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解题方法:微元法习题
一、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微元法
1.雨打芭蕉是我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抒情意象.为估算雨天院中芭蕉叶面上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力,小玲同学将一圆柱形水杯置于院中,测得10分钟内杯中雨水上升了15mm,查询得知,当时雨滴落地速度约为10m/s,设雨滴撞击芭蕉后无反弹,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为1×103kg/m3,据此估算芭蕉叶面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受力约为 A.0.25N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是估算压强,所以不计雨滴的重力.设雨滴受到支持面的平均作用力为F.设在△t时间内有质量为△m的雨水的速度由v=10m/s减为零.以向上为正方向,对这部分雨水应用动量定理:F△t=0-(-△mv)=△mv.得:F=
B.0.5N
C.1.5N
D.2.5N
mv;设水杯横截面积为S,对水杯里的雨th.压强为:t水,在△t时间内水面上升△h,则有:△m=ρS△h;F=ρSv
Fh15?10?33P???v?1?10?10?N/m2?0.25N/m2,故A正确,BCD错误.
St10?60
2.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1/8光滑圆弧轨道左端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大小恒为F、方向始终与轨道相切的拉力作用下,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由静止开始运动,轨道左端切线水平,当小球运动到轨道的末端时,此时小球的速率为v,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此过程拉力做功为B.此过程拉力做功为
2FR 2?4FR
1Fv 2C.小球运动到轨道的末端时,拉力的功率为D.小球运动到轨道的末端时,拉力的功率为【答案】B 【解析】 【详解】
2Fv 2AB、将该段曲线分成无数段小段,每一段可以看成恒力,可知此过程中拉力做功为
11W?F??R??FR,故选项B正确,A错误;
44CD、因为F的方向沿切线方向,与速度方向平行,则拉力的功率P?Fv,故选项C、D错误。
3.下雨天,大量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形成对地面的平均压强。某次下雨时用仪器测得地面附近雨滴的速度约为10m/s。查阅当地气象资料知该次降雨连续30min降雨量为10mm。又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假设雨滴撞击地面的时间为0.1s,且撞击地面后不反弹。则此压强为( ) A.0.06Pa 【答案】A 【解析】 【详解】
取地面上一个面积为S的截面,该面积内单位时间降雨的体积为
B.0.05Pa
C.0.6Pa
D.0.5Pa
h10?10?3mV?S???S
t30?60s则单位时间降雨的质量为
m??V
撞击地面时,雨滴速度均由v减为0,在Δt?0.1s内完成这一速度变化的雨水的质量为
m?t。设雨滴受地面的平均作用力为F,由动量定理得
[F?(m?t)g]?t?(m?t)v
又有
p?解以上各式得
F Sp?0.06Pa
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形管内装有同种液体,在管口右端用盖板A密闭,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为h,U形管中液柱的总长为4h?现拿去盖板A,液体开始流动,不计液体内部及液体与管壁间的阻力,则当两液面高度相等时,右侧液面下降的速度是
A.gh 8B.gh 4C.gh 2D.gh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拿去盖板,液体开始运动,当两液面高度相等时,液体的机械能守恒,即可求出右侧液面下降的速度.当两液面高度相等时,右侧高为h液柱重心下降了 h,液柱的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整个液体的动能.
设管子的横截面积为S,液体的密度为ρ.拿去盖板,液体开始运动,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hSg?1411h??4hSv2,解得v?42gh,A正确. 8
5.如图所示,摆球质量为m,悬线长度为L,把悬线拉到水平位置后放手.设在摆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大小F阻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做功为mgL B.悬线的拉力做功为0 C.空气阻力做功为-mgL D.空气阻力做功为-【答案】ABD 【解析】 【详解】 A.如图所示
1F阻πL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