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SZ11.05-2001
㎡。中间立杆为最不利立杆。承受荷载空压机为53.87×0.36=19.393 KN,氮压机承受荷载为33.87×0.64=21.676 KN 强度验算 空压机:
轴向压应力:N/A=19.393×103/4.89×102=39.6 N/фA=19393/0.744×4.89×102=53.3<205 N/mm2 氮压机: 轴向压应力:N/A=21.676×103/4.89×102=44.32 N/фA=21676/0.626×4.89×102=62.647<205 N/mm2 由上验算可知,空压机、氮压机脚手架搭设满足要求。 ⑷外排脚手架计算 外排脚手架立杆纵、横向间距为1500mm,步距为1600mm,架子顶高为23m,外排承受本身的自重外,还有施工荷载以及四层4根400×700梁的荷载。 荷载计算:按1㎡计算 ⑴ 钢模自重:0.37×0.4×1×4=0.592KN/m ⑵ 23m高脚手架本身自重,查JGJ-2001规范表A-1 0.1384×23=3.18 KN/m ⑶ 钢筋混凝土自重:25×0.4×14=28 KN/m ⑷ 动荷载2.5×1×1.4=3.5 KN/m Q/HSZ11.05-2001 合计q =35.272 KN/m 外脚手架每根立杆承受荷载:35.272×1.5/2=26.454KN 强度验算 轴向压应力:N/A=26.454×103/4.89×102=54.1 N/фA=26454/0.580×4.89×102=93.27<205 N/mm2 由上验算可知,外双排脚手架搭设满足要求。 2.6脚手架搭设注意事项 2.6.1采用先搭设其始段后向前延伸的方式,分步搭设当两组作业时,可分别从相对角开始搭设。 2.6.2连接杆和剪刀撑应与立杆同步,不得滞后两步脚手架。 2.6.3杆件端部伸出扣件之外不得超过100mm。 2.6.4剪刀撑的斜杆与脚手架结构杆件至少有3道连接,其中斜杆的对接接头部位应有一道连接。 2.6.5立网应与脚手架绑扎牢固,绑扎间距300 mm。 2.7脚手架的拆除 2.7.1拆除前准备工作符合以下要求: (1) 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体、支撑体系等是否符 合构造要求。 (2) 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的拆除顺序和措施, 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 (3) 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交底后实施。 (4) 应清除脚手架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Q/HSZ11.05-2001 (5) 拆除时应设围栏,指定专人警戒。 2.7.2严禁在脚手架上拉缆风和设置起重拔杆;不得采用斜拉斜吊的方式从脚手架上进料。 2.7.3拆除顺序:脚手板 栏杆 剪刀撑 隔栅 牵杆 立杆 2.7.4拆除时应自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两层同时拆除或分立面拆除。认真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 2.7.5连接件待其上部杆件拆除完后才可松开。 2.7.6松开扣件的水平杆应随即撤下,不得松挂在架上。 2.7.7拆除长杆时应两人协同作业,避免单人闪失。 2.7.8拆下的杆配件不得向下抛掷。 2.7.9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 2.7.10拆除的各杆件等应及时运走或在规定地点堆放整齐。 2.7.11当日收工时,应由专人确认无事故隐患后方可撤离现场。 1、 施工安全措施 3.1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佩带合格的安全帽和有在有效期内的特种作业上岗证。 3.2超过2m以上(包括2m)高层作业时,必须正确系挂安全带。 3.3搭拆脚手架时,操作人员必须穿软底胶鞋。 3.4当有六级及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夜间施工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3.5脚手架搭拆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应有专人看守。 3.6脚手架必须有良好的防电、避雷装置,且应有可靠接地措施。 3.7脚手架应定期由专业人士检查,验收挂牌。 Q/HSZ11.05-2001 3.8在架面上放置的材料应码放整齐稳固,不影响施工操作和人员通行。 3.9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的基本构架杆件、整体性杆件、连接紧固件和连墙件。 3.10每日收工前,应清理架面,将架面上的材料物品堆放整齐,垃圾清运出去。在作业期间,严禁自架上向下抛掷材料物品和倾倒垃圾。 脚手架检查验收表 TCC安全01 施工单位 地 点 检查项目 序号 1 2 3 材质 4 5 6 间距 7 8 支撑与连接 9 工程名称 类 型 检查验收内容及标准 25m有搭设方案,50m以上有设计计算书。 有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及记录 无钢竹、钢木、竹木混用 无弯曲、弯形、腐朽、扣件无裂纹、滑丝松动。 竹竿小头有效部分直径符合要求,无虫蛀、枯脆。 立杆间距符合规定 大横杆间距符合规定 小横杆间距符合规定 两端、转弯处、中段每隔6~7根立杆连续设置剪刀撑与地面夹角60。 10 11 立杆基础 12 13 14 斜道 竖向每3根横向每3根立杆与建筑物牢固连接。 基础平整、夯实有排水措施、散水坡作硬化处理 立杆有底座或垫木。 竹木脚手有杠地杆 。 自 查 结 果 复 查 结 果 技术资料 已搭设供员上下的斜道;宽度不小于1m;坡度不大于1: 3;防滑条间距30cm;转弯平台不小于6㎡;斜道内外侧有防护栏杆和安全网封闭,斜道跳板满铺固定。 垂直水平度 外架防护 15 16 架体水平,垂直偏差不超过规范要求 外架有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高层脚手架同时要有竹芭板和腰杆防护。 Q/HSZ11.05-2001 17 18 脚手板 自查意见 19 20 临街、临道一侧,上方应搭防护棚 施工房内立杆与建筑物之间有封闭隔离措施 操作层脚手板满铺固定无探头板 脚手板材质符合要求,无腐朽断裂翘变现象 安全部门年 月 日 查验意见 查验人: 检查人: 年 月 日 说明:1、脚手架分段搭设完成后,由项目队长组织安全、技术人员进行自查,自查合格后,报请项目部安全部门复查验收,验收不合格不得交付使用。2、此表由施工单位安全员填写,一式两份,施工单位和项目部安全部门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