海》。黄山的一些景区、宾馆和众多景观的命名,都同这个特殊的“海”有关联,有些景观若在云海中观赏,就会显得更加真切,韵味也更足了。这些也都证明,“黄海”这个名字是名副其实的。 最后,介绍一下温泉。我们常讲的和游览的温泉是前山的黄山宾馆温泉,古时候又叫汤泉,从紫石峰涌出。用它命名的温泉景区,是进入黄山南大门后最先到达的景区。温泉水量充足,水温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质良好,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对皮肤病,风湿病和消化系统的疾病,确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只能浴,不能饮;过云说它可以饮用,是不科学的。 其实,黄山温泉不止一处。在黄山北坡叠嶂峰下,还有一个温泉,叫松谷庵,古称锡泉。它与山南的宾馆温泉水平距离7.5公里,标高也近,南北对称,遥相呼应。这也够奇的了。不过因为它地处偏僻目前还未开发利用。 各位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欢迎你们和你们的朋友再次来黄山游玩。谢谢! 点出黄山特点:绝美绝美! 介绍黄山特有的景色。 黄山的松“奇”。 黄山的石“怪”。 黄山的云成“海”。 黄山的温泉与众不同! 前后呼应。 点评:为了介绍黄山的美景,作者采用了比较新颖的技法,它采用导游词的形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即便于介绍美景,又不显得单调,真是匠心独运。黄山的美景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黄山“四绝”,每一绝自成一个段落,使文章的结构整齐。每一绝都抓住了它的特色进行介绍,给人知识,又不呆板。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