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
B.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 C.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 D.蒸干、灼烧FeCl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乙分散系都是胶体,A项错误;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氢氧化铁不溶,B项错误;铁盐能氧化I生成I2,I2溶于水呈深褐色,C项正确;蒸干并灼烧氯化铁溶液得到氧化铁,蒸干明矾溶液得到KAl(SO4)2,D项错误。 题组二 胶体性质的应用
3.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C.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E.臭氧、Cl2均可用于水的消毒净化 答案 E
解析 臭氧、Cl2用于水的消毒净化是因为臭氧、Cl2和H2O反应生成的HClO均具有强氧化性,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4.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 m的颗粒物,下列有关PM2.5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
A.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B.PM2.5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D.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PM2.5污染 答案 B
解析 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而PM2.5的颗粒物的直径接近于2 500 nm,B错误。 反思归纳
胶体知识“6”提醒
(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1~100 nm)。
(2)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因其分子非常大,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因此一
13
个分子就是一个胶体微粒,它们的溶液是胶体。
(3)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最简便方法是利用丁达尔效应。
(4)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且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
(5)在Fe(OH)3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
+
(6)掌握净水剂及其作用原理
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1~100 nm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力很强,能在水中吸附悬浮固体或毒素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这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能在水中自然形成胶体,并且对水质无明显副作用的物质有KAl(SO4)2·12H2O、FeCl3·6H2O等,这样的物质被称为净水剂,其形成胶体的化学原理是Al3、Fe3发生水
+
+
解反应生成Al(OH)3、Fe(OH)3胶体。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1.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知识点一 胶体的性质
(1)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 )
(2013·四川理综,2B)
(2)H、K、S2、Br能在Fe(OH)3胶体中大量共存
+
+
-
-
( )
(2013·安徽理综,9C)
(3)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 )
(2012·山东理综,8B)
(4)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
+
Al(OH)3(胶体)+3H
( )
+
(2011·北京理综,9C)
(5)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 )
(2012·重庆理综,10D)
(6)“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 )
(2012·四川理综,6C)
(7)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胶体
( )
(2011·山东理综,9D)
答案 (1)× (2)× (3)√ (4)√ (5)× (6)√ (7)√ 知识点二 概念的判断与理解
(1)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 )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7D)
(2)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 )
14
(2013·四川理综,2A)
(3)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 )
(2013·四川理综,2C)
(4)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 )
(2013·四川理综,2D)
(5)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
( )
(2013·天津理综,1D)
(6)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
( )
(2013·重庆理综,2A)
(7)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 )
(2012·山东理综,7D)
(8)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
(2012·山东理综,7B)
(9)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 )
(2012·山东理综,8A)
(10)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为离子化合物( )
(2012·山东理综,8C)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知识点三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 )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7B)
(2)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
( )
(2013·广东理综,11A)
(3)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 )
(2013·广东理综,11B)
(4)用Na2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
+
+
( )
(2013·广东理综,11D)
(5)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 )
(2013·福建理综,6A)
答案 (1)√ (2)√ (3)× (4)√ (5)×
2. (2013·江苏,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
15
( )
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答案 A
解析 A项,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能使环境温度降低,可作制冷剂,正确;B项,石英的成分是SiO2,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错误;C项,氯气是酸性气体,不能用碱性干燥剂干燥,错误;D项,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导电,错误。
3. (2013·四川理综,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增白 B.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 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 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答案 A
解析 A项,SO2对人体有害,属有毒物质,错误;B项,葡萄糖可用于合成补钙药物如葡萄糖酸钙,正确;C项,聚乙烯塑料是常见的食品包装材料,正确;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消毒剂,如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就是次氯酸钠,正确。
4. (2012·重庆理综,6)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
是
( )
( )
A.氮肥厂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B.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 C.硫酸厂用接触法生产硫酸 D.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 答案 D
解析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工业合成氨、钢铁冶炼、接触法制硫酸是三种工业制备,涉及化学变化,炼油厂对石油这种混合物控制不同的温度范围得到各沸点范围内的馏分,是一种混合物的分离过程,是物理变化。
5. (2012·天津理综,1)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
A.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CaO能与SO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 C.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D.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 答案 C
解析 酒精可以杀菌消毒的原因就是其能够使蛋白质变性,A对;CaO能与SO2反应,可以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2,CaO+SO2===CaSO3,B对;明矾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可作净水剂,但是不能作漂白剂,C错;因为镧镍合金可以吸收H2,故可以用作储氢材
16
( )
相关推荐: